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7

微媒体:政民关系中的微渠道——基于三个省级政务微信的对比分析【3】

朱小妮
2018年01月26日10:4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4.排版元素

统观3个政务微信,排版元素中图片的使用比率最高,图表的使用率与图片的使用率差距较大,附有超链接的文章最少。

3个政务微信在排版元素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上海发布”采用的形式最为多样,从纯文本到超链接都有涉及,“上海发布”尽管图片的使用量最高(64.5%),但有约四分之一的文章配有解释性的图表,有10.8%的文章在文本下方配发超链接,多种排版元素综合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便民性。“江西发布”注重对图片的使用(93.2%),文章生动活泼,但对图表(6.9%)和超链接(4.1%)的使用率较低,文章的实用性和便民性稍差。“辽宁发布”全部文章均为纯文本,没有任何要素,表达形式十分呆板。

五 结论与讨论

面对政务微媒体使用的增多与政府公共关系转型的要求,近十年来国内对政务微媒体与政府传播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在梳理了政务微媒体、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关系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务微媒体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主要发挥的渠道作用进行检验。

通过对3个政务微信206篇文章的对比分析发现,“上海发布”政务微信在政府公共关系处理中发挥了渠道的作用,推动了新型政民微关系的建立。上海政府新闻办因有政务微博的建设传统,在政务微信的建设上能够迅速把握用户需求,文章主题多样,以资讯形式为多,信息界面清晰实用性强。“上海发布”80%的头条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高阅读量反映较多数量的民众能够从政府直接获取声音;其活跃粉丝数量达100万之多,高关注度反映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紧密联系的沟通渠道。

“江西发布”政务微信对政民关系的建构作用尚在探索之中,从栏目设置、文章主题到排版形式都可以看出,“江西发布”的传播者积极寻找政务微信的建设方法,为用户提供有用的服务,但阅读量与粉丝数等指标也反映出政务微信的渠道作用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内容建设、服务功能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辽宁发布”政务微信的渠道作用并未真正发挥,文章形式主题单一、排版单调、无服务功能使得政务微信的头条文章平均阅读量仅为三百左右,活跃粉丝数量也仅有两千余人。在低阅读率、低粉丝数的情况下,“辽宁发布”的管理者对此冷漠视之,未对文本内容与形式做任何调整进。这样的政务微信连信息公开的基本面尚无法实现,更不要说在此之上的互动与服务功能。

从上述对比结果可知,同是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政府工作人员对微媒体的功能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辽宁发布”的“僵尸”状态反映出政务传播者对自身角色定位和微媒体渠道功能认识的不足,反观“上海发布”和“江西发布”的媒体运营手法,从业者已经明确了自身的政府角色定位,并努力将政务微信打造为政民沟通的渠道。针对以上政务微信的运营状况,我们尝试为政务传播者提出以下政策性的建议:

第一,尊重传播规律,重视微媒体的渠道作用。政务传播者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尊重媒介特性。会议议案、信息公开、政策发布,这些看起来距离受众很远的内容往往直接关涉用户的生活,用“软身段”的方式表现出来,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同是“中国旅游节”的信息,“辽宁发布”的文章直接引用辽宁日报的新闻,标题为:“‘中国旅游日’我省70多家景区让利”,新闻用152字概括了 “70多家景区相继推出新举措……6个代表城市将举办现场推介展演……”而70多家景区是什么,6个旅游城市的活动是什么都没有提及。文章置于当日发布信息的第三条,可用信息少,阅读量很低。与之对比的是,“上海发布”却将旅游日的文章作为当日头条推出,标题为:“下周四就是中国旅游日,东方明珠、野生动物园等58家景点半价优惠等你来!”文章内附图表,将各旅游景点的惠民信息一一列出,简明的形式,实用的资讯,生动的标题促进了文章的再传播,阅读量超过十万。

习近平同志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尊重传播规律,“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政务微信作为政府公关行为的传导器,应改变官本位的俯瞰视角,改变传统媒体时代的宣传思路。“会说话”的政务媒体既要引领舆论,又要与民协商;既要讲事实,又要暖人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用户“衣兜里的信息板”。

第二,兼顾政务与服务,促进“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转型。研究发现,民众对政务微信的实用性有着现实的需求,在三类文章主题中,“上海发布”文化类文章阅读量最高(M=78860.8,SD=34012.5),政务类信息阅读量最低(M=59911.5,SD=23310.7);“江西发布”民生类文章阅读量最高(M=4901.8,SD=10907.7),政务类文章阅读量最低(M=3719.3,SD=6754.4)。作为信息提供者,“上海发布”和“江西发布”积极利用政务微信进行服务类信息发布,同时着手政务微信矩阵建设,为民众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增进了公众利益。新时期的政府定位逐渐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向,在这个转向过程中,政府需要处理好“政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清朗的政务有助于塑造权威公正的政府形象,贴心的服务有助于塑造亲民友善的政府形象。政务微媒体应积极寻找用户“痛点”,发挥渠道的有用性,实现政务微媒体的中介价值。

第三,增强互动性,打造平等沟通的“微关系”。“上海发布”给自己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做“小布”,拟人化的名称增强了公众号的亲切感。微信文章的留言功能给予网友互动的空间,网友Liping留言,“谢谢小布,政策一目了然”,表达了网友对文章的喜爱。但就整体而言,3个政务微信在互动性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发布”的后台工作人员对于非查询的留言和对话并不回复;“江西发布”的对话窗口未开通留言回复功能;“辽宁发布”没有任何可以互动的功能。

政务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应用,不是传统媒体的代偿与替补,而是融汇线上与线下、公共与私人的新型纽带和渠道。传播者应充分尊重社交媒体共享与平等的媒体特性,积极发挥其作为平台的服务功能,给予网民介入政治的权利,维护政府与网民在网络两端的“和谐关系”。

作为探索性的量化研究,本文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选择的3个微信样本尽管具有典型性,呈现了当下中国政务微信发展的不同情况,但由于“辽宁发布”建设水平较低,在很多分类上数值为零,进一步对比统计无法参与。第二,本文抽样采用建构周的方法,采样方法及手段较为合理,但样本总数略低,在主题进行二级分类后部分类目出现样本数量不足的缺憾。最后,本文目前仅仅对公众号信息的发布情况进行了的描述性统计,之于文章体裁、文章主题、文章形式与阅读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还需日后进行检验。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