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策划类网络专题报道研究——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为例【3】
3.4 理论小结
根据框架理论,在新闻材料的选择方面,人民网主要选取政府行动等官方消息,注重消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转载的新闻也大多来自新华社和中新社。 作为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人民网有采访权,在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方面也有优势。
在新闻材料的建构方面,人民网着重关注政府的工作成果的宣传,通过增加报道数量来设置议程,提高公众关注度。一方面作为新闻媒体,人民网力求保证新闻的新闻价值,在客观性、接近性、重要性等方面都最大化体现,同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及人性化设计增加用户粘性;另一方面,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网的报道基调以中性为主,但偏向正面宣传,注重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
本文以人民网十九大专题报道为例论证上述结论。美国著名李普曼曾在其著作《舆论学》中提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 在会议召开之前,十九大的主要信息尚未公布,媒体的告知基本事实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此时媒体的主要功能转向舆论引导,具体来说,就是突出十九大的重要性,由此提高公众对十九大的关注度。因此,各方评论及五年成就介绍占据了报道的大多数,成就介绍从陈述事实角度出发,各方评论从观点介绍角度出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十九大召开打开局面。尽管考虑到各媒介形式的优劣及特点,人民网在不同媒体形式上呈现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差异,但是总体可知,人民网在十九大召开之前的工作重点在于引导舆论和议程设置。
从十九大正式开幕(2017年10月18日)到本文截稿时(19日),可以人民网的报道重点明显发生了变化,在材料主题的选择与新闻材料的构建上都与会议准备期不同,该专题报道的各种媒介形式——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将工作重心慢慢向基本信息告知及解读方面转移,由于定稿时十九大尚未结束,对此将不再在本文中讨论。
四、 专题创新点与不足
4.1 人民网十九大专题报道创新点
(1) 版面设计更加人性化、艺术化
与十八大相比,人民网的十九大专题报道在页面设计上有了明显的改善,首先,加入了封面设计,使整个专题报道在形式上更加完整,像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书;其次,在页面风格上,与十八大报道相比更加活泼和人性化,如前文所述,左侧的导航栏加入了动态红旗飘扬效果,页面的颜色搭配、字体设计及水墨画风格的背景设计也增强了页面的艺术感,而相对来说十八大报道页面就显得略微严肃,难以给普通受众亲近感(如图4.1.1所示)。第三,在人机交互上,十九大专题报道在版块翻页时,采用了页面整体切换的效果,这就保证了页面显示的完整性,不会出现在一屏中出现两个版块的现象(如图4.1.2所示),在体验感受上,如同纸质书的翻页方式,也与前面的封面给人的翻书的感觉相呼应。
(2) 全媒体报道,“图”“文”“音”“画”齐发力
人民网的十九大报道减少了文字新闻所占比例,将更多新闻以图、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形式上“百花齐放”,符合当今受众小屏化、浅阅读的习惯,能更好的吸引受众;在空间利用上,也有效避免了文字分布过于密集,从而使受众失去耐心的可能(如图4.1.3)。与2012年的十八大报道相比,十九大的报道明显更加适应网络新闻环境,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契合当今受众的需求。
(3) 融入H5、大数据、二维码等新技术,时代感更强
在全媒体传播方面,人民网不仅将多种媒介形式都应用进来,还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制成“图解新闻”,将繁杂的数据以图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同时,移动端数量及普及率在这五年呈爆炸式增长,在人手一个手机的时代,人民网在每个页面都设置了十九大新闻中心及公众微信号的二维码,受众只需扫一扫,便可在手机端了解十九大动态。在互动版面,人民网也专设手机端互动H5产品,扩充报道形式和资源。
4.2 人民网十九大专题报道不足
(1)互动质量仍有待改善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如图2.3.2所示)提出的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凸显了传播的双向性,被认为是比较完整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反馈成为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媒体取得理想传播效果的前提和保障便是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方式、信息需求、对信息的吸收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并相应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如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受众互动反馈机制成为现代媒体竞争的重量级砝码。
人民网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党和国家的官方媒体,尽管在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性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努力,但仍有所欠缺。
一是体现在互动范围窄,作用难以发挥。例如尽管在每篇报道页面下方都设置了网友留言区,但大部分页面下的网友留言数均为0,换言之,在传播方式上受众反馈“有名无实”,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
二是互动内容流于形式,难以触及实质问题。统计人民网网页留言版块可发现,大部分网友的留言均为感慨祖国进步、祝愿党和国家等主题,而在对十九大会议内容的思考与存疑、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与判断、对党和国家的新决策、新思想的阐释与解读等方面的讨论则几乎没有。留言板作为专题报道中重要的受众反馈渠道,其作用绝不止歌功颂德与美好祝愿,而应该在公民政治参与等深度方面起到桥梁作用。
三是缺少公共讨论空间。在各专题报道中将人民微博以超链接方式引入,供具有表达意愿的受众进入微博发表内容,这种互动方式虽然在微博这一公众平台上进行,但仅仅提供了受众个体表达的机会,缺少一个针对相关话题的公共讨论区域。
(2)报道内容分类归纳方面混乱
广告与新闻消息交织在同一栏目窗口中,受众想获取新闻信息时极易错误地打开不想看到的广告页面,损害其媒体印象;同一栏目在不同板块重复出现,例如“党报天天读”栏目不仅出现在第二屏的右下角,在“精品推荐”这一版块中再次出现,这样的安排方式虽然可以加强该栏目给受众的印象,但也会一定程度上给受众混乱感。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网专题报道的意识结构不明晰的弊端,栏目是将碎片新闻初步聚合,栏目本身的再次结构化就构成了不同类别信息的层层整合。人民网十九大报道中栏目结构较为简单且相对独立,没有通过栏目的纵横结构建立更为丰满的专题框架,且各栏目间分工不明确,多处有交叉。
(3)部分设计仍在人性化方面有所欠缺
如代表之声版块,只有点击图片上的文字时才能进入激活超链接进入二级页面,点击图片其他部分则没有任何反应,不符合受众的使用习惯。根据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会根据其对某一媒介的印象来接触媒体,而对媒体的每一次接触都会影响并修正受众对该媒体的印象。除了信息获取,受众在接触媒介时的体验感也是影响媒介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专业主流媒体,应该尽量减少因非专业因素带来的不良体验。
五、 人民网策划类专题报道优化对策
5.1 增强整体策划,统一分类方式
策划性专题相比于其他子类型的专题如突发事件报道专题的最大优势就是其策划性,通常有较长对的准备时间对专题的整体内容进行策划,借助网络的无限存储空间和超链接之间的层级化结构框架构建新闻事件的认知框架,借助丰富的形式展现丰满的内容。但在策划时,过于注重丰富形式,而在各栏目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上有所欠缺,同一层级的栏目分类方式不同导致的分工模糊使每一篇新闻在刊登时不能准确地定位到某一版面。例如,在首页的导航栏中,既有按照媒介形式分类的“高清图集”、“图说十九大”栏目,又有按照新闻内容分类的“每日聚焦”“现场直击”栏目,当有最新现场照片需要发布时,既可以放置于“高清图集”版面,又可以放置于“每日聚焦”等其他版面,造成分层结构的混乱,也间接导致了上文所述的同一新闻在不同栏目多次出现的问题。
5.2优化互动形式,建立受众反馈机制
第一,互动栏目作为网友唯一能够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渠道,不应“藏身于”一级版块下的隐蔽的二级链接中,繁琐的链接层级会一定程度上损害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对受众发言设置阻碍。新媒体时代,受众反馈成为媒体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因此在一级版块设置中加入网友互动版块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双向交流。
第二,在互动方式的建立上,不能仅仅为了创新自有新媒体平台而对现有优势平台视而不见。人民微博囿于用户数量,在微博转发量、评论量上都难以与当前的商业微博相比。当前,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大、影响范围广泛,而人民网在其平台上开设的官微粉丝数已达到3922万,影响力巨大。人民网在专题中可加入人民网新浪微博的官微账号链接,引导更多受众对十九大进行讨论。
第三,基于当前网友留言浮于表面的现象,媒体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可以在留言板设置话题供网友讨论,一定程度上引导讨论方向,人民网也可邀请资深评论员在留言板发表言论,带动网民的发言热情和舆论方向。
六、 结语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于大型媒介事件的策划类专题报道取得了明显进步,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报道时的全面性、及时性等方面更是可圈可点。人民网作为依托于党报《人民日报》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转型作品的典范,一方面延续了党报作为“党的喉舌”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互联网平台新媒体的特点。在策划性专题报道,特别是政治性的媒介时间的专题报道方面,人民网相比于其他网站在专业性和创新性上都占据优势,但在策划的整体架构、互动的实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由于本文定稿于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仍在进行中,因此本文在数据的采集、样本的选取等方面首先,且囿于笔者研究能力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在逻辑的严密性、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检验性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今后继续跟踪研究十九大以及其他政治性媒介时间的报道得出更加严密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媒体的专题报道不断改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