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的科技传播策略分析——以人民网“科普中国”为例【2】
(二) 表现形式多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更新。传播工具的变迁,也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变革。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互联网,每一次的技术革命对大众传播方式来说都是一次飞跃。借助新的传播技术,科技技术的传播方式也更加的多种多样。人民网“科普频道”对于科技信息的呈现方式一般是文字、图片和视频。
文字,是最基础也是最普遍的传播方式。人民网“科普频道”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文字传播的。文字新闻报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新技术的介绍和报道,一类是与生活相关的科技知识的普及。根据创作来源,可以分为人民网原创内容和转载,其中转载来源主要集中在《科技日报》等专业性科技报纸。
利用图片进行科普,比文字更形象、更生动。例如人民网在8月24日发布的《图解:听说过真会“热死人”的热射病吗?高温天要严防》,就是借助卡通形象熊猫来解释“热射病”。图片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搭配不同的熊猫表情和动作,比单一的文字传播形象而且生动。
视频为科技带来的新的传播方式。视频融文字、图像、声音与一体,将信息可视化,将一些复杂、深奥、不易理解的和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科技信息通过视频传达出来,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相较与文字与图片,科普视频更加易于受众接受,可以使科技信息深入浅出。人民网“科普中国”的视频主要依托“人民电视”频道的自制视频,还有截取的第三方视频。既有30秒小视频,也有30分钟的长视频。例如9月21日上传的《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教您如何安全用药》,时长为32分16秒,主要是请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为大家讲解安全用药的知识。9月22日发布的《我国火星探测五大科学目标:火星探测器2020年发射》则是截取的当天央视新闻频道关于“第三届北京月球与升空探测国际论坛”的报道。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越来越趋向多元。科技传播正由单一的表现方式向多样的表现方式转变。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信息的传播门槛,对于信心接受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减少。过于受制于表现形式的单一,科技信息枯燥、晦涩,科技信息的传播就如同“围城”一样,一方面是科技圈里的信息想要传递出来,另一方面是科技圈外的人想要进去获取信息。而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打破了这个“围墙”,圈里圈外的人可以自由的分享信息。
科技传播一方面是科学界内部的传播,一方面是科学界向外界的传播,即“科技普及”。科技普及是面向普通民众的科技传播过程,目的是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掌握必备的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养。同时,“科技普及”还能使新的科技知识社会化、共享化,通过大众传播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成为社会公共资源。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科技知识进行大众化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助于受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科学性”与“大众化”的平衡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传播活动,其特定的传播内容决定了科技传播必须重视内容的科学性。科技传播一定会涉及到科技知识,这些艰涩的科技知识有可能会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障碍。能否使这些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既会影响传播的效果,也反映了作者的水平。
“科普中国”作为科技知识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传播的信息注意“科学性”与“大众化”,一方面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信息,另一方面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
科技信息的“深入浅出”,是指通过比喻、提供背景材料等方法,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信息,即降低了传播的难度,又提高了趣味性。例如2017年8月9日的报道《“人造太阳”有啥用?科普一下核聚变神器东方超环》,文章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简称EAST)”比喻为“人造太阳”,简单地将这一复杂的科学发明表达的直白又形象。在文章后半段介绍“东方超环”的作用的时候,受众可以将其作用与太阳相比较,使普通人可以简单迅速的理解该科技发明,同时又说明科技发明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注意将知识与受众实际生活相联系,会提高受众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能促进科技知识的通俗化、大众化。人民网“科普频道”中“乐享健康”和“科技为您解疑释惑”主要对于生活相关的知识普及。例如,《吃月饼时别喝冷饮 选购、食用、保存月饼时你需要知道这些》是关于月饼的知识介绍,《冷冻保存也有安全隐患 购买、保存速冻水饺需注意什么?》则是关于速冻食品的知识介绍。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介绍,一方面能使传播内容更有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网站的亲民性。
(四)注重时效性
与普通科普网站不同,人民网“科普中国”作为人民网的子频道之一,在选题策划方面也会受人民网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与热点事件紧密结合,在选题方面更具有时效性。
1.紧跟热点。科技信息也具有时效性,科技信息的传播也讲求迅速,与热点相关。人民网作为一家新闻网站,对于“科普中国”频道的内容传播也与新闻的传播要求一致。例如,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人民网“科普频道”推出了《看国产大飞机919怎样飞出新高度》的专题策划。专题中有滚动新闻报道、知识普及、专家访谈、航空报道等,包括视频、图片新闻等。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人民网“科普频道”推出了《地震后如何自救?》的专题栏目,通过文字、图片等手段向受众介绍地震自救知识。
2.配合宣传重点设置专题。这是人民网“科普中国”与一般科普网站最大的不同。人民网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是宣传的阵地。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任务,是人民网必不可少内容。这些宣传重点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成舆论导向。将科普信息与宣传重点相结合,是人民网“科普频道”将国家主流媒体的优势与科技普及相结合,依靠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进行科技传播。一方面,与当下热点相呼应,有热度;另一方面,也能成为人民网新闻宣传的一部分。为配合2017年全国科普日的活动,人民网“科普中国”又推出了“全国科普日”专题栏目,借助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传播手段,制作了相关的新闻报道、活动预告与介绍、生活知识的介绍、专家访谈节目等。
(五)重视信息把关
科技信息的传播不同于普通的信息传播,除了信息的真实性之外,还要有科学性。作为我国主流媒体之一的人民网,在“科普中国”的信息发布中,重视信息的把关,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对于人民网原创科普性信息,在文章最后一般都会用黑体字标明采访对方,或注明“本文由XXX进行科学性把关。”而对于转载性信息,人民网一般倾向于转载《科技日报》等专业性报纸刊物,并且注明转载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对于传播信息的谨慎,一方面是对于信息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信息版权的保护。
三、我国主流媒体网站科技传播的问题与反思
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播方式、传受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传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科技传播借助我国主流媒体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科技传播的影响力,有利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但是,我国主流媒体网站在进行科技传播时,也存在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板块设置有待优化
目前,人民网“科普中国”的主页面的设计简洁明了。“科普中国”下面是三大板块的导航,同时还有头条新闻的链接。第二部分是视频推荐,向用户推荐头条视频。第三部分是“科普中国”形象大使的展示。第四部分是热点专题,如“人民网科学小记者招募”“2017国庆+中秋双节特别策划”等专题信息。下一部分是“精彩栏目”,是除人民网之外网站与科普中国合作的各个栏目的网站导航,如与腾讯合作的“科普创客空间”,与新华网合作的“科普中国传播之道”“科学原理一点通”等等。最后就是“科普中国”的二维码和人民网“科普中国”的联系方式。作为整个频道的主页面,适当的安排一些头条新闻推荐会更好。
但是二级页面的设置有待优化。例如“乐享健康”页面,下设“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睡眠健康”等9个三级页面导航。在二级页面中,又“疾病预防”“合理用药”“营养膳食”等10个板块。整个“乐享健康”页面的划分杂乱,指向不明确,用户体验有待加强。
同时,“科普中国”频道与人民网自己的“科技”频道两者有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有竞争。
(二)借力媒体融合,形成“科普传播”矩阵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对于科技普及的传播,也应该搭上媒体融合的快车,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传播手段,形成“科普传播”矩阵。
纵观我国现有的大型科普网站,目前已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传播矩阵初具雏形。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也已加快步伐,形成了以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主的媒体矩阵。但是,在科普信息方面,“科普传播”的矩阵还没有实现。以人民网为例,据人民网介绍,“人民网在内部各个端口、平台建立“科普中国”专题页面,开通“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通过建立相互共享的数据沟通环境,形成人民网科普生态圈,跨平台进行内容数据共享,扩大传播内容的覆盖面。” 人民网有专门的“科技”频道,人民网“科普中国”也已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但是没有专门的微博,只是在“人民网”微博中进行相关的传播。
我国主流媒体都已相继建成自己的传播矩阵,将“科普传播”也融入其中,在技术上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借助主流媒体的传播矩阵优势,科技知识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到受众,对于提高普通群众的科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三)科技传播需重视伦理规范
科技信息的传播对于传播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科技信息中的专业名词和原理知识,通常是晦涩、难以理解的。为了降低传播的难度,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传播者一般都会将这些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处理,减少受众接受的难度。
例如对于“引力波”的报道,《探测“时空的涟漪”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中作者将“引力波”与“石头丢进水里产生波纹”做比拟,将“引力波”比喻为“时空的涟漪”。 作者通过比拟和比喻,将“引力波”这种复杂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降低了传播的难度和受众的接受障碍。
但是,如果作者为了追求通俗易懂而忽视了科学性,那就违背了科学的伦理规范。2016年9月,《钱江晚报》的官方微信发表了一篇名为《浙江医生真牛!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的文章,引起了热议。文章介绍的是“TILA—TACE,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普及,作者写成了“注射碳酸氢钠,让癌细胞狠狠健个身,把储备消耗掉;然后,堵上血管,断了补给,饿死癌细胞。” 作者的初衷是好的,毋庸置疑。但是在通俗化的解读过程中变了形,被误读。出现了类似“喝苏打水抗癌”“靠十几块钱的小苏打就能治肝癌”这样的报道。因此,对于科技传播,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因为通俗化解读而歪曲了科学知识,违背了科学伦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如《人民日报》在《科学传播别走样》中所说,“科学研究要向公众讲清楚,其中也隔着一层纸。如果点不透,这层“纸”会一直阻隔公众认知;如果力道把握不好,把纸捅出“窟窿”来,传播的效果也会走歪。因此,科学传播,好的译者格外重要。”
科技传播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我国主流媒体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传播也是其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今天,科技信息借力主流媒体网站传播,不仅能扩大传播范围,也能提高传播效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