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从《国家宝藏》看央视综艺的气质革新

2018年02月11日13:36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我是做媒介文化研究的,对通俗文化有一些持续的关注和观察,但是对《国家宝藏》,我最初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被吸引到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就在于既庄严肃穆、大气沉稳,又有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活泼、时尚和脑洞。从传播效果来看,除了在传统电视平台这一主阵地,《国家宝藏》的网络表现也尤为出色。在传播渠道网络化的时代,不应该再人为割裂电视广播和网络传播。作为公共音视频内容制片机构,央视应该从宏观角度来看待节目的传播价值。应该更多思考如何生产高质量的节目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民众的视觉文化,而不是一味跟随收视率数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吴靖

《国家宝藏》在90后甚至00后聚集的B站受到了欢迎,说明当代年轻观众在文化需求和收视习惯上,产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我因为时间的关系在B站上补看节目,特地打开弹幕,想看看受众的反馈。现在的年轻人教育水平非常高,对文化和历史也充满敬畏,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弹幕上既看到许多“给央视爸爸跪了”、“我是揉着膝盖看的”等真诚的赞美,也可以看到对具体文物、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严肃评论甚至争论。观众能够认真欣赏节目,也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电视文化节目制片机构应该重新检视对于电视观众知识水平低、注意力不集中、观看碎片化等“常识”,提升电视的文化水准。当代中国观众对文化科技类电视节目有非常大的需求,互联网上网民对BBC、发现频道的纪录片大量搜索和下载,B站也曾经热播《从卢浮宫到紫禁城》、《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民众期待更多更好的中国自己的人文纪录片。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应该对于传播文化、教育和提升公民素养有一个更高的定位和更大的担当。

节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叙事方式,超越了传统综艺节目和记录片的类型框架。用演员的表演来介绍文物的“前世”,也就是历史语境,用专家和现代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人物对文物的研究和拓展来表现它们的“今生”。这里面很明显可以看到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延续性以及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自我定位与表述的努力。虽然这种叙事还不是完全的清晰,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国家宝藏》不是一个介绍考古学知识的节目,而是试图通过文物表达中国文化的自我定位,建构民族的历史观的具有一定思辨性的节目。这里面言说主体的多样性为节目的思辨性和多视角提供了保障。

既然是这样,不妨在节目的个性化言说层面做出更大的突破。对“国宝守护人”的选择可以更加突出演员与文物在文化气质和互文性方面的契合度,以及鼓励他们更主动表达自己对于文物的理解,而不是让他们在编导的安排下进行表演和串场。还可以让专家和学者有更大的话语权,围绕他们的电视表达需要来提供技术支持。即便是在人文类节目中,电视也不必成为刻板知识或者上帝视角的信息传递者,可以将知识的传递与个性化视角结合在一起,体现专家的态度和价值观,与观众形成对话而不是宣教的关系。(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吴靖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