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2期

浅析VR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2】

陈一苇
2018年03月29日10:57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VR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1.细节易丢失

在普通纪录片中,对于细节的表现多采用特写镜头。特写镜头具有突出、强调的艺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的视觉震撼力。无论是拍人还是物体,都是展现细节的重要方式。但是在VR纪录片中确很难展现细节。由于VR纪录片的拍摄是尽可能贴近正常人眼所见的,它的拍摄方式多采用固定角度长镜头,这样的拍摄方式能够保证一个场景的完整性,但在扩大了画面画幅的同时,也限制了拍摄距离的切换。在一个场景中没有办法像一般影片来回切换拍摄距离,否则会造成观者的晕眩感。所以对于特写镜头这种缩短拍摄距离,打破常规视觉,以引导观众关注于所摄物细节的镜头是极少会出现在VR纪录片中的。VR纪录片不是说没有细节,而是由于他引导观众注意的方式有限,要让观者在整个纪录空间中,寻找细节,这就要依靠观者本身的观察能力。而最有可能导致的就是细节的丢失,观者没有发现细节。细节一旦没有被发现,那么影片就会显得不够丰满。

2.成本偏高

VR技术还处于发展发展阶段,技术人员的缺乏、拍摄器材的昂贵都使得它的制作成本成倍于普通纪录片。据报道财新传媒拍摄的 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国际版费用竟然达到上百万[4]。另外不仅是制作成本,播放成本也成为问题。观看VR影片需要配备头显,纪录片虽然在逐步市场化,但是观看的人数相比故事片来说仍是少数,VR技术的运用虽然能为纪录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制作成本和观看门槛的提高似乎不太符合当今的纪录片产业现状,很容易造成入不敷出。

3.容易造成晕眩

目前的VR头显技术还未成熟,无法避免长期观看容易产生晕动症这一问题。观看VR影片会产生晕动症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头显设备的刷新率、分辨率、视场角都还是贴近与人眼,还没有做到与人眼的绝对相似,这就会造成画面与真实世界的景象有一定程度的畸变,而这种畸变就会导致晕动症的产生。第二,则是生理上的原因。长期沉浸在虚拟场景里,场景发生了移动,但是现实中身体却没有移动,两者的差距会造成感官冲突,而这种感官冲突会使大脑接收到两种完全不一致的信号,最终产生晕动症。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增加空间感应装置得以解决,但是这种方式在VR展示的空间较大的时候并不适用。这两个因素限制了VR纪录片的片长,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晕动症,目前市面上的VR纪录片皆为短片。

四、VR技术的带来的新可能:互动式纪录片

目前我们的纪录片都有明确“主角”,但VR技术由于其交互性,它也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可能:故事的主角交给观众来选择。当我们的纪录片涉及多个被摄对象时,是否能够发展出一种可能:观者能够凭借自身的喜好对纪录片中的涉及的所有拍摄对象进行选择。每个对象应它各自的发展线索,而观者在纪录片中不断地进行选择,观看能够选择自己想看的部分,对于不引发观者兴趣的部分予以跳过。当然这种可能需要庞大的工作量,先进的技术、以及雄厚的制作资本支撑,在当下不太可能实现,但是由于VR技术的出现,它带来了一个新的可能。

五、结 语

VR技术与纪录片结合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的可能,应该说VR技术与纪录片融合应该是纪录片必然经历的过程。VR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所存在的缺陷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可以想见在VR纪录片成熟的未来,纪录片产业将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殷俊,柳青. VR视频广告的特色传播方式[J]. 新闻与写作,2016(07):58-60.

[2] 龚进. VR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跃[J]. 科技尚品,2015(12):38.

[3] “完整电影”的神话[J]. 世界电影,1981(06):13-18.

[4] 赵晋杰.“VR报道”是新闻的未来,还是媒体的自嗨?[EB/OL].http://tech.ifeng.com/a/20160713/41638231_0.shtml,2017-02-01.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