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化转型:主流媒体突围发展新路径
——以光明日报智库建设为例
从一块专版到一个矩阵,光明日报开辟智库报道、智库研究的专门性阵地,以定期推出的报道、文章、研究成果助力智库建设,构建智库研究、成果发布的专业性平台;以品牌活动、课题研究等强化智库功能,通盘设计、整合资源,举全社之力打造高端媒体智库;以智库建设撬动报纸质量提升、报社转型发展,以智库特有的问题意识、现实观照,为媒体事业注入更强驱动。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为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锻造“黄金外脑”,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广开建言门径,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培植有生力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凝聚民智民心、影响广泛深远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在热动全国的智库浪潮中,媒体不仅作为观察者、记录者、报道者发挥积极作用,也逐步涉足智库建设领域,成为新型智库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智库,在中国智库整体阵容之中赢得特殊关注。
作为一张以知识性、学术性见长的中央党报、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敏锐把握时代特征,率先投身智库建设与研究领域,逐步明确“智库化办报”思路,并不断向纵深推进。尤其是近3年来,以“光明智库”为品牌的新型高端媒体智库建设取得了实际进展,积累了初步经验,也触动了光明日报对于如何实现智库建设与媒体核心竞争力相互促动、双向提升的深入思考,为报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开辟了创新路径。
价值体认:在回应时代诉求、担当固有职责的语境中,认识媒体智库化建设的可行性、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智库建设与新闻传播的作用被置于一处突出强调,说明了两者之间紧密结合、互为促进的有机关系。
智库与媒体之间,不是松散、外在的单向度关系,不是偶发性、短时性、浅表化的合作,而是长期性、可持续、深度化的融合与依存。对这种双向关系的洞察与把握,是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启智库化建设的思想前提。
媒体“智库化转型”,是应对媒体自身发展“时代之问”、信息化浪潮冲击的有力回应与理性选择。在媒体生态正被互联网、信息化迅猛改变,被大数据、人工智能剧烈冲击的今天,传播渠道日渐多元,技术手段更新迭代,媒介融合不断深化,传统媒体构建现代传播能力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当信息与思想传播的轨道不断拓宽、新型媒体的“躯干与四肢”更加茁壮之后,轨道上飞驰的列车、躯干所支撑的“头脑”也必须有足够的速度与质量,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做到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而这个“列车”与“头脑”,要靠优质的内容创新能力与思想产出水平赋形。当智库化建设作为理念贯穿于主流媒体的发展战略中,以咨政启民为核心指向的智库功能的发挥,就有望激活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深厚积累,使其核心功能从“讲好故事、传递信息”,延伸至思想挖掘、战略研判、方案供给、价值传递;有望以现实导向、问题意识、思想深度,重塑和提振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媒体型智库是完善智库体系、丰富智库生态、拓展智库传播渠道、托举智库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支持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同时鼓励智库运用大众媒体等多种方式,传播主流思想价值,集聚社会正能量。这里实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媒体建设智库机构有其天然优势:作为智库母体的媒体拥有贯通体制内外的信息渠道,与决策的接近性、对政策的敏锐度相对高,智库研究的靶向性、时效性、精准性较有保障;媒体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较强的资源凝聚能力,能够根据研究课题快速组建优质研究团队;媒体特有的公信力、号召力,可以较好地转化为智库产品的影响力、引导力。二是媒体型智库异军突起所引发的“鲶鱼效应”,势必激发其他智库增强自身传播效能、发挥正向舆论引导力的积极性与行动力,从而整体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健康发展。
实践推进:从一块专版到一个矩阵,光明日报“智库化建设”稳步拓展、特色凸显
在全国主流媒体中,光明日报较早关注智库,这既源自其对学术动向的敏锐判断,也是对党和政府加强决策咨询机制建设的准确体察。
光明日报的智库化建设,大致经历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
第一步,开辟智库报道、智库研究的专门性阵地,以定期推出的报道、文章、研究成果助力智库建设
2014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在全国主流媒体中率先创办理论周刊《智库》版。创刊号得到了智库界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撰写代发刊词,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代表性智库负责人书写寄语。3年多来,《智库》版已推出160期左右,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已成为各界仁人志士建言献策、施展智慧的思想阵地。据南京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建军团队针对《智库》版所做的专门研究显示,该版3年来所刊内容主要为学理探索、会议跟踪、成果推荐、专家访谈、大事记和其他等六大类,占比分别为40%、30%、14%、9%、4%、3%,成功塑形了一个全景式展现智库建设亮点与成就的综合性平台。
《智库》版是光明日报基于核心业务、本职工作进行的智库化探索,其初衷在于提升报纸的内容生产水准与报道质量,也为知识界、思想界助力国家发展提供阵地。这块版面密切了光明日报与智库界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化了光明日报对于智库的认识,为其后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构建智库研究、成果发布的专业性平台,以品牌活动、课题研究等强化智库功能
2015年5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成立。中心致力于打造智库成果与声音的发布平台、智库发展与建设的研究平台、智库风采与成长的展示平台、智库联系服务公众的沟通平台,在更广的维度上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付出努力。
中心成为光明日报智库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有机生长点。为了广借众智、打造外脑,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智库管理部门相关领导,各类代表性智库、研究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45人受聘担任学术委员。
创建至今,中心已取得一系列品牌性成果——
研发信息化工具与科学评价体系,服务中国智库新型共同体建设。2016年9月28日,由中心与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我国首个大型智库搜索引擎与数据管理平台——中国智库索引(CTTI)正式上线。当年12月17日,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名录公布,2017年12月20日,又公布了增补名单。至此,CTTI来源智库已达604家,入库专家9000余名。这一研创,有助中国智库“摸清家底”和自我管理,得到了全国智库管理界、智库实务界、智库研究界的高度认可。
开展智库建设态势与规律研究,满足智库治理与发展的需求。中心连续两年撰写出版研判智库发展态势的年度报告,《2015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以资讯汇总、盘点分析、述评结合的方式,对2015年中国智库建设情况进行了全局介绍。《2016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更进一步,除总报告外,以分报告形式对我国智库“七路大军”发展状况进行细化评述。此外,中心还主持或参与多个智库研究项目,不断探求中国智库成长之道。
举办主题鲜明、富有实效的特色活动,为智库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中心与南京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国智库治理论坛于每年年末举行,已举办的两届参与者众多、内容丰实,成为智库界高度认可的特色品牌。2017年末刚刚落幕的论坛还增设了年度智库精品成果专场发布环节,配套举办主题征文,有效提升了与会智库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此外,中国智库和智库人物年度影响力“十大”评选等,也逐渐成为光明智库特色品牌。
第三步,通盘设计、整合资源,举全社之力打造高端媒体智库,以智库化建设驱动报社发展
2017年4月18日,光明智库正式揭牌成立。光明智库是整合报社原有的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城乡调查中心等若干研究机构力量,通过组织重构和生产流程再造建立的媒体智库,也是光明日报激发传统优势、拓宽品牌价值、实现转型升级的全新引擎。按照2016年12月光明日报社编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的《光明日报高端智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光明智库将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建设之路,突出问题导向,凝练主攻方向,打造具有高端水准、光明特色、咨政情怀、国际视野,以思想文化为主要关注点的新型专业化媒体智库;将以思想观念现实映射、热点舆情动态追踪、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社会思潮趋势研判、思想理论建设发展等关系国家上层建筑的重大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重要问题;将延续和发扬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已有优势,开展智库研究、评价与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助推中国智库凝聚内力、强健筋骨。
与光明智库同日启动的,还有光明日报承担建设的“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它重在研究解决思想理论领域新媒体形态的传播问题,为光明智库研究与传播拓展了渠道。2017年12月15日,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光明智库》APP成功上线,每半个月推出一期,以更充沛的容量、更迅捷的反应、更前沿的呈现,为光明日报研究与传播全国智库动态、成果提供了全新平台。
目前,光明智库的研究与建设稳步开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也正在酝酿之中。
理论思考:补足“短板”迎接转型挑战,力行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纵观光明日报智库化建设总体布局,至少可区划为三个层次:基于本职,为智库界打造传播平台,扩大影响力;延伸本职,建设基于母媒体的新型智库,实现媒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功能的全新拓展;反哺本职,以智库建设撬动报纸质量提升、报社转型发展,以智库特有的问题意识、现实关照,为媒体事业注入更强驱动。
从光明日报的智库化建设历程来看,媒体在建设新型智库方面虽有诸多优势,但也绝非一路坦途。媒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以新闻采编、信息传递、事实呈现等为目的来配置资源、建构机制、拓展平台,对标智库化建设的发展要求,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与缺项。
首先,媒体原有的体制机制缺乏独立性、针对性、适用性,难以适合智库研究、支撑智库发展。从人才机制、科研机制、经费来源与使用机制,到评价激励机制、学术交流机制等,整个机制体系都需要着眼智库功能进行调整乃至重构。
其次,缺乏具备足够声望与影响力的智库领军人才,尚未形成稳定、专业的研究力量。媒体自有人才多以采访写作、策划编辑为强项,缺乏科研训练与学理支撑;新闻报道追求时效、快速转移的特点使得研究容易浮躁化、浅表化,在决策研究、战略研判、深度分析等方面储备不足、经验不够;而媒体习惯依靠的“外脑”型专家对于媒体型智库的黏合度欠缺,难以持续稳定发挥领军作用。
再次,缺乏现代智库必备的专业性运营管理力量、学术服务团队。一支熟悉智库特色与运作规律的管理、运营团队,一支能够有效沟通联系、服务专家、转化和推介成果的学术服务团队,是智库健康运转的关键因素。而媒体很少有这样的岗位设置,导致智库管理效能不高。
最后,缺少大数据平台、信息化工具等现代技术支撑,科研方法与组织方式滞后。媒体习惯的一线调研、记者观察、专家采访等手段虽然仍不可缺,但建立在数据挖掘与统计基础之上的分析报告渐成智库思想产出的主流与前沿。媒体在此方面需要重新布局、加强建设。
综合上述,媒体智库化建设至少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谋求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第一,顶层设计上要与媒体核心业务相容。在战略设计层面,要秉持既“融通”又“专业”的理念,在科学认识“媒体功能”“智库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合理的顶层设计,确保智库建设和媒体内容生产、融合发展并举共进,避免智库功能和媒体核心业务“两张皮”。媒体建设的智库机构既不能“孤岛化”、离心化,也不能形式化、空壳化, 必须进入报社整体战略设计。在实践过程中,要确立媒体智库化的目标层级、道路门径、职能分列,使媒体的内容生产流程和智库的咨政研究过程相互融合,彼此托举。
第二,在实际建设层面,要做好做实媒体型智库的专业化建设。逐步实现智库机构实体化,配备专门的编制、专业的人员、专用的经费和有针对性的选人用人方法、评价激励机制,确保智库是专门机构而非团队兼职,智库研究是制度要求而非“业余爱好”,智库建设是长期工作而非阶段性任务,从而促使智库机构在身份明晰、稳定存续的前提下制定规划、集聚资源、开展研究、产出成果。
第三,在机制对接方面,切实做好媒体内部新闻生产和智库研究的多维度体制机制衔接工作,打通阻隔,同频共振。运作制度上并行不悖,两种功能共存而融通;项目分工与职能合作上顺畅科学,能够围绕一个目标发挥各自优势、产生“聚焦”效应;人才流动和团队协同上畅通无阻,敞开媒体内部“新闻业务”与“智库研究”之间的人才旋转门;成果转化与传播上相互配合,使媒体的智库产品、新闻产品在全链条、多平台上顺畅流动、及时转化,形成传播力与影响力。
第四,在队伍建设上,要“内外结合”、专兼结合、长短结合、“政”“智”结合,锻造一支稳定持久、形式灵活、能打硬仗的人才团队。一方面延聘或培养媒体自有的研究人才,专职专人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有效团结“外脑”,吸纳社会各界的智库专家、知名学者加盟。尤其要借助一定的制度设计,增加智库对外界专家的吸引力、黏合度,变松散型为紧密型、名义型为实质型、短时性为长期性。还可拓展渠道,吸纳相关政界人士智慧,更好实现智库研究与决策需求的有效对接。
第五,在研究产出方面,要有特色意识、品牌意识,确立智库研究方向与思想成果体系。因为没有雄厚完整的学科支撑、人才储备,媒体更适合建设专业型智库而非综合型智库。因此,对自身研究方向的选取、产品体系的设计不能贪大求全,务必科学精细,以专业性求得话语权,实现“突围超车”。
第六,在产品质量方面,要打造以数据支撑为基础、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智库研究成果、智库研究型深度报道。呼应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时代的决策咨询需求、公众阅读偏好,媒体型智库要重视数据的采集与积累,有条件的可采购或建设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工具,以大数据的抓取、提纯结合专家的深度分析、综合研判,来实现研究报告的精准性、前瞻性、战略指导性。
伟大的时代呼唤媒体担当、需要智库力量。党的十九大为未来中国开启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媒体界、智库界提供了咨政启民、贡献智慧的机遇与舞台。光明日报将与广大媒体同行携手并进,在智库化道路上不断探索,既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勇担媒体职责、讲好中国故事,也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道路上发挥独特力量、传扬中国智慧。
(作者系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智库》版主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