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4期

语言暴力视域下网络论坛身份建构研究

高  佳
2018年05月17日13:3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网络论坛是网络媒介下网民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一种重要形式。网民通过对称谓语的选择使用,对所否定谴责的对象进行身份的暴力性建构,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基于立场表达的暴力性身份建构使得整个论坛交流冲突性强,缺乏理性的沟通与辩论,呈现出语言暴力特征,对网络空间生态危害严重。为了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表达空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必须加强,以切实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推进网络空间的建设。

关键词:语言暴力;网络论坛;身份建构;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10-03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而,必须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和网络内容的建设。网络论坛是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交流平台,是网民讨论热点话题和事件,表达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场所,成为国家政府了解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但由于网民不理性的立场表达,整个论坛语言存在很强的暴力性特征,因而对网络论坛的语言暴力性进行探讨有利于推动良好和谐论坛空间的建设。

一、网络论坛中“立场”的冲突引发语言暴力

杜·波依斯认为立场是社会行为者以对话的方式,对同一客体进行评价,对主体进行定位,并且与其他主体建立离合联系的行为[1]。网络论坛通过楼主发帖,网民跟帖的方式对一些热点话题或事件进行讨论。在论坛里,网民针对一个热点事件或热点话题发表不同看法,对事件或话题涉及的对象持不同的评价,也因此而形成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立场因为网民的多样性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据《中国第40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岁所占比例最高,在学历结构上,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分别占37.9%、25.5%。职业结构上以学生群体最高,占24.8%,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0.9%。从上面的网民数据特征不难发现:在年龄和职业的层面,我国网民以年轻人为主体,网民在学历结构上以中等学历群体为主。这样的网民主体在问题的讨论和看法的表达上往往因感性高于理性、容易情绪化的特点造成立场的不同。

近年来,国家对网络的管理和规范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后台实名制,发帖跟帖的审核、删帖、关键字词筛查等,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网络交流的特殊性,不像现实中的日常交流。虽然可以通过IP或手机号、电子邮箱号登录等方式进行真实身份的核实,但在具体的交流中,网络中的网民相互并不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因而具有隐匿性特征。

网络交流的隐匿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交流时形成匿名心理。社会学认为匿名心理“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2]。由于以上因素,网民在网络论坛里表达不同意见或观点辩驳时,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容易表现出暴力性和冲突性。

网络语言暴力是以网络为媒介对他人或群体所进行身心上的伤害,包括谩骂、歧视、诋毁、藐视、嘲笑、骚扰、攻击、侮辱、欺压等行为[3]。吕聪认为,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具有三个特征:受害者范围广泛;缺乏组织性和结构性;受害范围具有溢出性[4]。在网络论坛的讨论中,因身份关系的不同,网民不仅对话题或事件直接涉及的对象有语言暴力行为,网民之间也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互怼攻击谩骂,并会将语言暴力蔓延到与事件无直接关联的人或者机构。这样的语言暴力性表达既不能理性地反映民意,也不利于良好网络精神空间的建设。

二、网络论坛身份建构的暴力性

话语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是话语主体在一定的语境场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思想感情和实现意图的社会实践”[5]。网民对评价对象的褒贬、立场观点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身份建构来实现的。一般来说,交际者主动建构的身份是对“他人和自我的社会定位”[6]。陈新仁将“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统称为语用身份[7]。”建构的身份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固有的身份,如年龄、性别、职业等;第二,涉及个人品行、特质的个人身份,如品行高尚、卑鄙,能力高、低等;第三,关系身份,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丈夫、妻子、母亲等。在网络论坛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由于网民之间无法知道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这为网民随意构建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身份提供了各种可能。网民对想要施加语言暴力的对象进行负面身份的建构,对赞同或同情的对象进行正面身份的建构,在负面身份的构建过程中,网民语言充满暴力性特征。

网民进行身份建构的主要方式是称谓语的选择,下面以一个论坛热点事件讨论的案例稍作分析。2017年,某论坛一位网友发表了一则消息评论,评述了一则网络视频。视频记载的是关于民警在制服一个中年妇女时,因为冲突,使得妇女抱着的小孩儿摔到地上的事情。这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截止写作本文,点击量38085,回复1757条。网民对事件中被摔到地上的小孩都持同情态度,因而对小孩的身份构建呈现出正面性,在称谓语的选择中主要使用了“娃、孩子、幼童、小小的孩子、幼儿、生命、人质”等。这些称谓强化了其“幼小”、被无辜作为人质,作为生命体被忽视轻贱的身份特征,以此表达同情的立场。在该事件的讨论中,对民警和妇女均有大多数网民持否定的立场,因而对他们的身份建构呈现出语言的暴力性。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