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的成因与消解
摘 要:在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中,地域标签化的新闻报道违背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原则,无视地域特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把人们浅薄表面的认识强加给不同的地域群体。本文从经济历史条件的制约、新闻报道的求同趋向和受众非理性的认知等方面分析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现象的形成原因。阐释了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提高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倡导受众建立理性的认知意识和联动多方位的新闻监督制度三个方面建议,为解决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报道;地域标签化;标签化;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38-03
一、引 言
新闻报道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遵从客观真实的原则。受众通过新闻了解社会动态,并且与自身发生联动关系。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的竞争、新媒体的发展等因素都慢慢改变新闻报道的价值观念和方式方法。特别是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是消息的传播者,没有得到验证真实性的新闻充斥网络。例如新闻炒作、策划新闻事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行为越来越常见,其中“地域标签化”就是新闻报道不正之风比较典型的一个。郑雅宁认为地域标签化指的是利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发展差异,赋予某个地区一种固定化的特征,促使公众形成对该地区内的所有人、所有事的刻板印象[1]。地域标签化的新闻报道无视地域特色的多元性,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把人们浅薄表面的认识强加给不同的地域群体。用简单的几个词汇概括某个地域的特色和人群,以求在新闻报道中与受众获得共鸣,从而达到更迅速的传播和获得更广泛的新闻效果。久而久之,受众对不同的地域形成更加深刻的刻板印象,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差异。地域标签化将个人的行为上升为地域集体的行为,将个人的性格上升为地狱的集体的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凸显了人们认知的局限性。针对新闻报道“地域标签化”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利于改善媒体报道环境,报道方式方法,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传播。对于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公正客观的新闻传播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打破人们长期的认识局限、缓解社会危机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的成因
为什么媒体在报道地方新闻时带有地域标签呢?其中的缘由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给新闻报道的演绎给予条件,同时主观因素是媒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新闻报道变相演绎,从而为个体的经济利益服务。
(一)客观经济历史条件的制约
从客观经济历史条件来看,不同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同的,就国内不同地域经济环境而言,比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其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人们惊叹,如今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它拥有优厚的先天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人们的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也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同地域人们的教育程度大体趋同,在认知方面难免会趋向某一方面,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条件因素。
(二)新闻报道的求同趋向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其新闻价值观和报道意图影响新闻报道的内容。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媒体为了使新闻获得更多的效益,往往会在新闻报道中倾向某一传播方向,利用新闻议程设置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新闻报道与政治求同的趋向造成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的现象。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媒体必须发挥公众话语权的作用,对传播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当不良社会事件发生时,新闻报道不得不考虑事件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在传播事实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之间权衡。媒体不能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为了防止由于权威信息流通受阻,某些地方小道媒体和网民不经事实调查,任凭个体直觉猜测和刻板印象,随意传播信息。从而更不利于公众利益,导致权威媒体信息缺失。在网络的快速传播环境下,新闻事件引起广泛的舆论讨论,使新闻报道与地域标签化现象循环影响彼此。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与受众求同的趋向造成新闻报道中地域标签化的现象。新闻媒体想要发展得更好,就要获得受众的更多的注意,由此吸引广告赞助。所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媒体只有专注新闻报道,抓取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迎合受众的口味,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某些地方媒体在报道本地新闻时,往往采用具有优越感的词汇;而在报道外地新闻时,时常选材狭隘,用醒目的标题突出地域特点,引人注意。
(三)受众受非理性的认知支配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同地域的群体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某一地域发生新闻事件时,可以迅速在微博微信传播,传播者往往是普通的群众,他们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对新闻事件的求实渠道不够,造成对事件认识片面、不客观的结果。认知水平不足的受众对于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往往持非理性的认知态度,把对现实的消极态度泄愤到新闻事件的报道对象上,在网络上肆意传播非理性的话语。例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小偷,在媒体报道的中提到某地域有大量小偷时,受众会在潜意识里把之前遇到的小偷归为新闻报道的地域人群,并在现实生活中对该地域人群持有惧怕和歧视心理,从而受众在认知和行为上加剧新闻报道中的地域标签化问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