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新型社交关系建构的影响研究
摘 要:如今,智能手机成了人体的延伸,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每人几乎手不离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和交流随时随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新世界。微信等社交应用建构了新型社交关系,增进用户间的交流联系,让关系圈子不断延伸。但微信的过度使用也降低了人际交往质量、造成身心健康隐患、内容失当和隐私泄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用户网络素养,倡导社交平台和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微信;社交关系;建构;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62-03
微信以社交为核心,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国民级应用,我们认识世界和维护人际关系的方式因它的出现大大改变,微信上的社会交往也呈现出特有的属性[1]。微信用点赞、评论和转发朋友圈互动来重塑社会关系,以微信红包建立分享、互惠和共融的社会关系。
一、微信对新型社交关系的建构
微信构建了新型的“轻熟人”社交关系,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多点人际传播模式将社会关系虚拟化,用微信圈子的互动重塑社会关系。所谓的“轻”,是指熟人和陌生人关系的模糊化,包含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强关系网络”和以陌生人关系为代表的“弱关系网络”,并对网上网下的社交进行了整合。
(一)新型社交关系的构建
微信社交关系以添加好友和加入群聊方式来建构,其主要途径是“面缘”关系和“网缘”关系。
1.面缘关系导入。加微信成为互留手机号之后建立关系和增进友情的一大手段。在现实中相识后,通过多种方式成为微信好友: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或扫描二维码名片添加好友,在微信上互加好友后,建立两两社交关系。多人关系通过面对面建群,与身边的朋友进入同一个群聊。
2.网缘关系导入。使用“雷达加朋友”“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在网络上随机添加好友,建立两两关系。或者在互联网通过拉入、加入微信群,建立群体社交关系。
无论是“面缘”还是“网缘”,既有“新关系”的建立,又有“旧关系”的转化。“新关系”的建立是从陌生人转化微信上的熟人。“旧关系”的转化是将手机通讯录中的朋友和QQ好友添加为微信好友,或将原本联系不多的熟人通过微信再次拉近关系。
(二)新型社交关系的特征
其特点是社交泛化、社交浅层次化、熟人陌生人关系模糊化,呈现熟人关系的陌生化,陌生人关系的熟人化倾向[2]。微信上的社会交往特征与微博、QQ等社交媒介具有明显区分。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点:
1.以熟人关系为主。微信社交关系格局是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强关系网络”为主、以陌生人关系为代表的“弱关系网络”为辅。目前微信用户的关系网络已经相对稳定,以维护熟人关系为主,多数用户每月新增好友数在5人以内[1]。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稳定,使得熟悉的圈子更为熟悉,陌生的圈子变得更为陌生,彼此可能会重合但是更多的是互不干扰,用户在不同的圈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更在意自己在好友眼中的形象。
2.以私人关系为主。以朋友圈为例,多数用户更倾向于将朋友圈视为私人领域,倾向真实的自我呈现,不仅倾向于将朋友圈用于个人生活记录,也更倾向于在朋友圈看到私人化的内容,如生活记录、观点表达等。朋友圈内容占比中,个人生活记录占60%以上、兴趣资讯分享和个人观点表达占38%以上、工作相关内容占33%、产品或个人品牌展示10%左右[1]。微信朋友圈要求发布内容必须配图,发原创动态第一步是从添加图片和视频开始,第二步才填写内容“这一刻的想法”。微信从机制上鼓励内容发布倾向真实的自我呈现,鼓励用户创建原创生活信息,朋友圈具有浓厚的生活场景气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