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8年第6期

融媒体背景下探索性实践中的电视新闻报道探析

马雅楠
2018年06月04日15:56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实现互通互动、优势互补,逐步迈进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电视媒体在保证其自身原创性、可信度和权威性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上,在统一策划、采编、制作、发布中创造性地开拓了全新的新闻生产范式化操作模式。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在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助力下,传统电视媒体“如虎添翼”,合力打造富有多种传媒思想的“融合型新闻产品”,进一步实现了从单一媒体向全媒体拓展的目标。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

一、时政报道“微”特色突出,可视化显著

时政报道历来是传统电视媒体报道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履行打造舆论场的关键职能所在。随着新兴媒体的日益崛起,4G技术日渐普及,海量信息的传播速度逐步加快,这一时代背景在潜移默化中革新了观众信息接收的习惯及方式。将庄重严肃的时政报道变得让观众喜于接收、乐于关注、易于记忆,从而达到优化信息传递效率的目的,是电视媒体在进行时政报道时的融合创新着力点,基于此,各类满足观众碎片化观看需求的新闻“微”产品应运而生。

2017年两会期间,央视网根据直播内容同步推出两会特别报道主题,从中又分支出多个“微板块”,例如“两会新闻特写”“请问部长”“部长通道”“两会经济事”“行走长安街”等,具体细分化的栏目共同建构起了“两会”报道的主体构架。为观众提供更丰富、微观、权威的新闻资讯。“两会经济事”聚焦2017年全国两会多场部委发布会、财经热点、民生话题、经济提案等,用全媒体视角进行解读。

可视化新闻以数据信息为核心,通过借力图文、视频、动画、直播、VR、Html5等可视化技术手段,让严肃的时政新闻在新媒体支持下重新焕发全新的活力。“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央视网特别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建设性成果为素材,创造性采取“VR+H5”相结合的线上方式呈现。H5便利健全的操作化体系让观众可视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体验了一把随心所欲的上帝视角。网页界面还创造性地开创了网友献花和留言专区,这一主题性成果展览的献花人数达到上亿人次,共有1609089位网友参与了互动留言。

四川电视台新闻客户端“四川观察”在十九大召开前夕特别推出了原创Rap串烧歌曲《总书记说四川话 你听过吗?》,以18位四川百姓向总书记报告为切入点,从侧面将十八大召开五年来四川在灾后重建、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浓缩在3分钟的视频短片中,节奏轻快富有活力,内容亲民不乏真实感,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总阅读量突破了百万,新鲜且充满诚意的报道在全国党媒十九大融合报道精品展示活动中赢得了“评委特别推荐作品奖”。

二、着力用户体验,直播技术轻车驾熟

随着视频、动画、VR/AR、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传播技术的变革引领着电视新闻产业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迈进。数据库、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传播等渠道互联互通的融合结果使电视新闻生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幅度提升了输出传播效率,“新闻直播”逐渐成为媒体行业的风口。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促使电视新闻将“用户思维”纳入自身的功能服务体系之中,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注重用户“虚拟参与”的观感体验和互动需求。

2017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报道团队紧密协作,直播报道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习近平主席会见中外记者等多场重大活动盛况。“央视新闻”客户端持续推进48小时大直播,全平台同步会议相关重要活动,官方微博多个微话题同步发布助力,第一时间对议题进行深度解读。一系列报道的铺排造势在设置议题的过程中,也让观众对此次峰会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截止到9月6日12时,该话题“央视新闻”新媒体累计触达用户1.3亿,累计观看人次7000万,圆满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阅兵仪式现场,最大限度进行优化升级的航拍直升机等直播设备让观众不仅仅“亲临”现场,更可以从“空中俯瞰”“乘坐坦克”“地面仰视”“鱼眼镜头”等多角度观看阅兵仪式,在实时音响效果的配合下,此次阅兵的“军味”“野味”和“实战”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充分体现了我国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阅兵活动现场通过直播镜头用视觉化的符号放大呈现,通过仪式感让观众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关注军队、关注解放军的成长。在此次直播过程中,获得转发量156917次,点赞386951次,形成了现象级传播效果。

三、平台建设持续发力,助推国际传播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推进器。2017年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全球的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新闻生产和传播中坚持“内容为王”,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态度、建构中国形象,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建立鲜明的中国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电视新闻媒体在勇于实践和敢于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并取得了成就性突破。2016年12月31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几经筹备的新国际传播机构——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正式成立。2017年10月CGTN融媒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改版升级的CGTN客户端同步上线。雄厚的资金投入、全球招聘的优秀员工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为优质的“中国内容”更好地实现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最先进的专业平台支持。

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直播报道,观看总量超过800万次。中国国际电视台在《China 24》栏目中推出了“Belt(丝)& Road(路)”特别报道,在全球用户阅读量突破1亿,总独立用户访问量7172万次,互动人数155万次,视频观看量1384万次。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作为国家外宣期间媒体的中国国际电视台用覆盖全球30多亿人口的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向全世界报道会议的盛况,通过革新报道形式、深耕评论板块、强化国际化表达等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系列传播效果较佳的新闻报道产品。会议召开期间,《视点》栏目连续推出了5期《十九大圆桌系列》特别节目,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改革、从严治党、中国模式等问题;国际网络舆论场先后向5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约稿,日均发稿10篇,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联合打造国际化舆论场,观点鲜明、火力全开,全球阅读量高达1019万,总互动量15万。CGTN各语种新媒体在十九大系列报道中总阅读量突破3.8亿,视频观看总量8676万,总互动量约427万,推动了社交平台账号粉丝的大幅增长,多语种粉丝净增535万。《2017年第二季度国际新闻媒体调查报告》显示,CGTV自开播短短一年时间以来脱胎换骨,力压BBC、CNN等被评选为最中立的国际新闻媒体,它的成长和发展使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①

回顾2017年,我国电视新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导向、价值取向,圆满地完成了迎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政治任务。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在不断进行着创新性实践探索,利用融合平台渠道优化媒体资源整合,使报道的受众接触率日渐提升,新兴媒体技术在高效操作下为观众提供了绝佳的用户体验,完善了国家财力、人力、脑力、科技力量的国际化传播平台建设,助推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我们对未来中国的国际形象充满信心。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我国的电视新闻将立足于新方位、新坐标、新维度,认清目标所在、责任所在、担当所在,努力在新时代创造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注释:

①新闻记者.中国国际电视台开播一年评估报告[EB/OL].搜狐,2018-01-10,http://www.sohu.com/a/215767239_375508.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