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5期

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2】

陈小娟,涂航英
2018年06月28日14:2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3.培养方式: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

传媒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指向性和实践应用性,微电影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当下微电影人才的培养方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第一,项目式教学和工作坊制度,即在老师或前辈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工作坊来完成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即将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导入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整个制作环节中的亲力亲为,不但更好地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项目运作意识,教学成果通常以项目成果的方式展现,有时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二,以赛促练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微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真正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微电影大赛已高达 160 多个,学生通过这种针对比赛主题量身定做、集中精力进行的真枪实弹式的作品创作,不仅可以有效修正日常课程作业中微电影创作的随意性和游戏模仿,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些培养方式体现了课堂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传统影视教育存在的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限制,缺少业内师资的弊端,但是就前者而言,能够长期、稳定地建立这样基于项目管理的工作坊教学的高校毕竟是少数,而且有些高校即使筹建了学生实践“工作坊”,由于缺乏明晰的硬性管理和机制上的保证,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粘合作用和平台作用。其次,通过参加各类大赛本可以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但最终的成效还是有赖于学校支持、机制支撑、制度保证以及教师和学生对赛事真正的投入与专注。当前的微电影人才培养缺乏学校从管理体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的保证,难以发挥各类平台的孵化作用,最终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向能力结构的有效转化。

4.培养效果:缺少普遍的精品力作

微电影为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高校对微电影人才的培养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培养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北京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等多个影视协会的统计,每年参加微电影评比的投稿数量不断递增,其中大学生作品占90%以上,但参赛的作品普遍质量堪忧,“有的电影节甚至在几十部微电影中都找不到一部“像样”的作品”[2],少量高质量的作品大多来自于北影等专业院校,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各类微电影评奖活动风光无限,但其实精英作品寥寥无几,一派虚假繁荣。具有社会意义和思想深度的微电影是高校普遍认可的创作方向,但是高校学生作品普遍是“稚嫩的,缺乏生活感悟的”,“作品是陈旧的”,有的“还停留在80年代”,大多数是讲述校园内的事,校园外的事虽有涉及,但多“非主流和重口味”,视野的狭窄是高校学生创作的特点,也是一直存在的最大瓶颈。

二、改革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1.培养定位:多元与个性统一

国务院、教育部关于“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依据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各大影视传媒专业需要确定多元化的培养定位,进而解决人才的个性分层培养问题。首先,对广大的地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地级市的地方院校来说,其学生培养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他们的主战场是地市级媒体、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和影视制作公司等,他们需要被培养成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综合运用知识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有开拓创业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多面手。这些高校应该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依据地方媒体的需求和文化产业结构特点培养微电影人才。对于专业的电影院校和艺术院校如北影、上戏等来说,它们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决定了他们需要肩负起高端影视精英人才的培养重任,他们需要通过从短片到长片、从视听语言到叙事结构、从个人创作到剧组集体创作的完整专业训练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其次,传媒艺术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生源选拔,它直接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成败,因为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基本创作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很难在后期的培养中予以补足[3]。对大多数地方院校来说,在生源的选拔上很难进行把控,但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却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禀赋、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确定主攻方向,实行有个性化的分类培养,比如分为剪辑、录音、美术、灯光和摄影等方向进行微电影工匠的培养。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