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央视《加油!向未来》科普节目研讨会:“立德树人”推进社会形成共识【3】

2018年08月10日10:31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光辉,推进社会形成共识。”

在融媒体时代,知识更加泛化和碎片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降得很低,这更要求内容生产加强品质、做精品,同时能在爆炸的信息堆中巧妙地找到与大众产生共鸣的点。在《加油!向未来》第三季节目中,全程记录鸡胚蛋壳外孵化的过程,揭秘“蛋壳里面的世界”,制造有意义有意思的“科学大事件”,从而引起关注,激发了大众对生命科学的好奇,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产生讨论。

科技部办公厅副巡视员、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认为:“在科普类节目中,趣味性很重要,做的再科学、再严谨、再好,没有人看,传播不开等于零。《加油!向未来》首先用趣味性吸引人,在专业方面,做到了抽象的科学原理与具像化的表现形式有机的融合,同时节目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人性的光辉,推进社会对很多事情形成共识,科普不只是科普知识。”

科技部办公厅副巡视员、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普与出版社处长徐雁龙表示:“做科普就是做良心活。真的融媒体更加强调品质、做精品,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东西很容易出手,但产生效果和产生正向效果会越来越难,这一方面我觉得《加油!向未来》做了一个典范。”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普与出版社处长徐雁龙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俞虹认为《加油!向未来》是一种开拓性的出现:“作为一个科技类的节目,《加油!向未来》是完全从科普切入,从科学奇观切入,再有对话、叙述、竞赛,还有用旁白呈现选手的心理状态描写等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同时节目又希望能够唤起青少年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关注,这是非常长久的,立意很高的。节目从电视化的表现上突破了以往科学节目常态,是一个真正大教育担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俞虹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