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8期

地市级党报副刊彰显文化自信的探析

梁真鹏
2018年10月18日10:1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安康日报》创刊于1951年3月1日,是一家老牌的地市级报纸。67年来,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报道地方消息、弘扬地方文化方面,深受当地受众的喜爱,成为当地群众的阅读首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副刊的创立、品牌的作用。回首来路,这是一条延续文脉、调动读者兴趣的文化自信之路!

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速展露,新媒体等现代传媒业的强势介入,与传统报业进行着激烈竞争,党报副刊由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的发掘和抉择。为了应对这种变革,《安康日报》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证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自己的副刊品牌,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纵观国内外的文化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报纸与网络相互融合作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媒体道路,让地市级报纸副刊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文化自信的主阵地、良好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风创新的助推者,努力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副刊形式表现出来。

一、 承载副刊的文史担当,致力于发掘地域文化深厚底蕴

副刊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文化旗帜。《安康日报》有着悠久而光荣的报业副刊历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康日报副刊专门开辟文史副刊《金州》和文艺副刊《香溪》。这些副刊绵延二十多年,属于安康人民深刻记忆的优秀副刊。它倾注了一代又一代报纸副刊编辑的人文情怀、文化担当及坚守文化自信。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安康日报》与时俱进,副刊版面成为提升党报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一切汹涌澎拜的时代豪情成为改革发展的跃动音符,聚力为受众打造一个精神粮仓和文化阵地。文化的火炬朗照不息,副刊不“副”,反而成为主流价值取向,在彰显党报的权威和高度的同时,也通过副刊版面,让读者看到党报的文化担当和文化引领。通过报纸副刊建设,陆续培养、扶持了一批批地方文化主力军。相继创办的文史副刊《人文安康》、专刊《汉江晨刊》《秦巴文旅》《文化周末》,专门开辟版面刊登有关安康历史渊源、地方风物、人文掌故和优秀文学作品,向读者介绍人文故事、美文展台、金州轶事,展示安康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观赏姹紫嫣红的时代风光,打造全域旅游的发展升级版,向读者展示着一座文化安康的丰厚文化底蕴。

安康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秦、荆楚、巴蜀等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古老的汉剧被称为京剧之母。安康是佛教禅宗七祖怀让的诞生地,是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位新文化运动巨匠的故乡。这些文化符号让安康变得灵动,赓续着一座城市的悠悠文脉。

长期以来,安康日报以注重于加强思想性、注重于知识性、突出地方性为指导方针,促进和繁荣安康地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介绍风土民情、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使广大读者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建设美好家园。产生了一大批汉水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如《论安康地域文化的基因图谱——兼论安康地域文化的特征》《文化汉江的四维解读》等。特别是一批学术专著《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明清川陕大移民》《明清大移民与川陕开发》《安康文化概览》《中华茶典》的公开出版发行,因此涌现了省内外有影响的文史专家陈良学、李启良、丁文、张会鉴、李厚之等人,一些资深文史编辑与专家珠联璧合,为安康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安报副刊以安康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己任,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汉水文化、继承红色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磅礴精神力量,让读者开卷有益,给安康人民带来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

二、肩负文艺使命,推出高质量有影响作品,展示地方文化软实力

不断提升报纸副刊品牌效应,历来是安康日报的着力点之一。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受损。尽管如此,安报文学副刊从“山茶花”“万宝山”“山花烂漫”到“香溪”“瀛湖”,再到今天的“紫薇”,67年时间的变换,安报这些“特质性”“特色化”的文学副刊,依然在探索着自己的新路子,摆脱报纸的同质化,使安报副刊仍然成为现代安康人所关注的文化高地,其文化自觉与价值得以展现。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对于我们进一步办好报纸副刊,提高地方文脉的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航定向”的作用。怎样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赢得广大读者作者对党报文化品位的追求呢?质言之,新闻的同质化,新闻写作的固定化,给我们的报纸造成了单调乏味的弊病。办好副刊,正好救此之失。文学副刊上的美文、哲思理趣,让人思索来神;历史地理副刊,可以让读者了解历史真相和趣味;生活故事副刊,能让读者品赏生活之味。副刊,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好报纸发行量的稳定和提升,且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化副刊的繁荣,让《安康日报》有了自己的文化流长,实践证明,这种团结和鼓劲方式,是群众最愿意接受的方式。

坚守副刊作品内容为王的信念,注重头条意识,有意约请全国著名作家和本土知名作家撰写安康的风情风貌人文特点,一批作品散发着浓郁的秦巴气息,展示了安康作家的创作实力,涵括了全国名家的倾情力作,彰显了党报副刊的品位品格。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紫阳城记》《茶事》,杜光辉《铭记恩师陈忠实先生》,高建群《汉水,从我的梦中流过》,叶广芩《云想衣裳》,李春平《写给母亲的检讨》等,都是在安康日报首发后,走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以培养、挖掘文学新人为主,一批有实力作者就是藉此芳草地,从安康越过汉江,跨过秦岭,走向全省全国。

抓住地方山川文化特色,围绕安康是一个“天然生物基因库、中国硒谷、中国茶乡、西部水城”等美誉,以征文活动促进文化创作。相继地推出了“中国硒谷·生态安康·最美茶园”“秦岭文化看宁陕”和“秦岭之心·绿都宁陕”等精短散文大赛,发现和发表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状写了时代印记,书写了地方美景美食,展示了地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图片,在当地乃至省内外掀起了一次次关注安康人文特色热潮。

坚持地方人文特色,为改革开放大潮鼓与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威呐喊,为安康古老而神奇的家园礼赞歌唱。安康日报副刊还相继推出了“文化纵横”“读书”“文史”“地标”“艺谭”等系列文化专访和笔谈,对推介地方文艺大家、弘扬安康地方文化、助力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报纸副刊影响力产生了显著作用。一代一代的安康日报副刊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耕耘在这块园地里,精心打造出了一个个亮闪闪的副刊品牌。

三、与时俱进创品牌,媒体融合渐入佳境

随着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正向我们款款走来。目前报纸的副刊已不再是之前那种“文化人”的副刊,而是一种被赋予了陶冶读者情操、净化百姓心灵和成风化人的“精神家园”。有了文化导引和文化气象的副刊,让一张报纸变得和气,不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报纸副刊必须融合新媒体的长处,在副刊传播上苦下内功,办出特色,成为地市级报纸副刊最受关注的文化阵地。

如今安康日报已形成“一报五刊”报系、安康新闻网站、安康日报新媒体矩阵。天天有专刊,专刊都有新媒体传播平台。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形态,使读者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可以随时阅读美文佳作。并由此互动共生与和谐共融,使新媒体融合渐入佳境。每逢重大节日、传统假日和“一县一品”文化节,副刊都有前瞻性地策划了一些读者想参与、愿参与、能参与,格调高雅、清朗健康、可读性强的文化栏目,二三版通栏围绕节日追根溯源,围绕乡情、亲情和恩情讲述动人的故事。新创办的《文化周末》每周四个版面,瞅准文化访谈、文化纵横、文史读书、地标美文和文论文眼,专注于地方文化的繁荣和自觉自信,创新运用H5、VR、微视频、微动漫等多样式报道,为报纸植入文化要素,使得新闻“软”起来,既可读,也可听,使传统媒体副刊文化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相得益彰,比翼双飞,深受读者喜爱,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方文化力量。安康日报一些品牌栏目,《人文安康》《书香安康》《百姓茶坊》《生活故事》多次在全省副刊评奖和全国副刊评奖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一些散文随笔在全省副刊中摘取金银奖牌,获取安康市政府文艺奖,成为地方文化展台的一面旗帜。

副刊上的不少作品,因其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了有心人的收藏品和大众的传播对象。正视副刊仍在为读者提供一方安放心灵的净土的现状,更好地奋发有为,牢记初心与使命,肩负起文化担当与自信,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和辉煌。副刊在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世纪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梁真鹏.在媒体融合中彰显地市级报纸副刊的特色[J].今传媒,2018(4).

[2]常开起.“合乐”而为——论襄阳市区民众合唱普及与提高[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2).

[3]郭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研讨会上的致辞[N].安康日报,20131103.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