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0期

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误读现象解析【2】

徐利兰 商敏慧
2018年12月18日09:0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国际新闻误读的成因

对于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有民族文化、语言习惯等原因,也有传播者自身的专业差异等原因。根据传播者的主动性,本文将其原因主要分为故意性误读和无意性误读。

(一)故意性误读

故意性误读首先包含有传播者和受众的主观愿望,这种主观愿望渗透在意识形态当中,但意识形态的显性驱使经常被文化差异的隐性表达所覆盖和代替,所以,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误读也逐渐被解读为中西文化差异的结果。中西方记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在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态度、取舍等方面上有十分鲜明的表达。这种抉择和删改,看似是基于传播者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传播机构的基本方针政策,其实是潜移默化的被本民族的文化所感染[5]。

当然,语境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误读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绝大部分信息直接表现于外部环境中,或内化于传播者身上,只有极少数的信息通过编码符号传达出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几乎所有的信息都简明直接得表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文化中,伶牙俐齿、高谈阔论的人更受欢迎,而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秘而不发、缄口不言的人更给人神秘感和信任感。

此外,话语权力的差异也会造成新闻的误读。目前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我国的国际传媒力量无论在覆盖范围还是影响力量上都远远无法与西方媒体匹敌。而国际新闻传播是单向传播的,即高处流向低处、强者流向弱者,这就导致我国的国际传媒地位难以追赶西方媒体,我国的国际形象其实是被西方媒体所塑造的。

(二)无意性误读

身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极易造成误读。在中西文化对比中,中国文化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要取得西方受众价值认同,就必须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尽量具体化和形象化,用描述性的语言替代概括性的语言。在中国路人皆知的一些历史文化、民族差异、地理地貌等信息,对外传播时要注意解释清楚,语言要尽可能的平实、朴素和准确,避免过于虚浮、夸张和含糊。

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由于对异域文化的一知半解和生搬硬套,也会导致国际新闻的误读。例如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小沈阳的新闻,题为《The dritiest Man In China》,我国媒体翻译为《最低俗的中国人》,引起轩然大波。但仔细研读文章才能发现,该记者在文章中其实是赞扬小沈阳的。

记者的专业化水平也是造成国际新闻误读的一大原因。我国新闻报道重在“正面宣传”,坚持大局观念,从人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西方新闻宣传重平衡、重理性,认为只有把矛盾的双方都清晰平等的报道出来才能真实的反映真相。中西方的新闻写作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新闻写作讲究严肃性,整体理智而内敛,文体简洁明了,合乎规范;而西方媒体注重描述,突出趣味性,观点鲜明,表达具体。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