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0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四力”的关系探析【2】

丁书娟
2018年12月18日09:11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 影响力是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建设的标准和主线

所谓新闻舆论影响力,一般是指“主体通过信息传播在社会舆论界引起关注、产生反响、激起共鸣的一种能力”[7],属于效果范畴。传播力、引导力建设需要以影响力作为衡量有效性的标准,公信力和影响力往往呈正相关,影响力是主流媒体获得公信力的现实表征,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公信力较高。在新媒体时代,影响力作为一种软实力,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能力建设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因此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自觉地用“影响力标准”检验并推动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建设,坚持这一标准,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群众第一的唯物史观。影响力与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影响力是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在传播终端的体现,是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引导的有效性就表现在是否按照引导者的目的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影响力是公信力的直接表征,没有影响力即传播效果不佳,没有传通便难以获得公信力。可见,“影响力”是衡量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标准。

新闻舆论影响力直接影响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提高影响力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线有着必要性。当前舆论斗争的阵地转向互联网,政党执政日益离不开传媒,政党、媒体和群众三者之间日益呈现出叠加融合趋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而作为党的喉舌的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在国际上面临着“失语”的窘境,在网络上与群众渐行渐远。面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党中央将提高影响力、增强话语权提上议程。提高影响力根本方法就是好好说话、讲好故事,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新闻舆论工作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影响力。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抓住提高影响力这一主线,抢抓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机遇,抢占新闻舆论的制高点,树立主流媒体在新闻舆论传播上的权威性,努力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真正践行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四、 公信力是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保障和支柱

学界对公信力的概念研究存在“信用观”“能力观”“资源观”和“信任观”四类定义。就研究对象来看,包括传媒、政府、司法和民间组织四大领域,而党的新闻舆论公信力根本上是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认同感、信任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源于政党充当了其“把关人”的角色,因此此处媒体的公信力实质上是政党公信力的外在表征。

“公信力是指公共权力领域与公民社会领域中以组织形态存在的行动者(公共机构)以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主要包括语言、制度、权力、货币、真理等)因赢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8],这种资源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才可能获得,但信任的成分会随着信任主体与信任对象间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双方关系建立的初期,信任的产生方式为基于对制度的信任;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信任的产生逐渐转向基于情感与认知的信任机制。

公信力与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具体关系表现在:其一,公信力为传播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在新闻媒介与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新闻媒介更具优势,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保持相当规模的受众量,保证市场占有率;其二,公信力有利于保障引导力的稳步增强。引导是影响和改变人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引导力增强的先决条件是受众的认同,公信力作为权威性资源,一经拥有,便会成为增强引导力的“助推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公信力是扩大影响力的心理保障。影响力作为效果范畴,也以是否改变受众认知和行为为标准,公信力是受众对党和媒体的忠诚程度,是扩大影响力必不可少的支柱。有了公信力,受众在选择信息获取渠道是具有主动性和排他性,在面对主流媒介传播的信息时更易接受,从而扩大影响力;失去公信力,则会成为被排斥那个角色,传播的信息也因被质疑而不被接受,导致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 张成良.新闻舆论:概念源流与内涵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报,2014-08-19(01).

[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4.

[6]张成良.新闻舆论:概念源流与内涵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

[7]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5).

[8]周治伟.公信力的概念辨析[J].攀登,2007(1).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