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9年第1期

“眼见为虚”:浅析国内VR新闻生产现状

——以上游新闻客户端VR频道为例

严悦 张兢
2019年01月09日10:04 |
小字号

来源:《视听》2019年第1期

摘要:随着新闻媒体对VR技术的引进,传统新闻报道理念及方式发生改变,新闻界再一次经历了变革。作为我国首个设立VR频道的新闻APP,上游新闻客户端在我国VR新闻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上游新闻客户端VR频道中的229条VR新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的VR新闻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技术理念不够成熟、选题倾向娱乐化、受众关注度不高等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及思考,以期为我国VR新闻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VR新闻;新闻生产;上游新闻客户端VR频道

一、导言

麦克卢汉有一句经典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必然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及传播理念的革新。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虚拟仿真技术,VR在诸多领域掀起流行热潮,新闻媒体也积极引进VR技术,创造了“VR+新闻”的新型报道模式,在传统媒体积极寻求转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今天,VR的出现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国外媒体对VR的探索始于2013年,美国甘内特报业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推出首个VR新闻项目《丰收的变化》(“Harvest of Change”),这“标志着VR技术开始在美国新闻界真正兴起”①。我国VR新闻起步较晚,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中,人民日报制作了“9·3”阅兵VR全景视频;2016年1月24日央视网在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首次采用VR技术进行全景直播。2016年,由重庆报业集团打造的上游新闻客户端首次推出了VR频道,设置专栏发布VR新闻。在VR技术的影响下,无论新闻生产流程还是信息传播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对上游新闻客户端VR频道(以下简称“上游VR”)的新闻进行归类、分析,探索其中的特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借以窥探我国VR新闻生产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我国VR新闻生产的现状如何?相较于传统新闻生产方式有何改变?第二,我国VR新闻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境或不足,有什么应对方案或解决措施?第三,我国VR新闻未来可能朝着什么样的趋势或方向发展?

二、研究发现

(一)“从叙事走向呈现”:VR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局限

1.改变传统线性叙事,打造“全景式”“沉浸式”新闻体验

(1)VR技术颠覆传统新闻报道的线性叙事

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的新闻报道活动,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描述或展现新闻事实,且叙事通常从开头到结尾呈线性表达,一般有固定的叙事角度。而VR新闻呈现了一种新型的新闻叙事模式,通过计算机对现实环境的模拟,将新闻事件置于更加广阔的非线性交互环境中,为受众提供全景式解读。以上游VR新闻《闪电秀!操控百万伏电流于掌心》为例,打开这篇VR新闻,受众可以通过用手指滑动屏幕或佩戴VR眼镜自由转换观察视角,传统的屏幕界限被打破,在360度无缝连接的图像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点。受众既可以观看前方精彩的“闪电秀”表演,也可以看到后方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或者观看左右两边热闹的人群。在上游VR中的每一条新闻里,配有少量的文字说明,点开文字说明的按钮,就会出现几百字的简要介绍,相较于传统媒体中将语言文字作为主要传达信息的载体不同,VR新闻中的文字只是起到一种辅助说明作用。

(2)用户不仅是信息接收者,更是新闻参与者

传统新闻报道中,受众根据新闻报道对事实的描述或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出新闻事实的原貌,这种受众接受信息后自己“解码”的过程,可能存在解码错误或损害原本的情感传达。而VR新闻中受众可以通过穿戴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了解新闻事实,这种“感知域的延伸”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②。VR新闻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可以是新闻现场的参与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过:“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感觉能力的拓展或延伸。”③VR技术几乎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在上游VR中,有几篇关于“重庆力帆客场对阵广州恒大现场”的系列VR新闻,这几篇VR新闻呈现的都是足球比赛现场的场景,周围是呐喊的观众,前方是激烈的比赛,给受众一种自己也是现场观众的错觉,会忍不住一起呐喊助威。这几篇VR新闻是上游VR的早期作品,都只是静态的图片,没有背景声音,但这种现场感和参与感却是传统新闻媒体难以提供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