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中传2018

新闻叙事学视域下新闻反转现象透视

——以近五年新闻反转典型案例为例

曹默
2019年01月13日11:3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新闻反转现象并不是新近才产生的现象,自2013年产生以来,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新闻反转现象作为新闻失范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应是新闻媒体极力避免的。新闻反转“反转”的不仅仅是新闻本身,更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同时也必然削弱整个社会的善意和信任。本文借助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新闻反转现象的叙事特征,从叙事母题、叙事视角和叙事修辞三个角度对新闻反转现象的新闻文本进行阐释,并从新闻业务层面提出更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新闻反转现象 新闻叙事学 母题 视角 修辞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新闻反转现象已经成为当下备受争议的话题。所谓新闻反转现象指的是“经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社会热点事件,随着事实的充分暴露,其核心事实要素、传播者立场倾向和受众评价发生反向或多方向发展的现象。”[曹默. 新闻反转的发展趋势、特征及防治——以2016年新闻反转案例为例[J]. 声屏世界, 2017(9).19.]关于新闻反转现象的界定,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赘述。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笔者注意到,“新闻反转”现象自2013年出现,在近三年尤为频发。多家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在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盘点出当年的十大“新闻反转”现象,对新闻反转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

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新闻反转现象在新媒体语境下危害更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其次,目前对于新闻反转现象的研究成果以现状的总结和描述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思考,这就为本文的写作预留了空间。借住新闻叙事学理论回答什么样的新闻容易发生反转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最后,从新闻叙事学层面研究新闻反转现象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以关于新闻反转现象和新闻叙事学为基础,系统梳理关于新闻反转现象、新闻叙事学文献内容。围绕“新闻反转现象”、“舆论反转”、“反转新闻”、“逆转新闻”等关键词,寻找相关的文献。深入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思路。

(2)文本分析法

本文对2013年至2017年的48个新闻反转典型案例的新闻文本进行文本分析,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寻找新闻反转现象的共性叙事特点,以发掘新闻反转现象在叙事修辞等方面的特征。

(3)内容分析法

本文对2013年至2017年的48个新闻反转典型案例进行编码统计,从新闻的信源、题材和新闻人物的形象、采访对象数量等方面进行统计,进而从不同维度认识并梳理新闻反转现象典型案例,总结其发展趋势以及在叙事母题、叙事视角等方面的特征。

2.研究对象

本文结合并选取近四年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所列举的2013年至2017年的新闻反转现象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48个研究对象,如见下表所示:

二、新闻反转现象叙事特征分析

在受众需求趋于饱和、媒体生产内容千篇一律的情况下,叙事就成为了媒体争抢受众的“救命稻草”。但是忽视新闻传播的本质目的,只重视传播的手段必然会导致新闻事实的“变质”和“腐败”,必然会导致新闻的反转。

笔者将首先对新闻反转现象叙事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和呈现,然后结合文本分析法从叙事母题、叙事视角和叙事修辞三个角度分析新闻反转现象的叙事特征,以期更加深入的地认识新闻反转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在此部分中,笔者将着重回答以下问题:哪些题材的新闻更容易发生反转?什么叙事视角会使得新闻反转发生的概率增加?频繁的使用修辞手法会不会让新闻发生反转?

(一)叙事母题高度同一

母题是叙事学中民间文学和中世纪文学研究的常用术语,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 [ 转引自何纯. 新闻叙事学[M]. 岳麓书社, 2006. 144.]通过运用母题,新闻报道可以更加贴近受众,简化新闻报道,释放沉淀在受众心底的情感,达到快速引导舆论的效果。为了更好的认识新闻反转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笔者对48个新闻反转现象所涉及的母题进行了统计和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

虽然48个新闻反转现象典型案例看上去千差万别,但是通过深入的剖析会发现其所涉及的原型和母题是固定的,具体来说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大多涉及社会敏感议题

新闻反转现象往往发生在涉及暴力、性、死亡和权力等社会敏感议题的新闻中,正如让?鲍德里亚所说:“透过大众传播我们己经看到,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强暴、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 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0.]]这类新闻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有意突出新闻中的暴力、色情和冲突等要素,为日后新闻的反转埋下了隐患。另外,笔者在分析之后发现越是直观、详细的记录性、暴力行为和过程的新闻越能受到受众的关注,比如在“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中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的就是《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中描写的孩子被凌辱的详细过程。可以说“腥”已经和“星”、“性”一并成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博取点击量的三大“法宝”。

2.具有一定话题性和讨论空间

在以上涉及的叙事母题中,除了吸引人们眼球的“星、腥、性”外,还有一类新闻是经常出现的,那就是具有较强的话题性和讨论空间的社会新闻。这类新闻往往涉及婚恋、两性关系和衣食住行等民生话题,与受众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话题性和讨论价值。“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哈尔滨天价鱼”都属于此类新闻。

3.与特定群体的标签化和污名化相关

在新闻反转现象中,具备话题性是使新闻具有传播价值的基础,而涉及特定的群体,则可能是引发社会舆论的导火索。在“外国小伙扶大妈被讹”、“安徽大学生扶老人被讹”和“中国老人日本碰瓷”这三个事件中,引发舆论关注的原因就与当下人们对于老人群体的刻板印象有关。不得不承认,个别老人的“碰瓷”行为的确契合了当下新闻报道中对于特定群体的刻板化形象塑造。这种对于特定群体的标签化与污名化使得反转新闻轻而易举的直接打开了舆论讨论的话题空间。

(二)叙事视角富有倾向

“新闻视角包含着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倾向,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 2006. 53.]]传播者选择什么角度、使用什么视角报道新闻都是根据自己的选择。传播者有时会受到新闻事实、传播效果的制约,不得不选择特定的叙事视角。笔者将从叙事角度和叙事聚焦两个维度对反转新闻中叙事视角呈现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1.一元叙事角度削弱新闻真实性

叙事角度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叙事者权力限制的问题,可以说,选择新闻叙事角度是传播者为实现其传播目的而采取的一种叙事策略。笔者将叙事角度划分为一元视角、双重视角和多元视角,并对反转新闻的新闻文本所采取的叙事角度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笔者在分析48个新闻反转典型案例之后发现,73.0%的反转新闻都是以一元视角报道,这是使新闻发生反转的最重要的原因。随着媒介传播方式的突变,新闻传播速度和效率极大提高,求新、求快成为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信条。传播者只要采访到当事人的一方就可以发布消息,更有甚者甚至没有采访当事人,仅是根据现场的图片、当事人的文章就可以发布新闻,这种行为势必会导致新闻反转的频发。

其次,在使用双重视角报道的新闻中还存在当事双方话语权分配不均的情况。在新闻采访中,往往会由于采访的难易程度决定采访量,这也就导致当事双方话语权分配不均的情况。除了采访的难易程度,当事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素养也决定了其在新闻话语中的表达权力。

最后,反转新闻大多缺少第三方的采访,这里所指的第三方是与当事双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且可以相对保持客观独立立场的人。第三方可以是事件发生的目击者也可以是对事件具有发言权的专家学者,有了他们的介入,新闻报道可以规避由于记者采访不充分、专业知识欠缺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2.不当叙事聚焦增强新闻主观性

聚焦最早是摄影术语,即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在新闻叙事学中,聚焦主要作用于新闻事实的建构。法国经典叙事学家热奈特将聚焦分为三类: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其中,零聚焦叙事等同于全知视角,叙事者无所不知;内聚焦叙事的叙述者等同于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并非全知者;外聚焦叙事的叙述者则置身在故事之外,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事件。在新闻反转现象中,笔者对发生反转的反转新闻的叙事聚焦按照这三类进行了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内聚焦虽然不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叙事方式,但是其还是作为主要叙事方式经常在反转新闻中出现,内聚焦叙事使得新闻的主观性更强。上文已经提到,内聚焦叙事的叙述者等同于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无论是现场证人还是记者的目击,这种具有亲历色彩的描述都属于内聚焦叙事。”[[[] 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 2006. 50.]]笔者认为,内聚焦叙事虽然能够更加生动的还原事件场景,但是这种生动、鲜活更适合长篇的通讯或新闻专稿,而不适用于仅有短短几百字的消息。消息的第一要求是真实准确,而过多带有当事人一方主观感受的描述只会使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在新闻反转现象中,反转前的新闻尤其是具有争议的新闻都采用了内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够洞察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笔者以《200余名村民写联名信欲驱离患艾滋病男童》[[[] 新浪网. 200余名村民写联名信欲驱离患艾滋病男童[EB/OL]. [2018-01-10] .http://news.sina.com.cn/s/p/2014-12-17/142931295734.shtml]]这篇报道的一个片段为例:

在看过这段话之后,虽然记者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读者一定会对坤坤十分同情,但是仔细想来却发现有几个疑问:记者是否提前抵达该村,全程跟踪报道此事?记者的描写是否客观真实,是否有想象和联想的成分?除此以外,内聚焦叙事还容易出现完全听从当事人一方的说法而误导受众,产生新闻严重失实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不是记者亲临现场,亲自见证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那么就不要贸然使用内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就像是一个放大镜,它既可以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又可以放大错误的新闻事实,造成误导受众、曲解事实的后果。

(三)叙事修辞诱导受众

新闻报道虽然强调客观公正,但归根结底,新闻叙事还是有目的的叙事,“它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 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 2006. 207.]],通过劝服来赢得受众的认同感,实现其传播目的。因此,新闻叙事与修辞就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的修辞不仅仅是指文学中的修辞手法,“而是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 梵·迪克. 作为话语的新闻[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96.]]

在新闻反转现象中,传播者在最初大多都使用了修辞手法使受众相信自己的说法。“新闻叙事迫切的需要‘不着痕迹’的修辞引导受众‘本能’地接受——这就是真相。”[[[] 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 2006. 208.]]

由于非专业内容生产者往往使用的叙事修辞不具备一般性,所以笔者在此主要对专业内容生产者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其最常使用的叙事修辞分别是隐喻、转喻和对比。

1.通过隐喻使受众得出结论

在新闻反转现象中,反转新闻往往通过隐喻来影响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其不仅影响受众想什么,更影响受众怎么想。受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以“东北农村‘礼崩乐坏’”事件为例,分析新闻报道是如何利用隐喻来实现其传播目的的。

隐喻的使用在东北农村“礼崩乐坏”报道中较为隐蔽,因为其预先使用隐喻设定好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东北的农村是传统的封建社会。财新网以《记者春节回乡,见证了一个礼崩乐坏的东北乡村》为题报道了其记者高胜科的春节回乡经历。“礼崩乐坏”一词在辞海中只有一个解释即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用“礼崩乐坏”一词首先就制造了一种隐喻,迎合了一部分人对于东北农村落后、保守、封建的认知,其次也摧毁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对于农村“鸡犬相闻”的美好想象,这种反差必然会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讨论,提高了新闻的传播热度。

2.通过转喻固化受众刻板印象

“转喻是整个人类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将某物的某一属性或某一部分,用来喻指该物的整体。”[[[] 曾庆香. 中美媒介建构“2015年中美首脑会晤”框架的符号分析——一种跨文化传播个案的框架分析路径[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3(4):16-23.]]在这些新闻反转现象典型案例中,通过转喻这种修辞方式来劝服受众接受新闻内容的不在少数,并且常常呈现出通过选取、展示特定人物来指代其群体的倾向。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质,医生和护士可以说是在近些年被刻板印象和污名化比较严重的一个群体,笔者以2014年的“湘潭产妇手术台上大出血死亡”事件为例,分析媒体是如何利用转喻的修辞方法将医护群体刻板印象化的。

2014年的“湘潭产妇手术台上大出血死亡”是一起典型的利用转喻来诱导受众的事件。《京华时报》以“湘潭产妇手术台上大出血死亡 医生护士集体失踪”为题报道了该事件,文章中着重强调了“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子在吃着槟榔,抽着烟”。除了这种极富倾向性的表达之外,多家媒体都使用了“新闻推荐”的方式,在同一网页的侧边栏或是底栏中为受众链接了诸如“产妇坠楼事件参与抢救医生:曾试图救出胎儿 但已无胎心”、“女子产下男婴后死亡家属发现用过期药 院方:过期药并非致死原因”等相关新闻,难免会让受众产生老人群体就是如此的错误认知。虽然没有在新闻文本中直接运用转喻,却使用了超链接等形式使用了转喻,放大和固化了医护人员群体的负面社会形象。

图2 “湘潭产妇手术台上大出血死亡 医生护士集体失踪”相关新闻推荐

3.通过对比吸引受众关注

对比在辞海中的意思是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对比不仅是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更是在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比较隐蔽的修辞手法。在新闻反转现象中反转前的新闻往往在标题中采用了对比的修辞博取受众眼球、突出新闻中的噱头。在分析后笔者发现新闻反转现象中主要以地域对比为主。

地域对比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分类方法,在反转新闻中往往都会将两个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生活习惯有一定差距的地域的人进行对比,地域歧视已经成为能够在互联网上快速形成共识、煽动情感的一种做法。在近五年的新闻反转现象典型案例中,有三起比较典型的利用地域的对比博取受众眼球的新闻,分别是“香港女婴疑被内地人拐走”、“外国小伙扶大妈反被讹”和“大陆男童香港街头小便事件”。这三起新闻反转事件如果去掉香港、内地、外国等地域称谓,其本身只是普通的社会新闻,并不具备较强的新闻价值。但是当新闻标题中出现这些地域称谓后,新闻就具有了轰动效应。对比的使用赋予了新闻报道更多的、更深层、更复杂的矛盾,扩大的矛盾使得原本普通的社会新闻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度,产生了更多的噱头。

总之,新闻报道中使用修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议程设置、提高传播效果的作用,但是传播者也不能过多使用修辞,否则也无法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根据会话原则理论,传播者在和受众通过新闻报道进行交流时,除了要遵循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更要遵循质量准则。如果传播者一味地使用修辞手法作为自己的“挡箭牌”,而不报道更多有效的实质性信息,那么就会势必违背质量准则,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所以,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修辞必须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可一味依赖修辞手法而忽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以免造成新闻的反转。

在上述的三个叙事特征中,叙事母题构成了叙事的主体,叙事视角选择了叙事的视野,而叙事修辞则成为了达成叙事目的的手段,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促成了事实的畸变,导致了新闻的反转。

三、启示:新闻反转现象的防治新策略——建立媒体内部新闻发布审核机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报道,各新闻单位也要完善新闻报道的流程和规范。笔者认为新闻机构内部应该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审核制度,从获取消息到消息的采用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判断过程。具体来说,根据上文中分析的新闻反转现象叙事特征来看,笔者认为从传播者角度要格外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一)谨慎对待涉及性、暴力、死亡等题材的负面社会新闻

从上文中对新闻反转现象叙事母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反转的新闻报道都是以负面的社会新闻为主,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要对于涉及性、暴力、死亡和权力等母题的消息要格外谨慎,在转载这类新闻时,也要特别注意求证消息源,如果没有得到准确的确认,宁可不转载、发布此类新闻报道,毕竟新闻可以反转,但是媒体的公信力经不起反转。

(二)确保消息源多元化,平衡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

从上文对于新闻反转现象叙事视角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反转的新闻往往都是一元视角。“对于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在新闻叙事里,不仅指叙事视角的选择,而且更加偏重报道意识的体现,即关系到报道是否体现了多种声音。”[[[] 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 2006. 51.]]在争议性新闻中,媒体在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孰是孰非,这就需要多重视角、多种声音,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传播者要兼听则明,努力在新闻中呈现多种态度和观点,平衡呈现当事人双方的观点才能最大程度确保新闻的真实,避免新闻日后发生反转。这样虽然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失去一定的时效性,但是却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独家性,在观点盛行、事实稀缺的时代,用事实说话更为难得可贵、也更富有价值。

(三)注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克制使用形容词和修辞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发生反转的新闻报道往往使用了很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或明或暗的诱导受众接受新闻事实,引导舆论走向。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是将事实和观点分开,新闻报道只叙述事实,而不掺杂观点。但是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经济”在标题和正文中使用了大量耸人听闻的形容词和修辞,这无疑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消耗殆尽。不使用、尽量少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应该是每一家新闻媒体都恪守的业务规范和底线。

综上所述,笔者初步设计了一个新闻机构内部的新闻发布审核制度,如下图所示:

根据该图所示,当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进入新闻机构视野时,新闻机构首先需要对其母题进行判断,如果属于新闻反转现象频发的母题,那么就需要标记一次警告,再从叙事视角、叙事聚焦、感情色彩等维度进行判断。当所有的判断结束后,编辑需要统计该条消息被警告了几次,若大于等于三次,那就需要马上将其送交给上级继续审核,停发该消息;如果警告次数大于等于一次,只需要编辑继续进行审核,就可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通过这个严密的判断和审核过程,虽然新闻的时效性打了折扣,但是在审核的同时,往往也会有新的发现,比起一味地重复其他媒体的内容,事件最新的进展可能更令受众关注,在调查和审核中实现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再平衡,最大程度减少新闻发生反转的可能性。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