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视角下面向青年受众的新媒体科普【2】
二、基于公众参与模型的新媒体科普路径
1.科学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
科学传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传统科普阶段,将受众视作被动的、同质的,运用传播学中的“皮下注射理论”、“函化理论”对受众进行单纯的教育灌输;二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对受众进行初级分类,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开始对受众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科普;三是公众参与科学阶段,采用对话模型,将受众视作异质的、多元的、主体间性的,运用传播学中的“个人差异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差异化的、个性化的科学传播[2]。
2.基于公众参与模型的新媒体科普路径
本文即在科学传播的最新阶段——“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受众差异,选择以青年受众为传播对象,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为研究焦点,遴选互动性高、对话感强、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新型媒体进行科普路径研究。
(1)基于知乎“科普”话题的研究
知乎是一个网络问答社区,它是依托Web2.0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知识共享平台,它是一种将“提问-回答”功能与网络社区互动功能相结合的、具有社交媒体属性的网络平台[3],截止2018年底,其注册用户数破2.2亿,同比增长102%,是一个具有极高成长性的知识分享传播平台。
知乎的用户画像与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知乎联合艾瑞共同出台的《知乎用户刻画及媒体价值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知乎用户中,“24岁以下的新新人类和25-35岁的社会中坚,则分别占比22%和61%”,而这两类用户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科普传播对象——35岁以下的青年受众群体,而青年用户正是知乎的核心群体,占到所有用户的83%。且活跃在知乎上的青年受众群体,不仅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而且在质量上表现出极高的求知好学欲。《报告》指出,“渴望通过知乎学习知识与自我提升”的用户占比最多,达70.6%,还有65.5%的用户使用知乎“提问和查找专业领域知识”,“浏览和搜索话题内容”是他们的主要行为。面对这样一群具有较高的自我提升意识、求知若渴的青年受众,无疑是科普传播最高效最必要的阵地。
截止本文的成稿日期为止,知乎“科普”栏目的关注用户达到了316.5万,该话题下的提问数达到了10.5万,可以说科普话题在知乎平台上堪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以下是对“科普”母话题下的子话题进行的穷举罗列:“伪心理学、好奇实验室、局部气候、生理科普、冷知识、科普知识、物理科普、中国科普博览、扫盲科普、饮食科普、健康科普、科普杂志、科普推广、强行“科普”、化学科普、科普类视频、动物科普、ELI5、少儿科普、天文科普”。从以上子话题的标签可以看出,目前知乎的科普话题主要还是以科学分界,作为主要的科普分类依据,而独独缺少了对“科学思维”应有的重视。
从科普内容的角度来说,笔者将知乎“科普”话题下的用户回答帖,按照“热门度”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其中最受欢迎的前三条回答内容,实际上属于以下两个问题:“你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识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反常识的知识?”这三条回答内容分别获得了7.4万、6.2万、5万的赞同数,可见有许多用户对于自己超出自己现有认知边界的、自己当前知识体系框架之外的科普内容感兴趣,究其原因,猎奇心理人皆有之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对受众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体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