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11期

“走近科学家” 系列报道策划采写体会

体会
2019年03月26日09:58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致敬科学家 弘扬民族魂

  湖南日报“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历时近两个月,采访14位科学家,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展现科学家们的风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在中国浩瀚的人才星空中,科学家是最亮的那一片;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科学家是不可或缺的那一群。2017年3月20日至5月12日,湖南日报推出“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生动讲述14位科学家鲜为人知的事迹,展示了当代科学家们的风采,有力传播了创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组致敬科学家的重磅报道,产生了强大的新闻冲击力和时代感召力,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一年一品”结硕果

  “党报姓党”,绝对忠诚。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湖南日报矢志不移的追求。在碎片化、快餐化、浅阅读的时代,我们的新闻内容如何做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气质?近年来,湖南日报以办“政经文评”大报、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为宗旨,在提高新闻及时性、准确性、鲜活度的基础上,强化议题设置能力、集成报道能力、观点生产能力、话语创新能力,着力增强湖南日报内容的稀缺性、权威性、影响力。

  这样的理念,执行于湖南日报的各个部门,体现在各种报道样式上。作为“走近科学家”主创部门的教科文卫新闻中心,精心实施“一年一品”工程,即:每一年,围绕重大主题,集中力量推出一个有影响、有品位、有温度、有高度的系列报道。2016年策划了“寻访新乡贤”系列,2017年推出了“走近科学家”系列,2018年推出了反映湖湘先贤伟人修身齐家的“齐家有道”系列,等等。这些系列报道,无论是讴歌人民科学家,还是倡导新乡贤文化,抑或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家教文化,主题都是重大而恢弘,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的深度,都是对国家、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方面,是主流媒体必须大力弘扬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使命任务,就要立时代之潮头,感人心之变化,察世风之流弊,举精神之旗帜,走人间之正道。面对浅薄化、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湖南日报坚持深耕主业,做好原创,用体现党性原则、国家立场、核心价值、大众伦理的深度报道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即如“走进科学家”报道,追科学家之星,喝科学家之彩,弘扬了科学精神,树立了民族魂魄。因为这些科学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魂。

  致敬科学家,让科学家精神与情怀跃然纸上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是根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更要加快步伐。而科技创新最需要依靠的是科技人才队伍,最需要提倡的就是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关注科学家群体,就是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最大舆论支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湖南拥有了一支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老中青结合的科技湘军,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执著、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造福社会的追求,浓烈而长久。

  这组报道的总体设计是还原科学家这种特殊职业的真实状况,不仅见成果,还要见人;不仅见人的经历,还要见人的精神,要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带到大家面前。

  2017年春节刚过,系列报道进入方案策划阶段。报社编委会决定,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多维度多视角深度解读报道科学家,展示其独特风采。

  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编委会与科技部门衔接,听取各方面意见,从众多科学家中遴选出几十位,又经过反复研究选择了14位科学家。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也有长期坚守在基层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都是社会公认、非常值得尊重的科技界杰出人物,从事的研究涵盖农业、生态、交通、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

  在系列报道子栏目的设置上,也颇费心思。3000字的主稿是版面的主角,侧重讲故事,突出好看。围绕主稿,3个子栏目是配角,各司其职,增加报道的立体感:《名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让受众对科学家有个大致了解;《评说》收集其他人的讲述,展现科学家的多种风采;《手记》则让记者谈感受和思考,为受众提供新的观察视角,也传递出报社的态度。除了文字,每位科学家的报道还要配发几张图片,图文并茂,版面更好看。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科学家们,身上既有着很深的职业烙印,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和个性,充分写出了科学家们的精神与情怀。

  科学家的职业素养中最可贵的就是科学精神,系列报道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突出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

  黄伯云院士,20年只做一件事,解决飞机轮子刹车片材料难题,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文石林研究员,33年坚守山窝窝无怨无悔,这个如土地般沉默的科学家,默默地用汗水和辛劳改造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

  项文化教授,钻进深山几十年,为了一棵杉树,观测数据以百万计;

  金展鹏院士,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学生100多页的论文,他审读起来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冯江华研究员回忆刚进所里的情景:“有时候,为了一个技术问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技术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我。”

  ……

  通过这组报道,一个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科技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肯钻研、勇攀登的群体形象光芒闪烁,代代传承的求真务实、矢志创新、拼搏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跃然纸上。

  科学家不是象牙塔里的“老学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董”。他们在田野,在深山,在水乡,在与民族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天地里。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像《欧阳晓平:科学家的诗意人生》一文,让读者看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共通。文章以院士喜欢的诗句开头,给人美感。文中还交代了院士爱诗的缘由——受到学文学的妻子的影响。王维教授回忆起当年走南闯北找猪,却被出租车司机嫌弃臭的故事时开怀大笑,既让人读起来轻松有趣,又展示了科研工作者克服困难、苦中作乐等品质。

  “走进科学家”集中展示了一批科学家,写出了他们的科学态度,写出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写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了他们的酸甜苦辣,体现了较强的真实性、贴近性、可信度。

  踏遍三湘,用心写作,脚力笔力见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近科学家”的采写报道生动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体现了记者的脚力与笔力,是 “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

  科学家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职业,但从事的研究领域、选择的工作方式、所处的工作岗位都不相同,个性也有很大差异,社会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也高低不一。这就决定了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和科学家们打交道。负责报道的各位记者仔细研究科学家的个性和特点,或“贴身紧逼”采访,或“层层迂回”接近,在不过多打扰科学家工作的同时尽可能采集尽量多的素材,多侧面展示科学家风采。

  中国农科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副站长文石林,是频频亮相于各大媒体的“最美科技人员”,但其不善言辞。采访文石林的记者说:“我并没有刻意追求要写出某种新意。当实验站门前那一大片灿烂的油菜花第一次映入眼帘,我从心底升起的强烈愿望,就是好好地和这位与土壤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一起在那方名叫‘杨山冲’的山水田园间走走转转。他需要被激活,而我所想到唯一能激活他的办法,就是和他一起走向他所挚爱的脚下这片坚守的土地。”

  “于是,在一趟与文石林3个多小时的田园漫步与闲聊间,在最放松与愉悦的情境里,这位看上去沉默的科学家终于坦露出他独特、鲜活、丰富的生命世界与精神内在。一路上,随机出现在眼前的柿子树、三叶草、老科学家刘更另的雕像等等,都蕴藏着令人灵感翩然的密码与链条,你只要用心去探求、感受,它们就会自动排列,呈现出半个世纪以来以攻克中国红壤难题为使命的那幅历史图景和精神画卷。那种灵魂深处的生命共情与敬意,皆发乎本心、出于本色,无法设计。”

  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的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的霍金”。采访记者说:“作品要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接到任务,看了金展鹏院士的简要介绍后,我心中涌起的是深深的感动和震撼。而这种情绪,一直延续至今。金院士的故事,是一首磅礴抗争的《命运交响曲》。毫不夸张地讲,他的精神已成为我人生的滋养。这就是金院士的人格魅力。那辆每天准点缓缓来到办公室的轮椅,那饱受病痛折磨却一直挂在脸上的平和的微笑,带来了直击人心的巨大力量。”

  很多科学家工作安排非常紧凑,接受采访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只有半个小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高效率地利用宝贵机会获取一手信息,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料。

  采访谭蔚泓院士和王维教授的记者说:“采访前要查阅大量资料,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力争通过‘自学’了解科学家的主要科研成果。采访时,眼、耳、口、鼻等器官都要调动起来。采访中还要注意捕捉科学家的金句和生动故事。例如,谈起科研的初衷,王维教授回答:‘轻松地活着多好。你知道患者的这句话对我有多大的触动吗?’”

  铁建重工总经理程永亮是我国掘进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有一个绰号叫“空中飞人”。采访程永亮的记者说:“接受采访的前一天,程永亮才从西藏返回长沙。而采访当天,公司还有一拨人排队等着向他汇报。他的办公室里,备着一张床和几件简单的衣服。任务一来,说走就走。程永亮的话不多,回答问题也是简短利索。采访中,他有句话格外打动我:‘年轻人不要害怕付出,其实所有的付出,首先都是为了自己拥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话很实在,也很有力量。”

  印遇龙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动物营养学家,惜时如金。采访他的记者说:“那天在印院士的单位待了整整一天,和院士身边的人轮流聊了一遍。特别是院士夫人,好不容易打开了话匣子,还一起在食堂吃了中饭,却一再被要求不得录音和记录,我只能强记在心中,找机会再用自己看得懂的片言只语记在本子上。文中用到的院士请老家亲戚来长沙给猪手术、收集杂粮票买猪饲料做实验等难得的故事,都是这样‘淘’来的。终于等到院士回答时间,他又有急事处理,边聊边干,效率极高。成文后请院士审稿,院士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复。”

  如何让科技报道通俗化也是面临的难点之一。这组报道注重采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降低阅读门槛,提高传播效果。同时,为了营造“科普园”效果,探索通过科学家的现场讲解、实物比照等多种方式,力争通俗易懂。

  比如,介绍何继善院士的工作,记者把他喻为“地球的把脉人”,并用地质“CT”介绍他的研究发明;在报道谢永宏研究员如何研究湿地时,记者通过大量对话,帮助读者具体认知鸟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而增强保护意识。

  融媒体发力,放大传播效果

  作为策源于纸媒的精品力作,“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一经刊出,就同时被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媒体报道推广,传播效果迅速放大。

  华声在线网站推出《走近科学家致敬“科技湘军”》大型专题,并策划上线同题H5;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时间节点,策划线下“一路科跑”活动,500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中国科协对活动进行了关注并转发。具有融媒体特质的报道将整个五月营造出了“科技月”的网络舆论氛围。

  经华声在线传播推广,“走近科学家”系列稿件被多家中央网站及门户网站、客户端转载,“科技湘军”成为网络搜索热词。专题点击量达2617.3万,系列稿件总点击量达9243.4万。同题H5力求展现扎根湖南的科学家们的辉煌成就和鲜活故事,在报道的基础上精炼和改编,每一位科学家都有绰号、有故事,亲切可感,在产品体验上做到真正走近科学家,发现科学家的可敬可爱,总点击量达到263万。上线后得到网友好评:“音乐是我特喜欢的款,壮丽,纯净,砥砺人心,和主题感觉一致。”

  新湖南客户端专门开设大型专题“走近科学家”,在平台上重点推送每篇报道。一篇篇典型报道推出后,迅速成为今日头条、凤凰、腾讯、新浪等移动客户端和网站关注转载的热点,引发了众多读者与网友的热评点赞。

  多年订阅湖南日报的谢老先生,特意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这是一组很有深度和特色的报道,令人对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肃然起敬。

  中科院谭蔚泓院士和王维教授,对报道很满意。谭蔚泓院士说:“感谢这组报道改善了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在公众中的印象,把科学家描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板的、不通人情的人,让大家知道我们院士也是人。”王维教授说:“相比科学家的专业成果,实事求是、创新探索、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等科学精神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很多成果都是坚持了很多年才做出来的,希望以后多推出这样的报道。”

  中宣部新闻阅评高度评价这组报道:“湖南日报这组报道做得好,好就好在真实描述了‘科技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肯钻研、勇攀峰的群体形象。”

  (执笔人龚政文系湖南日报社总编辑、湖南广电副台长;王志红系湖南日报社副总编辑;金中基系湖南日报编委;陈惠芳系湖南日报教科文卫中心执行主任;胡宇芬系湖南日报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