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沉浸式体验新闻:以记者之眼 带你寻遍大千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
2020年01月10日06:4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以记者之眼 带你寻遍大千世界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很难想象我生命中会有这样的经历,4年里3次来到贵州东南部的上少寨,只为了两座相距不过百米,却跨越了80年时光的红军桥……”伴随着低沉的男声,手机画面中出现了一位中青报摄影记者的背影。他以第一人称“我”展开讲述,跟随着屏幕里他的脚步,我们走过木桥,走进村庄——一场包含了全景视频、声音、图片、影像、动画的“沉浸式”视觉盛宴正在上演。往日只能在文字报道或静态照片中看到的故事,如今只要轻轻滑动手指,便可以跟随记者之眼抽丝剥茧,亲自探寻。

  这是我们对“沉浸式体验新闻”的一次尝试。

  互联网让人们与新闻的距离更近了,媒体对于如何让受众在阅读新闻时拥有更多主动权和体验感的探索亦从未停止。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将当年的特稿写作奖颁给了美国《纽约时报》的融合媒体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轰动一时。《雪崩》颠覆了传统纸媒的呈现方式,将文字报道与采访视频、现场照片和可视化数字模型有条不紊地排布在网页上,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手段,使读者体会到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也揭示了未来新闻互动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沉浸式体验新闻”,正是将记者在现场的所看、所听、所感经过一系列的内容编辑、视觉设计和技术编程整合呈现在网页或移动端,使读者由被动观看新闻的“结果”,变为主动探索新闻的“过程”。

  这种“沉浸式体验新闻”不仅能够拉近读者与事实的距离,更能拉近读者与新闻创作者的距离。记者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编辑的办公室是什么样的?在“沉浸式体验新闻”中,这些都不再是秘密。

  2019年年末,在选择年度图片时,我们想到,是否可以利用沉浸式新闻带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亲密回馈”?在中青报视觉中心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数十年间的中青报摄影版,它们既代表着中青摄影的风格和传承,也是历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工作的见证。我们决定以这间办公室的墙为全景VR的背景,将2019年精选出的报纸版面和单幅照片的电子版“悬挂”在墙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360度旋转视角,探索办公室的每个角落,并点击观看大图、图片说明甚至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千万读者“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体验数字化多媒体与怀旧纸媒氛围交织的奇妙感觉。

  说到底,“沉浸式体验新闻”追求的是一种在场感:感受新闻现场真实的触动,探寻有声有色的故事细节,回味一份报纸的文化底蕴。在初期探索阶段,技术和经验上仍有许多不足,但我们将永远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新的挑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