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新闻出版业应把握新基建机遇

江作苏
2021年01月29日06:3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年度GDP悄然跃过百万亿大关的中国经济并没有止步,正在以新基建为更有力的支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

新闻出版产业在这一轮发展中的位置何在?很多传统媒体人多少有些茫然,因为总体来讲,新基建瞩目的是智慧经济,将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产业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属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媒体人习惯于把自己归入上层建筑领域工作者,似乎与“基建”这类传统上属于粗放型产业的领域关系不大。因此,面对新基建主动作为的动能在哪里,媒体人需要一定的观念更新。

首先,人作为核心,在新基建中具有不易的地位。而人的作用发挥,依靠的是信息的产生、传输、加工和振荡。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信号在起作用,人性化的信息也发挥着手段与目的的双重作用。这给新闻出版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新领域,可以在空间与时间的延伸中实现无限的量能转换,带来新闻出版信息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毕竟,服务于人是一切产业发展的目的,信息服务概莫能外。

其次,技术进步的特性,可以用“低延时、高保真、全时空、多感官”来概括,这种进步带来的外部性,有力推动了全社会传播环境质量的总体提升,受益的将是新闻出版产业。原先需要耗费巨资去自建的传播渠道与实现手段,随着新基建项目的完善,渠道与手段都成为了高效公共资源,梦寐以求的低成本、高效率手段,成为了普通赋能,这对新闻出版人摆脱生产和再生产中的经济压力,从而集中于创意、创作、创新,是一个绝好的环境。

此外,新基建的纵深发展,会把互联网的生态,从无生命的“物”联网,活化为一个活的“身”联网——凡有人的生命活跃之所,都有动态信息伴随服务于他(她),而他(她)也以动态信息服务于人。这种活跃的媒介生态,是理想的创业创新环境。

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公共资源,它的开放性是空前的,新闻出版人理所当然要成为运用它的主人之一。

丰富的实践性伴随着新基建的进程,谁实践谁受益,而且这种受益实现的路径往往是非传统的。所谓不对称性,经常在产业跳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例如,许多基层的新闻出版单位,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爆款的多媒体作品,过去讲浏览量10万+很了不起,现在千万、上亿乃至几亿也不算稀奇,这靠的并不是媒体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从你手中的多种电子工具,到高效传输渠道所仰赖的算法分发,再到接收者的高质量移动端口,高技术串连起了一个信息闭环,在这个闭环的多个节点上,人们都能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需求会拉动生产,这是一个朴素的经济学原理。现在的态势是,各个产业部类都在争搭新基建的快车,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做手术等。在这一轮依托新基建开展的产业革命浪潮中,产业跨界不是新闻,不跨界才是新闻。对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职业的媒体人来说,大胆地跨界发展是不二的选择。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