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聞”與新聞真實性--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5期

“和平新聞”與新聞真實性

劉鴻英

2013年05月15日14:0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美國與他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歷來是新聞媒體注的焦點和專家學者討論的熱門話題。美國媒介在戰爭新聞報道方面的立場片面性、以及美國媒介屈從於本國政府而闡述的觀點而大多是在反映華盛頓和五角大樓所傾向的看法,一直受到學者的批評和指責。近年來由具有國際戰事記者背景的英國學者率先發起的“和平新聞”報道思路,倡議新聞學教育在課堂上向未來的記者傳授如何試圖做到與“戰爭新聞”大相徑庭的“和平新聞”報道,在國外新聞傳播教育界正在逐漸形成一種“氣候”,但目前似乎尚未引起國內有關學者的注意。本文擬在梳理美國媒體於近年來的戰爭新聞報道現狀的同時,也試圖對“和平新聞”這個新生理論及其職業實踐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展開討論。

關鍵詞:戰爭新聞﹔和平新聞﹔新聞真實性﹔新聞學教育

一、國內外媒體的戰爭新聞報道

有關戰爭與新聞報道的關系,國內有不少描述與評論。有人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戰爭與新聞報道密不可分,戰事新聞成為當事國和其他國家新聞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而有些國家的新聞媒介又可能成為推進或阻礙戰爭的輿論力量。這是印刷新聞時代、電子新聞時代戰爭報道的基本特征[1]。也有人堅持,雖然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報道必須客觀、准確、公正,這些都是新聞報道最基本原則﹔但在戰爭時期,新聞的基本原則有可能會使輿論脫離政府的掌控,因而它往往會受到根本性的摧毀。所以,從新聞傳播本身或是從現代戰爭和新聞傳播的關系及其影響上,對歷史經驗和內在規律進行總結和探討,並對國際高科技條件下的現代戰爭與新聞傳播關系的新趨勢、新動向進行不斷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的[2]。鄭保衛更是直截了當地再現戰爭新聞的恐怖:

“通過電視畫面,人們能親眼目睹巴格達街頭燃燒的房舍、熊熊的火光和遍地的瓦礫﹔親耳聽到呼嘯而過的導彈轟響、受傷兒童的痛苦呻吟和救護車刺耳的鳴笛聲﹔能切身感悟戰爭給一個國家和它的人民所帶來的恐懼、悲傷和災難……特別是2003年3月22日下午聯軍攻打伊拉克南部城市烏姆蓋斯爾的現場直播,讓人們實時目睹了戰爭的慘烈場面,對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在人們眼皮子底下發生和進行的戰爭所引發的災難性后果,有了切實的感受和體會。[3]”美國新聞媒體在美—伊戰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媒體每日裡對其高科技武器裝備的炫耀以及對美軍在快速反應、精確打擊、適應戰爭能力等方面的夸贊,凸顯作戰雙方在軍事實力上存在的懸殊。美國媒體大肆渲染新式武器的作戰威力和作戰功效以及其殺傷效能,制造惡劣的戰場恐怖氛圍,對瓦解敵方斗志起了很大的作用,以致伊軍大量下層官兵開小差、自傷或臨陣脫逃,嚴重削弱了伊軍的作戰意志。伊戰中美國媒體的表現,為我們研究新聞媒體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張菊祥,2004]

二、“和平新聞”概念及其始發

戰爭新聞報道是記者對槍林彈雨和戰火硝煙的記錄,而讀者在閱讀這些新聞時的心情也不會輕鬆,反而可能會感到壓抑甚至恐懼。通過戰爭新聞報道及時反映整個戰爭進程是必需的,但有人意識到,美—伊戰爭中,世界各大通訊社和媒體在進行激烈的新聞爭奪戰的同時,有些英語媒體通過滲透著濃郁人情味報道,來反思戰爭的殘酷,表現對和平的期待。比如從平常人的心態出發,從家庭的溫馨氣氛出發﹔將視野放到士兵的親人和朋友身上,感受他們的擔憂和期待﹔士兵們自己作為正常人的渴望,對家人、對女友的思念,甚至對家旁小店中某一道菜的懷念[4]。但這種“另類”的戰爭新聞報道顯然不能使受眾得到充分的滿足。在探討戰爭新聞的報道也要堅持新聞基本原則的同時,也避免戰爭新聞對受眾可能會產生的心理壓力,英國的兩位資深戰地記者,杰克•林奇(Jake Lynch)和安娜拜爾•麥格迪瑞克(Annabel McGoldrick)率先提出了“和平新聞”這一新概念,並於2005年合作出版了《和平新聞》一書﹔林奇還在倫敦的大學開設了專門的課程。按照他們為“和平新聞”擬出的定義,即記者與編輯做出的有關報道內容和報道方式的決定,應該是向全社會提供一個對沖突行為(事件)採取“非暴力反應”(non-violent responses)展開思考和評價的機會。

該書作者林奇和麥格迪瑞克在著書時(2004)做了調查:將打了雙引號的“peace journalism”(“和平新聞”)作為關鍵詞在google網上搜索,引出14,000項條款。目前中國對於“和平新聞”尚未有人做出任何學術性研究,筆者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2010-02-23)也做了調查:以“peace journalism”英語作為關鍵詞在google.com搜索,引出14,200項條款﹔以“和平新聞”中文為關鍵詞在google.cn搜索,引出相關條款數為0﹔以同樣的中文關鍵詞在baidu.com搜索,“找到相關網頁約10,500,000篇”,均與以上定義的“和平新聞”不相符合或無關。根據《和平新聞》一書的作者所言,和平新聞應該能夠具有以下功能:

1.通過對沖突行為的分析和解釋,升華新聞報道中“公平、公正、准確”的概念。2.在記者的新聞線索、報道內容及其效果方面提供新途徑。3.提高新聞報道日常工作中對“非暴力反應”的認知和實踐

(一)撰寫新聞報道的模式對比

作者將“和平新聞”的寫作實踐總結為17個要點,比如:1.避免把沖突看做由兩個參與方為了一個目的而構成,而其邏輯結局即為一方得勝、一方失敗﹔而應試圖把參與兩方分解為具有各自需求與興趣、追求各自理想的多個小團體,為達成更加富有創意的多種結局提供更大的空間。請你解答以下問題:參與方還有什麼其他人?為什麼?2.避免隻從可觀性的表面現象來估量暴力行為或暴力政策所能產生的價值。應試圖尋找報道暗藏效應的方法,比如,長期的心理和精神損傷所引起的后果,可能會導致這些人將來更易於採取暴力行為,或是對其他人,或是作為一個群體對其他的群體或國家。3.隻報道暴力行為和描述“恐怖”。如果你隻局限於報道這些,你做出的是對付暴力的唯一出路就是武力報復、唯一糾正辦法就是更多暴力(強制/懲罰)的建議。應展示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暴力行為中如何受到困擾、如何倍受壓力以及遭受的損失,把它作為解釋因暴力而引發這一切的一種方式。4.指責某人是“事端挑起者”。應試圖尋找參與方都說自己從來無意於此的、又可將事端引向結局的共有問題與事件。5.隻把注意力單單集中在某一方的受難、恐懼和怨恨上,這樣做隻會把派別劃分為“壞人”和“受害者”而引發出將強制、懲罰壞人作為解決手段的建議。對所有的受難、恐懼和怨恨現象都應該一視同仁地進行報道。6.不當之詞,如“毀壞的”、“無助的”、“可憐的”、“悲劇的”等,這些字眼隻能告訴我們,一群人對另一群人所已經做出的事實或可能成為事實的現象,它隻能削弱和限制為爭取改變而發的言論。應該對將其成為事實或可能將其成為事實的人進行報道。不要隻問他們感覺如何,還要問他們如何對待現實和他們的想法。他們能提出什麼實質性解決方案嗎?7.使用妖魔化形容詞,如,“邪惡的”、“殘忍的”、“野蠻的”、“不開化的”,等。這些詞匯往往是參與甲方對參與乙方的所作所為所持有的看法,使用這樣的字眼是把記者置於參與甲方的一邊,並幫助暴力升級提供了証詞。應對你所了解到的錯誤行徑進行如實報道,並對其他人已做出的報道中提及情況的真實性提供盡可能多的訊息。如果該案正在調查中,也應如是說,對尚且未知的真相做一個提醒。8.使用諸如“恐怖主義者”、“極端主義者”、“狂熱者”、“正統基督徒”之類的標簽,它們是“我們”送給“他們”的詞匯,沒有人會使用它們來形容自己。用這類字匯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在任何情況下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困難的(比如,“正統基督徒政權”是什麼?一個有效的定義可能就是——由持有宗教信仰的領袖領導的未經選舉而成立的政府)。實際上,使用這樣的標簽就會偏袒一方,被貼上標簽的人一般被看做是非理智的,因此降低了與他們協商的可能。應試圖以人們賦予自己的名稱來稱呼他們,或者在你的描述中更加確切一些——比如,“爆炸者”和9•11事件中的“自殺性劫機者”,后者更顯中立,並且比“恐怖主義者”更能說明問題。

(二)案例及案例分析

1.第一組圖像與新聞報道表現的是“戰爭新聞”——暴力被反映為是自然生成的,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系列性行為,注意力集中在“是誰先扔的石頭”﹔是“反應-等待暴力發生之后的報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得出的判斷就是:應該受到譴責的是巴勒斯坦人,特別是因為爆炸者是復仇的哈馬斯“派出去殺人”的。

2.而在第二組圖像與新聞報道中表現的是沖突的其他方面:除了暴力,還反映了一貫受到阻礙和挫折的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狀態,以及在軍事檢查站發生的不受任何懲罰的槍殺事件而鼓勵“先斬后奏”的問題處理手段。重要的是,受到譴責的應該是沖突本身和以巴之間的雙邊關系。

3.隨之發生的一些情況:這次襲擊事件在英美兩國媒介中受到廣泛報道,稱之為“結束了平和時期”,而此間在通往和平的“道路圖”計劃實施中已開始發生了好的轉機。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確切…在整個停火期間,巴勒斯坦方每日都發生著流血事件。此次自殺爆炸事件已成為美國政府發生重大轉折點的標志——以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為首的更加公開支持以色列立場的主張一經提出便佔了上風。

4.問題解決的對策:第一件報道所提出的解決性建議是“鎮壓那些好戰分子組織”﹔第二件報道則對鎮壓措施可能會引發更多暴力行為做了預測性的見解。我們現在的理解是,無論採取哪一種措施,它都應該是有利於緩解處於軍事佔領下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狀況的。第一件報道把沖突形容為處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兩個糾集力量之間的戰爭暴力,所有的人被看做是兩派,而唯一的控制力量來自政治領袖和手中拿著槍的男人們。第二件報道有效地使兩派得以分化,使用的手法隻不過是讓一個巴勒斯坦康復醫生和以色列人的維和行為出現在鏡頭前。我們得到的提醒是,每一個人的想法、反應或行為並不都是千篇一律的。

三、不是結論的結尾

從整體意義上來講,“和平新聞”是希望以對沖突做出分析的形式來處理新聞報道的方式,以此來鼓勵新聞報道中“無暴力”語言的體現。“和平新聞”的焦點集中在引導暴力發生的構建與文化致因上﹔這些可能存在的致因對於一個沖突發生地的人民生活產生的影響,對於沖突的發生可能會做出一些解釋。“和平新聞”立足於把沖突視為有多個組織而不是隻有兩個組織參與的、力圖達到的目的是多元性的而不是二元的。“和平新聞”最突出的主題,就是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推進和提倡和平的發起,同時使受眾得到對(沖突中的)現狀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做出辨認的機會。“和平新聞”是對傳統的“戰爭新聞”觀念以及新聞報道的對應。“和平新聞”的倡議者們認為,傳統的戰爭新聞報道手段所關注的中心問題是當前的沖突現狀,忽略的是引發沖突的致因或沖突之后的結局。

根據維基百科,成立於1991年的《戰爭與和平新聞研究協會》,是一個國際媒介發展研究的學術機構,主要的活動項目集中在阿富汗、高加索山脈、中亞洲、伊朗、伊拉克、菲律賓、東南歐、敘利亞、烏干達和南非等地。他們的項目提供大量的實用性訓練、報道和發表活動,並試圖以此來影響和加強當地媒體的實力。該機構目前由四個組織聯合組成,組織成員為資深記者、和平倡議學者、地方性專家和商務人員等,並也注冊於英國、美國和南非,都屬於非盈利性免稅性組織,通過網絡每周向很多國家免費發送由組織成員發來的新聞。

當然,任何新生的理念或理論都會引起反面意見的指責和爭論,“和平新聞”也不例外。有人認為,以專注沖突為主的新聞會經常對暴力事件進行報道,隻簡單將其視為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連鎖反應。和平新聞則在報道事實的同時,也會對構成暴力的潛在致因和對沖突的眾多周邊原因的存在性進行挖掘。新聞報道可以避免產生傷害性作用。也有人認為,該理論似乎使人對新聞的客觀性和牛頓力學進行比較,后者即媒體傳播與受眾之間的線型關系。該理論提出者將系列理論中的相應范式移動視為非線型方式和反饋回路的基礎。由此,該理論視“牛頓力學”新聞為正常情況下提供准確效應(accurate effects)﹔而“量子”新聞是在高速情況下(比如,沖突)提供准確性(accuracy)。但這個推理並未得到支持。很多記者和新聞教育者也許對“和平新聞”這一提法會感到不舒服﹔但也會有更多的人對該概念進一步加以認識,願給“和平”一個機會[5]。“和平新聞”理念的正確理解和在實踐中得以廣泛的認可和運用與否,目前可能還是個未知數,或許需要一個充分認知和體驗的過程。無論它將來的前景如何,目前它或許能給我們的一點啟示,即在和平年代中大眾媒體如何更好地處理和反映含有血腥和死亡因素(如自然災害、凶殺事件)的新聞報道。

(作者簡介:劉鴻英,女,美籍華人,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跨文化傳播及媒介素養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 隨雯茜.從現代戰爭看美國的“新聞自由”[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7(4).

[2] 陳敏直.戰爭與新聞控制[J].理論導刊,2006(3).

[3] 鄭保衛.伊拉克戰爭中的媒體新聞戰[J].國際新聞界,2003(3).

[4] 張衛華.人情味:讓戰爭新聞充滿溫情[J].中國記者,2004(2).

[5] Bill Kovarik.《和平新聞》書評.2006[EB/OL]. http://proquest.umi. com/2009-12-26.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