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科恩兄弟影片《巴頓芬克》--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5期

超現實的荒誕之夢——

評科恩兄弟影片《巴頓芬克》

王 霄 吳 迪

2013年05月16日15:0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巴頓芬克》的超現實色彩和模糊性是科恩中表現最好的一部,也帶著科恩兄弟一貫的黑色幽默、諷刺和隱喻相結合的風格,看著讓人感覺心安。的確,這部片子看一遍的時候讓人充滿著困惑和不解,細細品味時就慢慢感受到影片裡的多種隱喻,表面平靜的影片立刻讓你瞠目結舌。影片明顯受了《八部半》的影響,不過在超現實的表現上明顯更超越之,影片中怪異的節奏、晦澀的影像搭配效地傳達、喻示、象征非理性心理,不留痕跡的表現出一個奇幻的夢境。

關鍵詞:科恩兄弟﹔超現實﹔黑色幽默﹔巴頓芬克

憑借《巴頓芬克》科恩兄弟在91年的戛納電影節大獲成功,拿下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本片堪稱“相當難看得懂”的代表作,影片中講述了一個紐約的劇作家巴頓因為新劇而大受歡迎而受到好萊塢的邀請,高薪聘他到好萊塢編寫劇本,因為對電影的不了解以及劇作理念的沖突,使得巴頓內心極其掙扎,在追求靈感過程中,真實與夢境也相互糾纏。

一、影片的隱喻—現實與夢境的曖昧

超現實的電影,其描繪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而側重內在的真實。科恩的《巴頓芬克》也是更進一步大膽的嘗試,影片中夢想與現實這兩個世界間沒有過渡,這種開放式的思想將許多影迷拒之門外。影片中,怪異的伊爾旅館、美女畫像、蚊子、脫膠的牆皮、查理送的盒子等元素的隱喻確實值得推敲,不過如果抓住巴頓創作靈感的脈絡來分析就很容易解讀了。

1.伊爾旅館。影片中隻有對伊爾旅館內部景象的展示,觀眾從未知道這個旅館的外觀,從響個不停地門鈴,電纜就要斷掉的電梯,還有從牆壁掉下來的挂毯,吱嘎的床、鄰居的笑聲、管道的聲音,反映了旅館空間的破落感。房客們都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侍者和電梯員就像活死人一樣冰冷、不可捉摸。所有的元素都說明伊爾旅館絕不是什麼友好干淨的地方。事實上,在巴頓進入伊爾旅館的上一個海浪拍打礁石的鏡頭(影片后面再次出現)就能夠理解到,巴頓到好萊塢發展最終會失敗,而伊爾旅館正是好萊塢的“噩夢”,導致了巴頓靈感的枯竭。

2.油畫。在巴頓初次打量自己的房間時,科恩就用了一個極長的鏡頭拍攝牆壁上的油畫。油畫中,一個美女背對著畫面在看海,而巴頓在看這幅畫,在鏡頭上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構圖,巴頓和女人都背對著觀眾,仿佛眺望著大海。這幅油畫其實在影片的最后真正的出現在巴頓的眼中,巴頓也驚奇的問那個女的“你在畫中麼?”那女的說“別傻了。”影片中多次出現了大海的畫面,其實這代表著一部成功的作品或者代表著好萊塢,那個女人其實是巴頓的分身之一,夾雜著對性欲的渴望以及在好萊塢獲得成功的沖動,女人眺望著海水正是巴頓肯定創作出優秀的劇本的期望。

3.盒子。盒子中裝的必然是奧黛利的人頭,雖然盒子直到影片結束都未打開,但從死去的奧黛麗,加上警方描述的喜歡收集人頭的變態殺人狂查理不難推測出來。其實從奧黛利死了之后,影片的調子就從喜劇摻雜著詭異毫無征兆的轉化成了驚悚片,從此為臨界點,片子后半段大部分其實都是巴頓腦子中想象的世界。查理其實一直都是因文思枯竭而想象出來的人物,查理自己也說過“我是地獄的使者來喚醒你”,影片中查理不停地為巴頓尋找靈感,裝人頭的盒子就是查理送給巴頓的禮物,因為奧黛利作為文秘其實深深了解好萊塢劇本的模式,奧黛利的腦袋其實是“代表整體的部分”,雖然離開了身體但仍然能“運作”,盒子正是查理為了讓巴頓找到靈感的工具,巴頓到影片最后也一直不停地拿著這個盒子。這種超現實的神秘色彩、黑色幽默的處理方法,對觀眾來說是一種純粹的享受。

二、巴頓—被自己想象所包圍的思想者

事實上很多人和場景都是巴頓因靈感枯竭而想象出來的,對巴頓的深刻理解主要集中在影片的第二主角查理的理解上,也就是那個殺人狂蒙特的身上。

1.巴頓與查理是“同一個人”。查理是巴頓神思枯竭時思想中出現的人物,為他尋找靈感。這兩個一胖一瘦、性格相反的人實際上是同體的。這與《搏擊俱樂部》中達頓和杰克的人物設置上類似。查理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巴頓潛意識中的人物,這可以在影片中的細節中找到蛛絲馬跡。

巴頓沒靈感而盯著油畫看時,聽到隔壁奇怪的笑聲,從而招致查理的第一次出現。雖然存在著一些小過節,不過外表凶神惡煞的查理表現的很友好,兩個看起來完全不同的人開始交談了起來,雖然巴頓一直打斷查理的話(我有故事要講),不過查理依然很友善,這也是巴頓在這個奇怪的伊爾旅店中找尋到的唯一一絲溫情,以至於后面查理要出差時,巴頓也曾經痛哭,表示著兩者之間隱含的親密關系。查理在巴頓文思枯竭時候出現目的就是為了給巴頓尋找靈感,並要給巴頓“講故事”[1]。巴頓常常流耳膿,而這就像巴頓房間裡牆上滲出的黏液,牆是有耳朵的。這不禁使人想到巴頓就在查理的身體裡,這就不難解釋伊爾旅館的內部像動脈一樣的走廊、潮濕的管道系統(排泄系統)、電梯發出的胃蠕動的聲音,這其實就是大腹便便、不停流汗的查理的內部。查理就是巴頓的第二個自我。在查理教巴頓摔跤時候,當查理四肢著地,邀巴頓與他摔跤時不停地說“來啊……來啊….”表現出潛伏的同性之愛。一個警察看到摔跤的照片時問巴頓“你們是性伙伴?”巴頓回答“性?這是個男人,我們只是在摔跤!”這無疑表達出了兩人的親密關系,而查理教巴頓摔跤也是為了幫助巴頓構思關於摔跤的劇本,為了使他找到靈感,后面送巴頓的盒子也是一樣。

2.伴隨著“火”和“風”的地獄使者——“瘋子蒙特”(查理)。蒙克最著名的油畫是《吶喊》。《吶喊》中的角色其實是一種隨風飄蕩的精神體,嘴大張著呈現出“O”型,有一種死亡的氣息。《巴頓芬克》中的“瘋子蒙特”和畫家蒙克的發音相同,而且最重要的是瘋子蒙特的象征性與蒙克畫中所要表達的精神類似,所以不排除科恩兄弟把《吶喊》搬上銀幕的可能,轉化其初衷,保留了奇幻特色與啟發性。瘋子蒙克是個連環殺手,在殺死警察這場戲中把查理這個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查理的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大風,最后吼叫著襲擊兩個警察,他是一個地獄的使者,電梯、走廊、整個旅館都被火所侵佔著,整個景象都是超自然的。如此超現實的殺死警察的場景其實是巴頓劇本裡的內容,在查理殺死第二個警察時,鏡頭主要展現的是巴頓的心理反應,好像巴頓要對這一切發生的可怕事件負有責任。就像電影中表現的,鏡頭中一陣風吹過,吹亂了巴頓的劇本,這有充分的隱喻作用。其實巴頓才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巴頓正是一個被想象所包圍的思想者。

三、黑色幽默的嘲諷——科恩兄弟不變的風格

黑色幽默以及嘲諷是科恩兄弟影片風格的基本特點,也是他們所有作品的基調。不過其嘲諷並不像《發條橙子》那樣的肆無忌憚,黑色情節也不像昆汀一樣的血淋淋,科恩的每部電影都有著不同尋常的幽默,不僅是淡淡的著色,而且令人在悠悠回味中體味幽默,這也許也是其在歐洲獲得成功的因素。嘲諷和黑色電影的結合在科恩兄弟這裡開始風格化,在《巴頓芬克》中也得到了完整的展現。

1.對靈感枯竭的自嘲。《巴頓芬克》在科恩兄弟的電影中是與眾不同的,其電影劇本構思隻用了三周時間,而寫這個劇本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劇本《米勒的十字路口》被卡住了,這無疑是科恩兄弟對自己靈感枯竭的嘲諷。其實科恩與芬克有許多類似的地方,首先從扮相上看,特托羅扮演巴頓帶著大大的眼鏡就和科恩本人極其相像。其次在性格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上,科恩與芬克也十分相像。影片開頭戲劇結束時,觀眾高喊作家出現時巴頓的臉上難解的焦慮神色,我們在科恩兄弟在戛納電影節上領取《巴頓芬克》的各大獎項時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表情。《巴頓芬克》無疑是一首自嘲的贊歌,科恩調侃的對象包括電影中的每一幕、每一個人,同時也調侃他們自己。最為典型的就是巴頓在伊爾旅館寫劇本進度緩慢時,隔壁出現了幾聲悶笑,這個笑聲表面上應該是查理發出來的,不過從電影本身的模糊性來說,查理也是巴頓想象出來的人物,這其實是在嘲笑巴頓的笑聲,就像科恩嘲笑自己沒有靈感而陷入困境一樣。

2.對猶太籍的自嘲。科恩兄弟的作品中一些人物代表著一種猶太特性,這些人物都是他們自嘲的代言人(因為他們自己是猶太人)。科恩兄弟並沒有通過自己的電影來反擊社會對於猶太人的偏見,反而是用反猶主義的意見戲謔的表現猶太人的各種丑態,並且夸張到難以附加的程度。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在猶太人伍迪艾倫的電影中找到,這種充滿仇恨的視角,通過極大的歪曲和反常,戲劇性的調侃了自己的猶太身份[2]。比如《米勒的十字路口》裡令人發笑具有丑惡本質的伯尼,還有《巴頓芬克》中的好萊塢的總裁裡普尼克。裡普尼克絕對是科恩兄弟夸大了本來就已經被夸張的猶太人形象,達到了一種漫畫效果,不僅是在令人發笑的語言上還是搞笑的行為上。在巴頓第一次來的時候,裡普尼克就表現出非常高興的樣子,東扯西扯的長篇大論。同時他也非常狂妄自大,說自己是“猶太人中最混蛋、最貪婪、最凶惡的一個!”,不過這麼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最后竟然給一個自己看不起的劇作家下跪,並吻了他的腳。這個古怪、狂妄的不光彩的人物正是科恩對猶太特性自嘲的典型人物。科恩當然最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諷刺猶太人,而是通過這種反常和夸張,以迂回的方式代替了那些老套的猶太特征,用令人迷惑的觀察視角,實現真正的諷刺,給那些反猶太主義者以最大的回擊。在火燒旅館的那一段,查理在殺死第二個警察前就很帥氣的說“去死吧,希特勒!”這給出了科恩自嘲猶太特征的真正原因。

3.對電影工業的嘲諷。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1941年,正好是經濟大蕭條之后美國電影業的重振期。此時為了鼓勵電影業的發展,建立了一些新的規則,兩部或三部電影就能拿獎。面對這樣的規則,許多電影公司建立了B類部門,制造投資少、效率高的模式化電影。巴頓所屬的電影公司正是這樣的,不管裡普尼克怎麼否認,實際上他的公司主要就是做B類電影的。在和巴頓討論摔跤電影時,他就給巴頓提出了這個套路,從奧黛利的口中我們又能得到印証,B類片的大綱其實可以被無限地重復制作。電影中把編劇的工作當成一種機械化的改寫,只是電影工業鏈中無足輕重的一小鏈。而這正與巴頓心中的藝術樣式不符合,巴頓在苦思創作尋找靈感最終發現其實B類電影根本就是一種虛無[3]。摔跤運動員在扑向對手時喊道“我要摧毀你”,導演要求演員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不過不管怎麼演始終感覺不對勁。愚蠢的台詞、平庸的表演和爛透了得劇本顯得非常的滑稽,因為根本不能提升電影的質量,隻能增添一部爛片。

(作者簡介:王霄,男,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動畫產業研究﹔吳迪,女,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設計藝術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法)弗雷德裡克·阿斯特呂克.《科恩兄弟的電影》[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 張春玲.科恩兄弟電影藝術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3] 楊柳.科恩兄弟電影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