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時代“手機播客”的信息傳播特征研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5期

3G時代“手機播客”的信息傳播特征研究

於准

2013年05月16日15:2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隨著3G技術的進步,手機播客正以全新的姿態迅速呈現在手機網民面前,並越來越成為手機上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機播客使得草根作者們有了充分釋放自己才藝的空間和舞台,其娛樂性和跨文化性的特點也更加鮮明,雙向反饋、點對點的傳播模式更是彌補了傳統媒體反饋機制的不足,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信息獲取手段。

關鍵詞:3G時代﹔手機播客﹔視頻播客

手機播客,也叫移動播客,是以網絡手機(主要是3G手機)為制作、接收和發布播客節目的載體,利用無線互聯網,接收和發布播客信息的一種新型跨媒體傳播方式。

近年,隨著3G技術的普及與進步,手機上網變得時尚起來,手機網民的數量也大幅度攀升。工信部近日發布2012年10月通信業運行狀況,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9541.6萬戶,而3G用戶已達到2.12億。

而早在2012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2012年上半年,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數量達到3.88億,相比之下台式電腦為3.80億,手機已經超越台式電腦成為中國網民的第一大上網終端[1]。

手機視頻播客,作為手機上網重要的內容之一,廣受年輕網民們的喜愛和推崇。隨著3G技術的進步及上網資費的下調,手機視頻播客用戶增長速度十分驚人。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使用手機收看視頻播客的用戶超過一億人,在手機網民中的比例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至27.7%。

飛速增長的數字表明,隨著3G技術的全面推廣使用,手機上網變得越來越便捷、容易,手機網民數量持續快速增長,而作為手機上網重要業務之一的“手機播客”也越來越得到手機用戶的青睞,“手機播客”的春天正在到來。

一、傳播主體——草根性與個性化的釋放

網絡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大眾媒體一統天下的格局,顛覆了話語權專制的時代,以往傳統媒介中隻能被動接受信息的草根們可以隨時、隨地、隨意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並與他人共享。普通大眾在享有信息知情權的同時,也擁有了傳播的權利。傳播者和受眾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可以互換位置。手機媒體的私密性、專屬性、小眾性等特征使得手機網民們有了展示自己才藝和思想的空間和舞台,網民們可以借助無線互聯網這個平台,揮毫潑墨,暢所欲言。操作易、門檻低等特性使得手機播客為草根創作者們釋放個性、展現自我創造了更多的機會,成為了繼博客之后草根們追捧的又一熱門節目。

據艾瑞咨詢集團(iresearch)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手機網民使用的手機播客業務中,觀看網友原創播客達到了13.9%,比2010年有了明顯提升。原創作品更貼近生活,與百姓息息相關,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另外,原創作品一般拍攝的風格都比較詼諧搞笑、娛樂大眾,符合受眾的審美要求,也更容易吸引受眾的目光。優酷手機視頻每日排行榜上的原創視頻大約佔總排行榜的20%左右,手機網民對於原創作品的喜愛可見一斑。

中國移動於2010年推出“G客G拍”,(即“即刻即拍”,根據其模式,草根視頻作者將自己創作的原創視頻作品上傳至中國移動手機視頻平台,通過手機無線發行獲得20%的手機票房分成,從而實現“草根”作者到“G客”的轉變。)在一個月內就創造了200萬票房,100萬影迷的奇跡。2011年,中國移動的“G客G拍”在八個月的時間裡創造超過5000萬的票房總收入,影迷數量也達到了1200多萬人,其中原創視頻《大無畏》2011年票房收入95.1萬元,作者獲得票房分成19萬元。一連串的數字表明,原創播客的發展前景樂觀,無論是草根作者還是受眾的數量都穩步增長,原創播客是播客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除此之外,播客本身又屬於一種小眾化的傳播媒介,每一個有個性的傳播者都可以把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與眾不同的才藝展示出來,與他人共享。目前的智能手機,操作簡單、功能齊備,百姓們可以隨時隨地地把身邊發生的新鮮事或者自己的新鮮觀點通過手機攝像頭記錄下來並上傳至網站,瞬間便可以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手機播客為傳統媒介中隻能卻又不甘於充當受眾的草根們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台,層出不窮的優秀的極具個性化的草根作品得以展示和發表,並為廣大網民所喜愛。被譽為中國手機電影第一人的鄭雲通過一系列詼諧搞笑卻又不乏深意的手機短劇作品為廣大手機網民所熟知和喜愛,在網友們的支持下闖出了一條有自己獨特喜劇風格的手機電影之路。

二、傳播內容——娛樂和跨文化的升華

手機播客從根本上來說屬於一種快餐文化,其短小精煉、娛樂性強的特點使其更易於流行和傳播。根據美國學者保羅•萊文森的“補償性媒介”理論,“任何一種后繼的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都是對過去的某一種媒介或某一種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補救和補償”[2]。作為第五媒介的手機媒介,以其移動便攜性、較低的購置成本和操作簡易性等特性彌補了以往媒介的不足,迎合了當代媒介消費者的主要訴求。從傳播內容來說,手機播客獨有的特點同樣能夠彌補其他媒體的缺陷和不足。手機播客在內容方面體現出明顯的娛樂性和跨文化的特點,語言更加口語化,風格更加幽默搞笑,形式更加新穎多變,其跨文化的特性使其更容易引發不同階層受眾的共鳴,也更加符合當代媒介消費者的需求。

手機網民對於手機播客的內容選擇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艾媒咨詢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手機播客用戶對於播客節目喜好的類型方面,搞笑、娛樂、綜藝、影視劇等娛樂性節目超過了70%。這說明,手機網民對於娛樂性強的播客節目有著明顯的偏愛。

當前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生活、工作越來越緊張和繁忙,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更渴望在內心深處獲得一份輕鬆與愉悅,來緩解自己的緊張心情。因此,娛樂性強、聲像並貌的播客節目恰好滿足了受眾的這種訴求。另外,媒介碎片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沒有大塊時間去觀看宏篇大制的受眾們可以選擇那些短小精悍卻又幽默搞笑,可以放鬆心情的娛樂性播客節目,這也恰好彌補了他們時間上的不足。對於手機播客收看的時段和時長,調研機構也給出了詳細的統計結果。艾媒咨詢調查結果顯示,手機播客用戶觀看手機播客最高的時段分別是18:00∼21:00、12:00∼15:00,佔比分別為20.7%和17.3%。艾瑞咨詢集團調研數據顯示,用戶觀看手機播客的時長中,“30分鐘至一個小時”的用戶所佔的比重最大,達到了28.4%。以上調研結果說明,手機用戶收看手機播客,大多是在休息時間或者工作間隙,收視也以短視頻為主。這些數據也恰好反映出碎片化時代人們對於短小精悍、吸引力強的視頻內容的要求和偏好。

移動互聯網消除了地域界限,成為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的傳播媒介。而手機播客不僅有著全球化的屬性,其跨文化的特性也更加鮮明。一般來說,手機播客節目在時間上有比較嚴格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表達出更為豐富的內容,就要求播客視聽符號的選擇和編碼過程必須有益於大眾的理解和傳播,就要強化視聽符號的表現力。音樂等聽覺符號,動作、畫面等視覺符號最為直觀形象,文化交流的障礙較小,因此更適於播客節目制作時使用。此外,娛樂性強、詼諧搞笑的節目相對於正統節目較為直觀形象,也更容易引起受眾共鳴,更易於跨文化的交流。

三、傳播模式——雙向反饋、點對點傳播

傳統媒介中,受眾的反饋極其有限,而播客的交互性使得傳受雙方在網絡的支持下可以實現即時交流,即時反饋。剛剛結束的十八大便充分利用了移動通訊的優勢,使得手機網民們可以通過播客、微信、微博等各種途徑收聽、收看十八大,並及時反饋自己的意見。中國網絡電視台設立了手機電視、CNTV客戶端、視頻手機報、手機央視網等多個平台,全方位報道十八大。騰訊新聞手機客戶端負責人指出“十八大召開當天新增十多萬用戶,PV(頁面瀏覽量)峰值達到了6000多萬。”北京電信則表示,在十八大開幕當天,提供十八大視頻咨詢的天翼視訊用戶猛增了百分之五十,手機的流量也增加了百分之六十。音頻播客方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移動攜手在十八大召開期間特別打造了“移動網絡廣播”,為那些不能通過傳統媒體收聽收看十八大直播報道的人群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手機網民們在通過手機獲取十八大信息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彩信、微信、微博等各種途徑反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交流思想,真正做到了即時反饋。話語權的獲得使得普通受眾轉變為傳播者,反饋機制的便利使得傳播者轉變為受眾,傳播者與受眾在網絡的支持下暢通交流、互相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湯莉萍在《試聽媒體新變革》中提出了“個人媒介是P2P點對點的網狀傳播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傳播點,平等地對外傳播。”“播客這一傳播模式是對大眾傳播方式的顛覆,賦予受眾自主的信息發布權,帶來深刻的社會變革,尤其對個人生活和思維方式,社會政治民主、文化規范及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估量。[3]”手機播客創造了一種新的傳播模式。變一對多為一對一的個人傳播模式,就是通過點對點的傳播,進一步細分受眾和市場,達到傳播目的。

3G技術的進步為手機播客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空間,手機播客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拓寬了受眾的信息獲取途徑,彌補了傳統媒介的不足,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信息獲取手段。隨著3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及“三網融合”的全面開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手機播客會以更加嶄新的姿態展現在手機網民面前,為手機網民帶來更大的實惠與樂趣。

基金項目:本文是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3G時代‘手機播客’的新媒體藝術研究”(10C04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於准,女,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講師,文學碩士,主要從事新媒體出版、數字出版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2.

[2] 保羅•萊文森.手機:擋不住的呼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湯莉萍.試聽媒體新變革[D].成都:四川大學,2007.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