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電影《中國合伙人》票房已邁進1.5億元,票房口碑雙收,再造國產青春片佳績。
但比較同類型的賣座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合伙人》的話題效應更強烈。一方面,在王石、李開復、馮侖等商界精英的微博力薦下,《合伙人》成了最新微博上最熱的話題之一﹔另一方面,電影故事和新東方創業史之間的關系,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話題實在太熱,昨天,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忍不住發了篇長微博,撇清電影和新東方的關系。
成功人士的故事對觀眾總是具有別樣的吸引力。
《合伙人》講述三個大學同窗創業的故事。他們一起走過詩意的青春面對現實的社會,一起艱難創業,一起因為各自的堅持走向分裂,一起在公司危難時刻重聚。因為三個人在電影裡創辦的英文培訓學校叫“新夢想”,也難怪觀眾腦子裡會直接蹦出“新東方”,更將片中角色和真實人物對號入座——成東青、孟曉駿、王陽,分別對應“新東方三駕馬車”俞敏洪、徐小平、王強。
“很多人都在猜測新東方有沒有投資這部電影,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一點兒投資都沒有。”昨天,俞敏洪在微博上發表的文章長達6400多字。
俞敏洪說,當初被徐小平拉去看《合伙人》的初剪,也曾不自覺地把電影的情節和現實中的新東方進行對照。“電影中成東青的這個角色應該是以我為原型的,因為三年才考上大學、在大學裡得肺結核、在大學圖書館追女孩子(盡管實際上發生在大學畢業之后)、因為到外面教課被學校處分、留學美國被拒簽、在破工廠辦補習班、三個哥們一起創業、和美國人打官司、最后把公司弄到美國紐約証券交易所上市,所有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新東方的真實故事。”但是,他強調電影中的很多故事和事實差了很遠,“現實中我的個性沒那麼窩囊,也不是一個‘把演講當作自己性生活’的人。”
俞敏洪在長文中繼續強調自己反對拍這部電影,“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中,我們唯有盡力把新東方做得更好,而不是拍電影去宣傳自己的功成名就。我當時的判斷是認為這部電影不會有吸引力,沒有料到現在這麼多人去看,並且說好,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了。”
截至昨晚9點,俞敏洪的這篇長文點擊量超過24萬次。不過,對比俞敏洪的謹慎,他的同行們對《合伙人》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萬科董事長王石轉發了俞敏洪的長文,:“電影表現得雖過於向錢看,但講義氣重情誼與現代企業制度的透明規范、契約精神的沖突,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夢想到底圖什麼?獲得了財富地位名聲之后又要往哪裡去,應引起反思爭論。”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則稱贊說:“電影不可能與現實完全一樣。但的確是一部好電影。崔健的歌聲一響,我的眼淚就嘩嘩地流下來了。”
幕后
徐小平寫了10萬字,電影隻留下11個字
《中國合伙人》的導演是陳可辛,但提出要拍這部電影的是新東方創業元老徐小平。
徐小平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在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做過5年的老師,期間當過北大團委文化部長以及北大藝術團的藝術指導,后來又在加拿大薩斯卡徹溫大學拿到了音樂學碩士。
2011年年中,他把一個和自己經歷有關的10萬字劇本交給了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同年下半年,韓三平找到陳可辛,希望陳可辛能做監制,沒想到陳可辛想自己來拍,他一直想拍一部以改革開放為背景的商業人物傳記片,甚至還想過拍馬雲。“但那些上市、並購的東西,我自己都搞不懂,怎麼可能讓觀眾懂?所以,我覺得這個教英文的題材很好,很有戲劇性。”陳可辛說。
2012年7月,《合伙人》在北京開拍。電影從北京拍到紐約,跨度很大,但拍得極其順利,4個月就殺青了。
所有的麻煩都集中在前期的劇本改編。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徐小平不是編劇出身,也不以編劇為業。《合伙人》初稿距離劇本很遠,陳可辛找來了自己多年的搭檔、香港編劇林愛華,內地編劇周志勇和張冀。
最終的電影隻留下了徐小平原稿裡的8個字——成冬青、孟曉駿、王陽。而陳可辛則安慰他說應該是11個字,還有“新夢想”。
俞敏洪從頭到尾都一直撇清自己和《合伙人》的關系。
雖然在劇中扮演的角色被認為原型是俞敏洪,但黃曉明直到5月13日的電影首映禮上,才第一次見到俞敏洪。此前,他對俞敏洪的印象完全來自陳可辛提供的資料。《合伙人》殺青后,曾有業內牽線,邀請俞敏洪和陳可辛、黃曉明座談,但被俞敏洪婉拒了。而他之所以出席在清華大學舉行的首映,是徐小平親自邀請並且寫了一封長信,靠誠意才打動的。
不要跟最好朋友合伙,黃曉明也有慘痛經歷
如果你對陳可辛以及他的電影有足夠了解,就不難看出,孟曉駿表面對號的是徐小平,但實際上非常像陳可辛。
比如,上世紀90年代,孟曉駿在美國餐館做雜工被領班苛扣消費。上世紀80年代初,陳可辛在美國留學,端盤子,掙小費﹔
比如,孟曉駿帶著成冬青、王陽回到自己打工的餐館吃飯。陳可辛也曾在功成名就后帶著吳君如回到昔日打工餐廳。孟曉駿的扮演者鄧超告訴記者,導演在這個角色投射了自己在美國的經歷。
《合伙人》裡,佟大為扮演的王陽在婚禮上說:“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伙開公司。”手握多項投資的黃曉明對此深有感觸:“我十幾年前也有過相似的經歷。當時,我和兩個好朋友一起開了公司,但因為分工不明確,后來拆伙了。當時公司的名字起得就不好,叫‘步行者’,取一步一個腳印前行的意思。結果沒想到,步行、步行,果然‘不行’了。”
現在,黃曉明的工作室挂在娛樂大腕林建岳的寰亞綜藝集團旗下,但屬獨立經營。“我覺得跟好朋友一起開公司一定要親兄弟明算賬,一開始就明確自己的職能跟負責的部分,到底誰做主。這樣,即使大家在一件事情上產生了分歧,隻要有信任,相信做主的人也能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