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和聲》第一季於10月19日完美收官,說其完美是因為14期節目的收視率一直在1%左右,全部進入同時段節目收視率前3名。此外,根據大數據監測顯示,每一期節目每周播出后的輿論監測均處於社會好評榜的首位,這對於一檔歌唱類節目而言並非易事。
10月22日下午,北京電視台、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評議與輿論引導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共同舉辦《最美和聲》高峰論壇,專家學者和主創人員對《最美和聲》第一季節目作了深入剖析,並提出了第二季應該在專業性和故事性多下功夫的建議。
北京衛視的 三個“首次”
就在《最美和聲》收官的當天,央視-索福瑞發布了2013年度全國省級衛視綜合評估調查結果,北京衛視排名第五,座次與去年一致。但北京衛視多次坦誠,綜藝一直是北京衛視的一塊短板。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在會上也表示,“北京衛視從當年的《龍的傳人》、‘紅樓選秀’以后,一直都在期待一檔能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節目出現,《最美和聲》就是北京電視台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要追求的大型綜藝節目的一個沖擊性案例。”他認為,《最美和聲》對於北京衛視來講是一件大事,因為在全國衛視白熱化的競爭面前,不進則退,不大進都要退,必須要下大力氣,跨高台階才能夠趕上電視業競爭的大格局。
可以說,《最美和聲》讓北京衛視有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和突破。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北京衛視節目中心主任徐滔總結道,《最美和聲》開創了北京衛視的三個“首次”:首次引進國外版權模式,首次播出大型電視音樂季播欄目,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制播分離。
這樣一檔有著開創意義的欄目還強力拉動了北京衛視的收視率。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評議與輿論引導研究中心主任唐遠清在會上回顧了《最美和聲》14期節目的收視情況:《最美和聲》最高平均收視率1.22%,單期收視率最高點達到1.43%,“《最美和聲》對北京衛視收視貢獻度很大,使得最近幾個月北京衛視一直穩居全國衛視前5名。”
“和收視率一樣重要的是,北京衛視通過《最美和聲》這檔節目,使得它的主要收視人群在穩定以往的中老年觀眾的同時,增加了25歲~50歲高收入、高學歷、高購買力的女性,其中15歲~24歲的青年觀眾提升幅度達到123%,外地觀眾貢獻比則達到80%以上。”北京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牛振青介紹說。聽到這些數字,《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副秘書長張國濤表示,“北京衛視與同級電視台競爭,很重要一點是缺少賽制類節目,今年推出這樣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無疑為北京衛視提升衛視市場競爭力起到很大作用。”
以“純音樂”贏得美譽度
客觀而言,《最美和聲》加入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時間有點晚,此前的《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已經挑動起觀眾的興奮神經,更麻煩的是在這幾檔節目的“培養”下,觀眾的耳朵和眼光已經開始挑剔了。那麼,《最美和聲》怎麼辦?欄目總導演付順吉分析說,《最美和聲》突出的一個特點就在於“真”:真音樂,真比拼,真自我。因此,《最美和聲》中鮮有講故事、點評等,除了音樂還是音樂。
在專家們看來,《最美和聲》除了對“真”的訴求,還成功在對“和聲”這一專業領域的選取。唐遠清分析說,與同類節目相比,《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我的中國星》以草根為主,《我是歌手》等以明星為主,而《最美和聲》以明星與學員同台“和聲”對唱的方式,這在國內還是頭一次。同時,《最美和聲》中演唱的歌曲都經過了和聲改編,而導師與學員的關系也與其他音樂選秀節目不同,不再局限於“徒弟拜師傅”“師傅評徒弟”的簡單關系,而是一起練習、同台演唱、同台競技、同台接受點評。
正是因為另辟蹊徑,使得看似“生不逢時”的《最美和聲》也打下了自己的“江山”。麥特公司是一家提供大數據分析的機構,此前曾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等影片提供大數據分析。根據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最美和聲》的14期節目每次播出后的輿論監測均處於社會好評榜的首位。在微博監測中,一共產生與《最美和聲》有關的微博395萬條,在排名前50位的微博中,沒有一條是負面內容﹔在新聞監測中,《最美和聲》主動發布了1091條新聞,其中進入流量前50名的新聞中,均為圍繞賽事賽制、導師專業性、選手成長性有關的報道,沒有八卦、緋聞、炒作,也沒有假新聞。
“《最美和聲》向社會各界表明,認真做節目,專注於內容的精細化,高標准的專業化並不是小眾的,綜藝節目也可以在贏得高收視高反響的同時,贏得社會美譽度。”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電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俞虹認為,《最美和聲》的美譽度實際上是對北京衛視一貫的價值觀的認同,“一檔音樂選秀類節目美譽度非常高,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說明綜藝類節目引導文化價值和社會責任的能量也非常大,這一點也是值得北京衛視欣慰的。”
對於是否辦第二季《最美和聲》,北京衛視和此次制作方廣東百合藍色火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都表示,希望明年辦第二季,而第二季也會基於第一季的經驗,繼續本土化改造,同時加強自創綜藝節目的能力。
■延伸閱讀
本土化改造 也有“火候”
□本報記者 牛春穎
《我的歌手》從韓國引進版權而節目模式又被韓國買走,《最美和聲》從美國引進版權,目前美國版權方又對節目在中國新增的一些環節非常“感冒”——比如踢館賽、后悔藥環節等。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評議與輿論引導研究中心主任唐遠清認為,北京衛視及制作方在引進美國《Duets》版權后,成功地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使得《最美和聲》的賽制遠比一般的音樂選秀節目復雜,但也使得四強的產生過程復雜多變,增加了節目的懸念性。尤其是踢館賽及獨特的后悔藥環節設計,更是放大了節目懸念,使得節目更符合國內觀眾的收視習慣。
可見,引進只是第一步,緊隨其后的本土化改造更為重要。“《最美和聲》節目形式盡管是從美國引進的版權,但是原來的節目形態對我們並沒有過多的指導意義,所有模式更改、后期演繹都是我們重新打造的。”《最美和聲》欄目總導演付順吉的話多少有些令人驚訝。
《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了解到,《最美和聲》之所以能夠對節目進行大規模的修改,是因為版權方《Duets》對北京衛視沒有過多規定。這就給北京衛視對其本土化改造留有相當大的空間,那麼,這種空間利弊幾何呢?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副院長關玲教授認為,本土化改造過程當中,版權方沒有更多的規定,自由發揮余地很大,是好事,同時也有不少的地方需要注意。她分析道,“有的國外版權方要求必須遵守細節方面的規定,比如十個機位不能少,觀眾男女數量都規定好了,可以說,這也是節目成功的保障之一,因為版權方已經在國外做過無數次試驗了,最終推出的版本一定是成功率最高的模式。”在這方面,一些引進過版權節目的電視台一定深有感觸。因為版權方會提供一個“寶典”,裡面對節目時長、燈光、舞美、機位等都有詳細的描述和要求。與之不同,《最美和聲》的版權方沒做過多硬性規定,在本土化過程當中,節目形態、環節設計、時間長度都是進一步磨合的,專家分析稱,有其亮點的同時也有些地方還不是很精致,在第二季中還有打磨的空間。可見,本土化改造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雙刃劍”,《最美和聲》第二季能否守住打下的“江山”也要看如何使用這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