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星隱私中,家庭生活是樂於被公眾窺探和被媒體放大的。最近大火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正好迎合了這一點。明星們把平日裡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寶貝帶上熒屏,全面展示各自家中的親子模式,並由此讓公眾為其當爸爸的綜合能力打個分數。盡管不少媒體用24檔親子節目描述近期熒屏上的主題動向,但親子節目形成像選秀一樣席卷大江南北的風潮卻更像一廂情願。
明顯,公眾對親子節目的興趣僅僅停留在明星親子節目。即使目前熒屏上同時在播的親子類節目還有浙江衛視的《星星知我心》、青海衛視的《老爸老媽看我的》、陝西衛視的《好爸爸壞爸爸》等,但具有人氣和話題的隻有一檔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林志穎、李湘、田亮、郭濤以及不太知名的張亮,撐起了《爸爸去哪兒》的話題性和可看性。再加上這幾個人的寶寶的確尚在“萌”期,言語動作間處處充滿童真,算是給觀眾奉上了一場明星私生活饕餮盛宴。
歷數熒屏上各類電視節目,從未有一檔把明星們的家庭生活如此活生生地搬上熒屏的,除了《非常夫妻》、《藝術人生》等由嘉賓自己講述私人生活的演播室節目,《爸爸去哪兒》把明星家庭生活如此原生態、以紀實手法搬上熒屏的,尚屬首次。這也是該節目僅僅播出一期就能瞬間贏得關注度的根源。
長期以來,娛樂圈的種種八卦都是為滿足普通大眾茶余飯后的消遣需求,明星私生活也成為這種消遣的重要談資。類似《爸爸去哪兒》這種欄目算是以一種健康的方式為公眾獻上的一道菜,幾個明星寶貝以及爸爸帶孩子的方法都被津津樂道。此外,父子關系較之母子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更被忽視,往往爸爸都是以一種“影子父親”的形象埋在大眾心裡,在日常帶孩子中,大部分爸爸被認為是缺席的。所以,《爸爸去哪兒》引發了一種現象,女觀眾都喜歡拉著“孩子他爸”看看節目,受受教育,問一問“你能給閨女扎上小辮嗎?”
《爸爸去哪兒》把以往《知音》、《讀者》裡那種父親偉岸、淡漠、沉重,背影一般的形象完全顛覆,在熒屏上展現了一種現代的新型父子關系,甚至不少教育學者把五對親子模式一一拿來剖析,有哥們兒型,有甩手掌櫃型,有說教型。這些父子模式能讓觀眾看到自己家中日常親子生活的影子,不少孩子們說者無心、聽者有心的話都能觸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對觀眾來說,在滿足窺探明星私生活的同時,也完成了在電視節目中尋找心靈慰藉的功能。
《爸爸去哪兒》的火爆並不意味著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親子節目可以佔據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流。畢竟明星資源有限,湖南衛視為制作這檔節目也是花費了8個月來邀請明星、好話說了好幾車,其他衛視未必能舉這樣的實力和財力用在一檔親子節目上。不過,親子這個本身就具有很強社會性話題的關鍵詞,能在選秀扎堆的周末綻放光彩,本身也值得為其鼓掌。接下來的競爭中,親子節目依舊是得明星者得收視。這不,網友已經幫《爸爸去哪兒》提前籌劃了下一季明星父子,韓寒女兒韓小野,文章、馬伊琍女兒愛馬,趙薇女兒小四月,劉燁兒子諾一,陳羽凡兒子元寶,還有佟大為、陸毅、黃磊家的千金,都在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