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在你們看來,孫曼之老師最讓人贊賞的是哪一部分?
李辛:孫老師不僅在大的方向明白透徹,他的精確度,對細微的把握度,對這個人體太極球裡面的氣機變化也很透徹。
在學術理解上,如果把中醫學比做一個地球,各大洲的形狀、所在的位置,有經線和緯線來定位。同樣,歷代各個學派在哪裡,為什麼是那樣的,孫老師都給貫穿起來了。他們之間的源流、發展,就展現在一個整體當中,這個是我覺得孫老師最了不起的。要達到這樣的理解水平,不光是說需要天分或古人說的心意相通,真的是要靠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精思,然后融會貫通,這個太了不起了!
林杰:對,用他的方法就可以完整地畫出中醫完整的地球儀。
李辛:對,而這個是不需要借助所謂的神通,不需要的。任何一個人隻要努力,認認真真專注學習,他就可以沿著這個經線和緯線就到那裡了。了不起。
林杰:這也是剛才我為什麼說如果這個人有神通不值得推崇呢,因為別人無法復制他,那他也就是一個人而已。如果說你不用神通,用你自己的努力達到這個境界,那無數個人隻要付出努力就行。現有這個社會,就必須要無數個人共同付出努力,共同達到一個目標,這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黃劍:所以這個也是我后面尋訪中醫,尋訪民間高人的一個方向。有一些醫生,他有一些獨特的能力,但他隻能自己享受,隻能他自己使用。那我需要的是一個你的方法,你的思路可以跟別人分享的,你願意跟別人分享的。
林杰:這兩個條件必須具備。
黃劍:這樣我覺得中醫一下就能夠起來,每個人都可以點上火把,而不是隻有這個火把我揣著跑,別人拿不住這個火。
林杰:真的,機會只是給准備好的人,就是當未來環境可以讓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做不到,那就是很后悔的事。
李辛:中醫,最近的幾十年缺乏了這麼一套很清晰的經緯線,缺乏像孫曼之老師這一批人,能夠讓一個初學者一步一步,每一步就會有一步的功力、拳路和應用,能夠去解決問題。
現在的中醫教育,讓你學了五年或者臨床了十年,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只是抓住了一、兩個點、線、面,這也是整個中醫萎縮,被人小看,或者被西醫佔上風的原因。
這個重點不是說你去怪罪哪個西醫,而是說中醫自己你如何去做。
林杰:你自己都沒有本事,老去妒忌、責怪別人干嘛。
李辛:上次我們到一位醫生朋友那裡開一個內部研討會,請來的當地幾位老師,一直在強調國家不給中醫政策。
我覺得中醫重點其實不在這裡,現在即使給你政策了,允許你自由開業了,說實話,現在這麼多中醫院,如果不准你用西藥,你還能不能看病。所以根本不是政策的問題
黃劍:我昨天才寫了一篇李今庸老師的文章,在我採訪完他以后,他寫了四個字,“公平正義”。他說你不要一天到晚喊著社會要對中醫公平、正義,每個中醫自己心裡首先要做到公平正義。你要有自信心別人才會尊重你,你要努力,別人才會給你支持。
林杰:對,自己要有本事。沒本事,別人怎麼看重你呢。
黃劍:這道理跟生活、跟治病都是相通的。你自己沒有元氣,醫生再怎麼扛著你也背不動,背不了幾步的。
林杰:對。
黃劍:孫曼之老師讓我們都提高了很多。
林杰:對。真的,他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李辛:讓我們知道中醫是可以到這一步的,是可以學到這個水平的。
林杰:對。他又把這些東西教給大家,很多人很快就會達到進步。比如像李辛,像其他人,他可能一下子又從這裡面提升了一個階段,我也學到很多東西,有一種有台階可走的感覺,而不是無路可走。
黃劍:每一個人都從山底下開始走,那就太苦了。
林杰: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走。
黃劍:他是一路辛辛苦苦把自己走過的路,路牌都標出來的,這條路去哪裡,這條路通到什麼位置。
李辛:古代人有那麼多書,現在幾十年也出了好多好多新的解釋古人的書。但是目前,就是需要這種透徹的東西。
黃劍:實踐會再次証明他這些東西的。
李辛:對。像孫老師說的,慢慢把門診減下來,看看他能不能講一遍《金匱要略》,然后講一遍《傷寒論》,講一遍《溫病條辨》,他其實一年講一本書或者兩本書就可以了。
黃劍:明天跟他商量一下,或者開兩次課,一次一個禮拜。
林杰:我們交學費來彌補他不看診的損失。
黃劍:我們全部記錄下來,通過網絡傳播分享。
李辛:包括中醫各家學說,現在中醫各家學說都是抓孤立的點和線。孫老師把他的東西講出來,聽完了真的像喝了美酒一樣。
黃劍:不得了,兩個酒鬼盯著我。
林杰:共享以后這個東西才會真的薪火相傳,才會傳下來。
黃劍:好好好。我一定會把這事做出來,成為我們青年醫生培養計劃的第一棒。
林杰:未來呢,我也會去寫一些東西,有關我對中醫的一個理解,李辛也寫些對中醫的理解。隻要有一百個人這樣一起做,還怕中醫不強大,我就不相信。
李辛:那簡直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