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丘珀蒂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新款iPhone智能手機。當天,蘋果公司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5S。由於其發布了金色版本,帶動了“土豪金”一詞的流行。新華社/法新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智能手機上市初期曾編制一種軟件,針對“蘋果”手機,用以收集各種用戶信息。這一消息最初由德國《明鏡》周刊網站披露。2013年12月31日,這一消息在蘋果公司所在地美國引起反響,在一定程度上証實了技術界人士先前的普遍推測,即蘋果手機有“后門”。
植入“遺失吉普”遙控監聽
日前,在德國漢堡市舉行的第30屆混沌通信大會期間,電腦安全獨立研究人員雅各布·阿佩爾鮑姆公開了多份美國國家安全局文件,披露這一美國情報機構編制惡意軟件,名為“遺失吉普”(Dropout Jeep)。文件編寫日期為2008年10月1日,即蘋果iPhone等智能手機上市初期。
依照設計,“遺失吉普”最初版本需要以人工方式植入iPhone,后續版本可以遠程遙控安裝,用於收集手機用戶聯系人、讀取短信內容、聽取語音留言、確認手機所處地理位置以及附近手機信號中繼塔,甚至打開手機相機和麥克風,繼而以加密數據方式把這些信息發回植入者。
植入這種軟件后,iPhone就可以成為一種泄密渠道以及竊聽和監控工具。一段時期以來,對技術界人士而言,這類手段並不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一些分析師推斷,2008年至今,“遺失吉普”不會停止更新,而且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惡意軟件不僅針對iPhone,同樣針對其他品牌智能手機。
秘密團隊專制間諜設備
德國《明鏡》2013年12月30日周刊披露,除黑客團隊外,美國國安局內部還有一支代號為ANT的秘密團隊,專門制作各類間諜設備,用於網絡設備滲透、手機和計算機監控等。
這家周刊獲得一份近50頁的內部名錄,詳細羅列ANT研發的產品、用途及價格。比如,一個特制“短信基站”售價4萬美元,可以幫助情報人員模擬目標網絡手機信號塔,進而監聽目標手機。
《明鏡》周刊提到,盡管名錄對應的2008年還沒有迎來智能手機的全球普及潮,但美國國安局針對手機的間諜設備已經出現。其中,名錄還介紹一款研發中的木馬病毒,目標就是美國蘋果公司的智能手機iPhone。
蘋果稱“未合作”“不知情”
斯諾登2013年年中以來披露大量內部文件,部分內容指認一些美國高技術企業與國家安全局合作,為監聽和竊取信息提供方便,稱這些公司並非總是處於“被動”狀態。
蘋果公司則聲稱,就為產品設置“后門”一事,該公司與國家安全局“從來沒有過合作”,並對借助惡意軟件竊取iPhone用戶信息“不知情”。
蘋果在聲明中說:“蘋果未曾與NSA合作,在我們的任何一款產品中開后門,其中包括iPhone。另外,關於NSA這個針對我們產品的項目,我們並不知情。我們深切關注用戶的隱私和信息安全。我們的團隊一直在努力進行開發,讓我們的產品安全性更高,而且借由我們最新的系統,用戶能夠更加便捷地進行軟件升級。”(本報綜合消息)
新聞鏈接
經常玩手機 傷“心”又傷身
據新華社電 諾基亞公司一項調查顯示,不少人對智能手機“上癮”,有些人甚至沒事就看一眼手機,一天多至150次。英國心理學家警告說,過度沉迷手機會導致嚴重心理問題,同時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痴迷於智能手機會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比如“沒手機恐懼症”。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12月30日報道說,英國郵政部門的一次調查顯示,英國53%的人在手機丟失、沒電、欠話費或者連接不上網絡時會感到焦慮。
大拇指是操作手機的“主力”,但這讓它與腕關節形成一個並不自然的姿勢,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腱鞘炎。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英國43%的智能手機用戶在過去5年中曾出現過大拇指疼痛。半數人說,手機用多了會感覺大拇指沒有力氣。
《每日郵報》說,電子產品用得太多還會導致頭部習慣性下垂以及駝背,這會增加大脊椎壓力,導致脖子、頭和肩膀疼痛。
電子產品普及帶來的另一個明顯副作用是近視發病率大幅上升。人們在聚精會神盯著屏幕時,眨眼的頻率會減少三分之一,這會使眼淚蒸發率更高,從而引發干眼症,最終導致對眼睛的永久性傷害。
專門研究網絡成癮現象的斯旺西大學心理學教授菲爾·裡德說,手機會影響人際關系。不少人即使是與朋友、家人聚會時也拿著手機,不過他們總是嘴硬,不承認自己離不開手機。這樣的人通常存在沖動控制困難問題,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還會因此被朋友圈排斥,引發抑郁。
裡德建議,不要在上床睡覺前查看社交網絡或電子郵件。另外,不要隨身攜帶充電器,這可以讓你為節約電而少看幾次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