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推拿》攝影師曾劍:讓攝影機看到了“黑”

曾 劍

2014年02月28日07: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曾劍在工作(曾劍供圖)

  這次獲獎確實非常高興。一般都認為“最佳攝影”這個獎多數會給畫面華麗漂亮的電影,所以這次特別意外。《推拿》的影像很朴素,很清淡,沒有過多的修飾,是另一種“美”吧。

  “這是我第一次拿攝影獎。謝謝婁燁,是你鼓勵我第一次做了攝影師。我們這麼多年的合作,促成了我們現在對這部電影影像的一致觀點。我們一起整理出對這部電影的特殊拍攝方式。謝謝畢飛宇和馬英力,這部電影的影像靈感完全來自於這個特殊的故事。謝謝所有的演員,是你們把我帶進了這個故事,讓攝影機看到了‘黑’。謝謝攝影組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有燈光師邢輝,調色師朴相株,謝謝評委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最后謝謝我的都紅。”

  這是我當時發給在柏林的《推拿》導演婁燁的原話。我和婁燁認識十幾年了。當時我還是電影學院的學生,幫他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之后在他的《頤和園》,他鼓勵我第一次做了電影剪接。《頤和園》的制作周期很長,整個過程就像學習,婁燁就如同我的老師,從他那裡我學到了很多電影的觀念和電影制作的技術。還有當時的攝影師花清,讓我看到一個成熟攝影師的工作方式。婁燁一直非常鼓勵和保護年輕的電影人,同樣,2007年婁燁鼓勵我做《春風沉醉的夜晚》攝影師。他跟我說,這天是我生日,他把這個決定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這是很“沉重”的禮物。做攝影師對我來說就意味著得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做出的一些創作上的決定也會直接影響電影的質量。非常有幸,之后的《浮城謎事》和最近的這部《推拿》,我們還是在一起工作。婁燁非常純粹,以簡單的方式制作他所喜愛的電影,是標准的“作者導演”。他隻關注電影本身質量,所以他比較堅持和不妥協,我們一起工作的主創和演員都非常欣賞他這一點,也被他純粹的電影態度所影響。

  《推拿》的制作過程中,我們一直探討的是關於“盲視覺”的拍攝。盲人的世界是黑色的,但電影是需要有具體的影像,需要有表現形式的。我們一起討論呈現效果,我來考慮技術方案。我們都比較排斥用電腦特技來處理“盲視覺”畫面,這樣會顯得比較廉價,而且會破壞全片影像的“朴素”。電影開拍之前,我們去了南京盲校,在那裡拍了幾天紀錄片,這樣我們能更近距離地接觸到盲人的生活,同時,在拍攝的過程中也實驗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但找出來的形式我們並沒有滿意。正式開拍后我們依然在做實驗,沒有放棄,希望能找到一種新的影像語言。在拍攝的中期,電影中的一段台詞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啟發,“眼睛是有分工的,有的眼睛看得見光,有的眼睛看得見黑”。但畫面的東西太難拿出來描述,觀眾看到影像會更有感覺吧。整個劇組為了實現我們的“盲視覺”,付出了很多努力,各個部分也都快被“盲視覺”折磨瘋了。

  非常懷念在南京兩個多月的拍攝,都能回憶起這座城市的味道。

  這次和盲人非職業演員的工作非常默契,他們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非常棒,總是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他們每個人都有電影中角色的影子,我經常會看到他們在休息的時候聊天說笑,各自的性格清晰明了,看他們就像看電影一樣。我們的職業演員也都非常出色,他們所要塑造的人物其實離他們的生活非常遠,他們也都在拍攝的過程中找到了各自的方式和技巧。在我的取景器中的所有人都不像演員,就像是推拿師,他們帶著我一步一步走進沙宗琪推拿中心,鏡頭只是拍攝下了他們的生活片段,記錄下了每個人的小故事。

  我特別喜歡得獎時婁燁說的“這是一部關於看不見的電影,但這是一個看得見的獎”。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展現了一部關於盲人世界的電影,一個大家都不太熟悉的群體。故事中,盲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著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淡淡的哀傷,淡淡的幸福。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