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中國新年》的現實主義風格研究
摘 要:2016年BBC在春節期間推出的三集紀錄片在播出后獲得了較高的評價,嚴謹的制作和客觀的態度以及對中國新年傳統的全面展現,通過該片外國觀眾和部分中國觀眾對於“中國新年”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也得以很好的傳播。但是,筆者依然可以從敘事學和符號學的角度分析出《中國新年》作為一種文化商品,背后隱藏著制作者的價值觀。紀錄片所謂的“再現真實”只是現實主義風格所營造出來的心理幻象。
關鍵詞:《中國新年》﹔現實主義風格﹔敘事學﹔符號學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105-03
2016年春節,BBC推出的《中國新年》三集紀錄片,先是在英國國內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3月12號登陸央視后,迅速引起了中國觀眾的注意。《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的盛會》在憑借巧妙的敘事和嚴謹的制作獲得較高的評價同時,角度和思維的180度轉變也讓不少中國人感到意外。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工作室選擇中國話題。“中國形象”在國際媒體中出現的頻率有所增加,這在側面上增加了中國的話語權力。拓展了表達的平台,之前一些負面的形象也得以局部扭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文化產品,依然遵循著一定的“現實主義風格”,通過好的故事和文化符號,繼續扮演著“再造現實”的意識形態功能。人們通過這些好的故事和文化符號來審視世界和人們自己。
什麼是“現實主義風格”,這裡要做一個概念上的界定。這裡的“現實主義”不是指文學運動的或者是思想運動中所提到的“關注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的寫作手法,而是專指將反映現實生活的文本進行藝術加工后使其接近“現實真實”的媒介表現手法。它通過一系列媒介傳播手段來隱匿傳播者的主觀性,呈現一種“真實再現”的神話。作為一套可以接受的或習慣的媒介符碼,不管它所表現的內容是現實的還是虛構的,在現實主義風格的粉飾下,人們都不由自主的相信了。
每一種媒體形式都按照不同的現實主義模式來進行敘事,而紀錄片同樣有自己的現實主義風格。本文主要從敘事學和符號學的角度來詮釋BBC紀錄片的現實主義風格。
一、講述的方式:“中國新年”故事之再現
敘事學把人看作是“講故事者”,認為感情、美學、價值觀構成了我們行為和信仰的基礎。因此人們更容易被一個好故事打動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實。杰拉德普林斯在著作《敘事學:敘事的結構與功能》中強調敘事學是研究各種敘事採取何種敘事手段以及想要達到何種目的。因此不同作品的敘事會因為其目的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特征。筆者試圖從敘事結構、敘事視點、敘事邏輯、敘事節奏等角度來分析BBC對於“中國新年”故事的呈現。
(一)立體感:空間和時間結構的雙重運用
敘事的定義指出敘事是對時間序列中的一系列(虛構或者真實的)事件或者狀態的講述[1]。因此時間的結構在敘事中較為常用,大多數的故事習慣按照編年的形式講述時間的緣起,發展、高潮與結尾。每一段故事的發生都會局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這是因為在書面和口頭表達中,地點的轉換需要給予交代。得益於電視畫面的直觀,電視敘事可以輕鬆地實現時空的同時轉換。《中國新年:全球最的盛會》為了展現中國新年的盛大將兩種敘事結構融合到了一起:該片分為《回家》《團圓》《歡慶》3集,每集時長一小時,記錄了五位英國主持人體驗中國新年慶祝活動的旅程。從每一集的標題可以明顯地看出整個故事的時間結構,分別表現了春節前准備回家,春節中家人團聚以及春節后人們歡慶的內容,這是嚴格的按照時間的發展來進行組織的。但在每一集的講述當中,又可以發現明顯地空間轉換,第一集中圍繞“回家”這一個主題,重點介紹了春運和摩托車騎行等春節回家的場景,故事中的人們從工作和學習的地方返回到自己的家鄉,這裡涉及到多處地點的轉換,其中兩位英國主持人戴夫和賽親身體驗了農民工摩托車騎行回鄉的過程,故事實現了從北京到湖南的地點轉換。同樣,故事在講述中國傳統的時候,也多次運用了空間的結構,講述煙花時從香港到湖南,講述白酒時從北京到山西,講述捕魚時從香港到吉林。
這種雙重敘事結構並沒有產生太多的雜亂感,而是產生了一種立體的感覺,春節這個故事在中國各地“同時在上演”。空間的結構彌補了時間敘述中故事的講述順序而產生的時間錯覺,因為人們通常會把后敘述的事情當做是后發生的。因此,在時間結構的基礎上加入空間結構的方法,在展現“中國新年”過程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其規模的巨大,涉及的地點之廣,人口之多,就如同他們預設的一樣“全球最大的盛會”。
(二)多重敘述:自由變換的內視角
敘述視點,也就是人們所站的角度或者說是代表的人物身份。法國的熱奈特將它稱作“敘事聚集”,並給出了三種分類:全知視角、內視角和外視角。內視角(敘述者=人物)往往是從一個或者幾個人物的角度出發,來講述整個故事,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故事的參與者,這種視角既包含了見証者對他人的外部客觀描寫,也允許對其自身的心理描寫。這種角度更加接近於人們的生活現實。
《中國新年》採用的是復合內視角的手法,故事由五個英國主持人來進行講述,他們都使用了第一人稱。在《回家》當中,核心故事主要在哈爾濱,主要有三位主持人分別講述﹔《團聚》聚焦在背景,由戴夫和賽共同講述。《歡慶》地點集中在香港,主要由凱特和安特主導講述。故事的開始,主持人站在地標性建筑物面前,開始交代故事的發生。畫面發出的是主持人的真實聲音,他們用“我”這個人稱代詞,強調了敘述者的在場。故事的真實客觀性在他們的親歷過程中展現。首先,他們都是以一種對“春節”不太了解的態度來進行調查和發現,並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凱特和安特體驗了冰長城的滑道,戴夫和賽直接進入到中國百姓的家庭,體驗品酒、包餃子、看春晚等一系列事件。女主持人陸思敬也跑到河北暖泉鎮去探尋“打樹花”的奧秘。人們經常會在節目中聽到這樣的主觀評價“Remarkable”“amazing”。當敘事採用這種內視角時,人們對這類主觀詞語並不會感到奇怪。這種“直接引語”的使用,增加了敘述者可以解釋和闡述的空間。真正的作者被完美的隱藏於話語之后,在減少介入性的同時,最大化表達的空間。
除了五個主持人之外,會發現有許多中國人也作為第二敘述者或者是第三敘述者的身份出現。他們講述關於自己的個體故事。在第一集《回家》中,九年沒回家過年的李桐瑜踏上了歸家之旅。作為農民工摩托大軍的成員,永賢和冰靈日夜兼程趕回老家團聚。第二集《團聚》中,江燕一家給人們展現了中國傳統家庭的年夜飯。《中國新年》顯然呈現的是“關於中國人的故事”,並且還面向部分的中國觀眾。人們通常會認為直接敘述的事情會比轉述的事情可信度更高。當這些中國敘述者出現時,敘述者和受述者的身份就出現了重疊。中國的敘述者在身份上更加接近中國觀眾,因此會被認為可信度更高,他們共享一種文化或者語境,傳達的信息也更容易被理解。另外這種暫時賦予話語權的做法,也能傳達出一種客觀公正的印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