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沖突與融合探究【3】
基於對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的分析
三、跨文化傳播視角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趨勢及思考
(一)紀錄片“中式教育”最后獲勝的思考
在最后的期末考試中,“中式教育”獲勝。那麼,是否中國的教育就一定徹底地贏了呢?在畢業典禮上,李愛雲作為“中式學校”校長發言,她認為:“我始終都沒有認為我們考試贏了就是贏了,這是一個奇跡。”[4]
其實,幾位中國老師通過這次實驗,也對中英教育、文化差異產生了非常深刻的感觸。楊君老師看到了英式教育下的弱點:大多數英國學生吃不了苦,當在學習時,如果第一次沒有學懂,他們很多人都不願意再去學第二次、第三次。但她也同樣反思了中國教育,覺得中國教育下的小孩沒有童年,且經常死讀書、讀死書,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較差。趙薇老師始終認為造成英國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精力渙散、浮躁懶散的重要原因是英國的高福利制度,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而中國的學生不一樣,他們隻有努力學習,才能考上好大學,這才能夠成為他們唯一或者說改變命運的出路。因此,趙薇老師對“快樂學習”持保留態度,她覺得如果總是給學生灌輸學習很快樂的觀念,那麼很有可能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感到不快樂而放棄學習了。
楊君老師經過認真思慮后認為: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並不存在誰更強的問題,單純的“灌輸式教育不行,單純的“玩中學、學中玩”也不行。楊老師的這一段話很好地概括了我們應該對待中英教育的沖突的問題,同時也引出了我們該有的態度,即應積極探尋融合的可能、角度、方法。
(二)中英教育文化的融合可能與體現
基於這個紀錄片,我們可以簡要概括出中國教育的特點為:傳統、約束、權威。英式教育的特點為:務實、自由、平等。那麼,是不是英式教育與中式教育之間隻存在差異而沒有融合呢?
其實不然。在《南方周末》發表的一篇文章《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裡面看不到的》中寫到,這部紀錄片有四百多小時的素材並沒有呈現。第一天上課,楊君老師並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上課時,BBC的導演說:“記住,你就是說、寫、講。”用這樣的方法上了第一次課后,課堂效果很糟,楊老師決定把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講解,這樣的方法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與積極回應,課堂效果也變好了。但是,BBC的導演不同意她繼續這樣做,讓學生繼續以抄和寫為主。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李愛雲老師的課上。李愛雲老師在上第一次社會課時,課堂紀律十分混亂。第二次上課,她採取講故事的方法,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進來,李老師還鼓勵他們主動把自己聽到的、經歷的故事分享出來。
以上這些沒有播出的片段都體現了中國的老師們在教學方面並沒有固守傳統的“中國式填鴨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授課模式,也在授課的過程中體現出了積極、關愛、平等、自由的思想。這些,既為融合創造了可能,在某一程度上,就已經是融合的體現了。
四、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路徑選擇
(一)明晰不同的文化維度,判斷可以融合的“點”
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跨文化傳播,我們必須清楚地明晰中西的文化維度,熟知在不同的維度下,人們的差異在哪裡?基於以上理論的分析,我們知道了中英在高低語境、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單向性時間與多向性時間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有了這些差異並不意味著差異隻能產生沖突,其實,明確差異也為促進融合提供了可能。因為,如果能找到“沖突點”,也就判斷並找出了突破沖突的“融合點”。
例如,在對英國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時,應該首先向他們介紹中國為什麼崇尚“集體主義”,“集體主義”有哪些好處,“集體主義”有些積極的思想也可以為英國的人們帶來什麼有益的影響與作用?那麼,相反,中國老師也應該尊重英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在面對學生時,應把他們視作獨立平等的個體,而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權威身份和權威意識,這些都是可以進行融合的點。
(二)堅持文化相對主義,把握進行融合的“度”
文化中心主義是把自己所屬的文化作為文化的中心,以及評價其他文化的參照系和標准,用以衡量異文化價值觀的優劣高下。那麼,在跨文化傳播中,為了消解文化中心主義,應該堅持“文化相對主義”。文化相對主義認為:各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下形成的,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價值標准,特定文化的成員也沒有權利對異文化指手畫腳。[1]
文化相對主義承認了多樣文化、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它以一種尊重、平等、包容的心態看待與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和諧共處為目的。同時,文化相對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了不同文化的國家要堅守好自己本國度、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維護好本國的文化安全。因為,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承載了本國國民對待本國文化的認同感與自信心,是關乎國家與民族發展的筋骨血脈。
因此,在融合的過程中,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點”都可以進行融合,還必須把握好融合的“度”。確定融合的“度”,必須是對文化維度有了深刻的分析、了解之后,從而基於已有意識形態、基本國情、穩定的價值觀念作出的“取舍”及“選擇”。
(三)媒體進行正向輿論引導,樹立中國文化的正面形象
近年來,關於中西教育、文化差異、沖突的議題越來越多,討論也越來越激烈。新聞媒體在這方面的新聞報道也不少,但大多只是從受到爭議的具體案例出發,去極力辯解事件本身,而沒有主動從正面進行積極地輿論引導,這也可以說是媒體在跨文化領域傳播中一個角色的缺失。此外,大部分媒體在進行輿論引導時,大多從意識形態的層面進行分析,很少從文化維度的差異方面著手,這也將是今后進行輿論引導的突破點。
在跨文化傳播語境下,如果媒體能夠主動結合跨文化傳播中文化維度的不同對有效信息進行解讀、重組與正面引導,積極樹立起我國的正面文化形象。筆者相信,在未來,世界將更加真正地了解中國,中國也將會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陳力丹,陳俊妮.傳播學綱要[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李海軍.愛德華·霍爾的跨文化傳播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
[3]Edward T.Hall and Mildred Reed Hall.The Hidden differences:Doing Business with the Japanese[M].New York:Anchor Books Editions,1987.
[4]李邑蘭,張冉婷.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裡看不到的[EB/OL].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5_09_10_333736_s.shtml,2015-9-10.
[5]王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解讀[J].世紀橋,2012(1).
[6]徐明華.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文獻綜述——以2000—2011年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為背景[J].新聞愛好者,2012(9).
[7]百度百科.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aM4ALTXr1apQ48mU5h_CIcxSO4cfqEmtDKloQENjf1i5HlRqrNlHILoLoryF2F8EjevidSH78NDiYBPRL5tEIRin_AxuHGS8ngrdny2Khe1UkO2zWBQPPRM9p9O7-fcn_RxU8IFpgwZpOnntBBx-t7fFO-x1L4b77-cQavcBgoxrW7BgT6WbZJAepZNwo1c.
[8]百度百科.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clGI77j3Ca-unxkIMxrj_iDK4qJC0JW5_16
paPUgbGLitNOGd97y96sAufGVKt1eTQdY_kMF4oRvD7Aeo4u0GY8OA6-YzNn9gD43OqRe
3g_RYY-Sg2HGkLSH0v-PFcCEc0DdZOx57j_6hE-XdLZawPBSbEdVeOdbEmUZd7NxdpAhU
lSBxDwUMLdAPOxZVputFEJLiPLO42trXiZLtq-qb5PaAbCeVxLKhYft95m8fa0l0nafUk
cRTfv7thCYcGHsf_1MH_c8t7N6HZIvNm7Uc2pdTpiFxrfgHy1d9w1Pi6HKhXWs2-63Ml1
qg0NqXqR8oc4io0ezmSP3ICSunnZGUih9vaMurqsRYGz14bO_IySnGYcPpde9zn-ECRrV
fxhOBznzyI6k3uq_KdpP0pG1rr7Tn9Qmz1uR11VDv-G4e.
(郭致杰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輿論學研究生;王燦發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學博士生導師)
來源:西部學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