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6月下

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沖突與融合探究

基於對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的分析

郭致杰 王燦發
2016年08月08日09:56 |
小字號

摘要:本文基於愛德華·霍爾、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結合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以下簡稱《中式學校》)進行分析,主要闡釋了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沖突,並針對紀錄片中“中式教育”最終的獲勝進行思考,揭示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現象與趨勢。在文章最后論述了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融合的路徑:明晰不同的文化維度,判斷可以融合的“點”﹔ 堅持文化相對主義,把握進行融合的“度”﹔媒體進行正向輿論引導,樹立中國文化的正面形象。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中英教育﹔文化沖突﹔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6-2-0033-05

一、紀錄片《中式學校》概述

(一)拍攝緣由

從2000年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名為“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測試。2009年、2012年的測試結果顯示:代表中國參加這項測試的上海高中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科目的成績中均排名第一,而英國學生卻被甩在了25名之外。

這一教育實驗的目的在於探索中國教育方法是不是培養人才的最佳模式。英國人在面對這樣的結果時,並不服氣,他們想測試並弄清楚中英教育到底有什麼區別。因此,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5年3月拍攝了一部名為《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的紀錄片。

(二)紀錄片內容簡介

BBC最終選定了英國漢普郡的公立學校博航特中學。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這所學校是一所頂尖的公立學校,也是全英第一所開設沉浸式中文項目的公立中學。2013年11月,英國首相卡梅倫在開始中國行之前,還特意邀請博航特中學的學生前往白金漢宮,討論交流學習中文的體會。

來自中國的5名老師接管了一個由50名英國學生組成的初三班級,開始進行為期4周的中式教育試驗。在這場試驗中,中國教師的授課方式主要以老師課堂大量灌輸知識並講授,學生機械性記憶、做筆記、反復背誦為主。而英國的學生也要換上中國式運動風格的校服,並且要在每周一必須參加升國旗儀式,還要在課間時間一起做眼保健操。

由於中英教育文化的沖突,英國學生在期間表現出了強烈的不適應,並產生了逆反心理及一系列反抗行動:課堂秩序混亂、無視紀律及老師的勸告、逃課等。面對失控的局面,中國老師及博航特中學教學管理高層採取了嚴格明確紀律、召開家長會等措施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重回正常的學習軌道。在最后的期末考試中,進行“中式學校”試驗的學生打敗了博航特中學的其他學生,取得了勝利。

二、跨文化傳播語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沖突

(一)基於愛德華·霍爾的文化維度分析

1.高語境與低語境。所謂語境,即傳播的“背景”。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語境。高語境文化的定義為:絕大部分的信息存在於物質語境中,或內化於個人身上,極少存在於編碼之中被清晰地傳遞出來。在高語境中,傳播是含蓄而模糊的,注重“意會”。與此相反,低語境是將大量的信息置於清晰的編碼中,注重“言傳”。 [1]

具體來講,在高語境的國家裡,人們的言語行為風格比較含蓄,但是這可能使人看上去模棱兩可、含糊不清。但是在低語境的國家裡,人們的風格直率,有時會讓人覺得有點粗魯。此外,高語境文化裡,人們高度使用非語言交流。低語境文化裡,人們較少地使用非語言交流。

那麼,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會看到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晚上學生在上晚自習時,李愛雲老師走進教室,發現教室裡亂糟糟,大家都在交頭接耳地說話,其中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兒在肆無忌憚地聊天。李愛雲老師走到他們身邊,沒有說任何話,只是用非常嚴厲的眼神瞪著他們了幾十秒鐘,然而他們倆並沒有察覺到什麼異樣。李愛雲老師鄭重其事地對他們講:“如果在中國,當我這樣看學生的時候,他們就明白了。但是你們不一樣,你們總是說‘抱歉’。這非常不同。”從李老師的這一番話,就可以看出中英文化在高低語境方面的差別。很明顯,中國屬於高語境的國家,李老師在中國的學校遇到這種狀況,隻使用一個嚴厲的眼神不說一句話,正是體現了在高語境下傳播的含蓄與模糊,隻使用非語言交流,對方就能心領神會。而作為成長在英國文化背景下的學生,他們從小習慣於直率地表達與溝通,而較少使用非語言交流。因此,面對李老師的這個微表情和一個眼神,他們是不能讀出“弦外之音”的。這正體現了這部片子中關於高低語境方面的解讀。

2.單向性時間與多向性時間。根據不同文化中對時間的安排、組織與重視程度的不同,霍爾將時間分為兩種:單向性時間和多向性時間。單向性時間觀念的人的最大的特點是一個時間單位內隻做一件事情,很討厭被人打斷﹔注重目標、人物和結果,而不是人際關系﹔非常准時。多向性時間的人可以在一個時間段內從事很多工作,工作易受干擾,易被打斷。[2]

從《中式學校》這部紀錄片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就是:從英國學生身上可以看出他們是踐行多向性時間的人,他們的注意力不會維持很久。在課堂上,他們不會像中國學生一樣聚精會神地隻做到認真聽講,他們通常會聊天、嚼口香糖甚至唱歌,而中國的這幾位老師在每次上課前都會維持課堂紀律,都要反復強調:“安靜,不要說話!不能做其他事情,隻認真聽講!”並且,在楊君老師的科學課課堂上,有次她講到光的折射,坐在下面的蘇菲興奮地接了句:“啊,這個我知道!”楊君老師立刻說:“不要說話!聽我講。”這體現了在中國的課堂上,老師是很討厭被打斷的。這些細節清晰地反映出中英是屬於兩種不同時間維度的國家。中國文化中體現的一般是單向性時間維度,而英國文化中則比較傾向於多向性時間維度。

3.時間導向的不同:過去導向型與將來導向型。不同的文化對待過去和將來的態度各不相同。過去導向型文化推崇歷史,重視傳統,相信過去會為現實的決策提供指導。將來導向型的文化歷史觀念較弱,不滿足於“現在”的束縛,而是把希望寄托於將來。[1]

該紀錄片多處體現了中國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注重強調中國的歷史、傳統文化。如李愛雲老師在給英國學生上社會教育課時說到:“中國的學生都要學習社會教育課,這門課旨在將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傳遞給下一代。孔子是中國的聖賢,現在他的哲學思想也將影響你們。”這門所謂的社會教育課,其實就是中國的思想品德課。然而,當李老師在講述孔子經典教義時,英國學生表現出對其中觀點的不解,甚至是不認同。安吉麗娜和她的閨蜜羅西在採訪中也表示:“我真的是很不喜歡中國教社會教育課的方式。”楊君老師教英國學生們扇舞時也說:“首先是因為扇舞很有中國特色,同時它也是武術的一種形式。”她在選擇扇舞的曲目時,也是非常注重中國文化歷史的滲透,她選擇的是《精忠報國》,具有中國式愛國主義教育色彩的一首曲子。

4.領域與空間的解析。“每個生命體都有一個看得見的身體邊界——皮膚——將自身從外界環境中分開。這個看得見的邊界由一系列看不見的、難以界定的邊界包圍著,但是它們確實存在。其他邊界始於個體的個人空間,止於個體的‘領地’。”[3]11為確定美國人的空間關系機制,霍爾在美國西北部成年人中進行了實驗。根據實驗結果,霍爾提出了社會交往中的空間距離理論。他把人類空間分成四類: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2]其中,這四方面的距離是依次增大的。

從紀錄片中的一些片段可以看出,在英國,人們是非常注意社交與公共領域空間的距離的,人們需要保持一定距離與空間才能感到比較舒服。特別是當中國老師第一次走進博航特中學的教室時,他們普遍的感受是:“英國學生的第一個震驚之處就是班級人數,在中國,一間教室50多名學生很常見,但是在英國,一般最多也就30個人。”而且他們座位的間距非常非常寬鬆,一點兒都不顯得擁擠。這與中國一間教室容納100個人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英國文化非常注重公共領域空間的距離,人們習慣於並適應一定的距離,超越這個距離,大家就會感到不舒服。然而,在中國,由於人口基數龐大,各方面情況的制約,人們不得不去適應在公共場所非常擁擠的局面與感受。即使不舒服,人們也無能無力,或者說人們在長期擁擠的情況下,已經趨於適應,感覺鈍化,不再注意這些了。

(責編:霍昀飛(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