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二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淺析新媒體事件視域中的國家形象建構【3】

———以國慶60周年大閱兵和“9·3”大閱兵為例

侯大明
2016年10月17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2、以象征性符號引起民眾共鳴, 節日性儀式塑造國家認同

象征行為,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為。這種象征行為,是通過使用象征符來傳達象征意義實現的。象征符是具有雙層意義的符號,第一層是符號的字面意義,第二層則是符號的類比或聯想意義 。兩次閱兵儀式分別運用一些象征性符號,運用鏡頭、音樂和解說詞強調儀式性場景,在慶典節日中使民眾產生強烈的國家認同感,間接地建構起高大富強的國家形象。

國慶60周年中代表的象征性符號有中山裝、紅旗車,以“輝煌成就”為主題的19個方陣,以“錦繡中華”為主題的34輛彩車等等。中共中央書記胡錦濤身著中山裝檢閱三軍,而中山裝象征著庄嚴、權威和自信,與閱兵儀式更是渾然天成。紅旗車是20世紀50年代我國八一制造廠造出的高級轎車,自此成為歷來領導人閱兵時的專用車,該車設計的內外無不體現著中國文化的特色,包含著愛國主義的情懷。因而在環球網上,截至2009年10月2日中午12時,有93.8%(11491票)的網友認為,此次國慶閱兵“很精彩”或“精彩”,與此同時,網民們還踴躍投票,參與票選國慶閱兵和慶典活動中亮相的“最精彩方陣與武器”,“這次閱兵哪一部分最精彩”,截至2009年10月2日12時,在短短24小時內,這一投票已獲得12206名網友的參與 。

而在“9·3”大閱兵的儀式直播中,我們又能夠發現網民對於國旗這一象征符號以及升國旗這一儀式有著極大的認同感和共鳴感。圖f為“9·3”大閱兵進行至12時30分全國各地的輿情狀況。可以發現,此時全國各地的輿情熱度達到最高值,其中,以廣東、北京、山東三地的網民輿情熱度最高﹔而當天中午12時30分恰好是國家總理李克強宣布升國旗儀式開始的時刻。據統計,當時網民在網絡上所發布的評論熱詞大多為“祖國萬歲”、“愛國”等。這也充分表明象征性符號一旦與受眾的情感態度達成一致或是產生共鳴,受眾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而在群體性氛圍的“強化”和“暗示”作用下,其內心的情感和情緒會被喚醒激發,這樣的情緒也會使其自我身份(民族與國家)得到確認。

戴維·莫利、呂新雨和潘忠黨等學者曾提到過,盛大的慶典往往建構了一個特別的“民族家庭”(national family)。兩次閱兵儀式正是這種盛大的慶典,他們通過現場直播,勾勒出一個“民族家庭”的節日氛圍:每個受訪群眾、士兵都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鏡頭上是彩車、禮炮和閱兵方陣等歡呼雀躍的景象。這樣一種情緒在無形當中將每一個人納入到“中華兒女”的共同身份當中,他們在盛大的“媒介儀式”中找到了情感、道德和精神“歸宿”。

三、儀式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的社會意義

閱兵儀式作為一種傳達國家信念和意識形態的新媒體事件,其對於增強我國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話語權以及完善我國的國家形象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而,在此章節中,筆者將會通過政治秩序、社會整合、情感凝聚、文化認同、軟硬實力和國際地位這四方面探討閱兵儀式構建我國國家形象的社會意義與價值。

(一)政治秩序與社會整合的價值

閱兵儀式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政治傳播方式,它對於整合、完善政治秩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此類儀式性傳播是為國家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一個權威秩序的基礎。“政治儀式承擔了社會—政治秩序的生成、再造、反復確認、強化的基本性任務,從而達成維持現存權力關系、整合社會的目的” 。國家的閱兵儀式不僅僅是一種新聞報道,它更是一種政治性的表演,它能夠生成、再造一種制度化、合法化、權威化的象征體系,在無形當中塑造起國家權威與神聖的形象。

而在社會整合方面,儀式傳播更能實現巨大的價值﹔因為儀式傳播總能夠通過對文化傳統、道德價值與信仰的訴求,喚醒民眾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的自覺意識。像汶川大地震的哀悼儀式、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以及“9·3”大閱兵等,這些事件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來強化民眾個體之間的民族共同體意識,使之能夠團結一心,發揮社會整合的最大效用。

(二)情感凝聚與文化認同的價值

閱兵儀式作為盛大的媒介景觀,聚集了多種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情感和價值觀,一方面通過促使大眾信念中的情感流向一個共同的目標,以提高積聚民意的效率﹔另一方面如同一塊巨大而干燥的海綿,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民意之泉中流淌出的政治認同,從而提高獲取民意的效率 。正式由於儀式傳播具有情感凝聚的功能,它才能強化民族信心,營造民族情感與凝聚力﹔而閱兵儀式更是像一種黏合劑一般,使舉國上下的民眾潛意識裡形成一種向心力,使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連為一個共同體。

而在文化認同上,儀式傳播通過挖掘和強調本民族的文化、意識形態、道德與價值內涵,使民眾在潛移默化當中凝聚成共有文化內涵的群體。而文化本身就能夠通過整合人們的思想,統一意識來構建一個信仰體系和精神目標,所以我們在進行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既要警惕文化帝國主義的侵蝕,又須培養本民族的優良文化,開展文化儀式活動﹔像中國的民族傳統音樂在全球各地巡回演出、08年奧運會開幕式時所傳遞的中華元素等等都是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塑造文化認同,並將這樣的文化認同嵌入人們的文化記憶當中,構建起文化認同與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無形之中也塑造起文化大國的形象。

(三)軟硬實力的融合與國際地位的提升

軟實力和硬實力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一心謀求人氣(重視軟實力)的國家會在使用武力時不僅不情願,而且難有威懾力﹔而濫用武力、無視軟實力的國家會發現在運用硬實力時總會處處受到制肘,為別國的軟實力所操控﹔因而唯有通過軟硬實力的有效融合才能增強綜合國力,塑造大國形象,提升國際地位。

而在閱兵儀式的傳播過程中,其表現國家的軍隊實力、武器力量以及現代化景觀都是在軍事、經濟上突顯國家的硬實力,達成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而通過全球衛星直播、新媒體平台的全方位播送與新穎的新聞產品以及直播鏡頭中反復強調的文化符號都在塑造著國家高大的形象,他們都象征著國家的軟實力﹔這種威懾與吸引並存的軟硬實力的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還能在無形中為政治合法性的多重建構提供廣泛而高效的認同。

四、結語

兩次閱兵儀式作為一種新媒體事件,以其傳達的價值符號、國家信念與意識形態,配合新興媒介技術平台的強大傳播優勢,促進國家形象的完善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雖然兩者在傳播過程中的媒介呈現形式和傳播效果都存在著差異性,但其整合社會政治秩序、加強情感凝聚和文化認同、融合軟硬實力和提升國際地位的社會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

閱兵儀式作為一種庄嚴的政治儀式,其在電視以及新媒體上的傳播過程中雖然有時還會存在一些局限性,像設置議程方面的不合理、報道內容同質化等等,會對國家形象的建構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9·3”大閱兵的媒介傳播上,各類新媒體技術像3D動畫虛擬現實、HTML5可視化報道和秒拍技術等都有效地得到應用,並且個性化、趣味化的報道形式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這些都值得今后相關儀式傳播的廣泛借鑒與學習。此外,成功的議程設置和有效的議程融合,再加上接地氣的文化符號,也是以閱兵為代表的儀式傳播應該加以改進與完善的。

如今我國應加強的是在儀式性的盛況當中強化軟硬實力的有效融合,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技術,通過符號與文化認同塑造國家形象,從而達成儀式性事件有效傳播的目的。(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邱林川,陳韜文:《新媒體事件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丹尼爾·戴揚 伊萊休·卡茨著,麻爭旗譯:《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

[3]彭蘭:《網絡傳播學》【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4]約瑟夫·奈:《軟實力》【M】 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5]何輝,劉朋:《新傳媒環境中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M】 外交出版社2008年版﹔

[6]段鵬:《政治傳播:歷史、發展與外延》【M】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童兵、陳絢:《新聞傳播學大辭典》【M】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年6月版﹔

[8]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9]劉小燕:《關於傳媒塑造國家形象的思考》【J】 《國際新聞界》2002﹔

[10]王海洲:《作為媒介景觀的政治儀式》【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16卷第4期﹔

[11]王海洲:《政治儀式中的權力宣展與合法性建構》【J】 《學海》2010年4月﹔

[12]方潔:《被裹挾與被規制:從新媒體與大眾媒體的框架建構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J】《國際新聞界》2014年11月﹔

[13]曾一果:《媒介儀式與國家認同》【J】 《電視研究》2009年12期﹔

[14]張兵娟:《電視媒介事件與儀式傳播》【J】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第5期﹔

[15]喻國明:《從秒拍看社交媒體演進——以2009、2015兩次大閱兵為例》2015年9月7日﹔

[16]范紅,胡鈺:《如何認識國家形象》【J】 《全球傳媒學刊》2015.12﹔

[17]安平:《戴揚、卡茨的新媒介事件研究》【J】 《內蒙古大學學報》2012年9月﹔

[18]劉德斌:《“軟權力”說的由來與發展》【J】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

[19]王英:《媒介儀式:國慶60周年慶典及其媒介呈現探析》【J】 《新聞記者》2009.12﹔

[20]何慧媛:《“9·3”大閱兵新媒體報道的特點與思考》【J】《青年記者》2015年11月上﹔

[21]胡曉:《新媒體迎來從同質化到差異化競爭的拐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5年9月﹔ [22]馬敏:《政治儀式:對帝制中國政治的解讀》【J】 《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第4期﹔

[23]肖玲英:《新媒介事件研究》【J】 南昌大學碩士論文 2013﹔

[24]龔秋晨:《開放性語境中閱兵儀式對建構國家形象的效應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2010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