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二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淺析新媒體事件視域中的國家形象建構

———以國慶60周年大閱兵和“9·3”大閱兵為例

侯大明
2016年10月17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摘要】近年來,基於互聯網等技術平台以及“互聯網+”思維的發展興起,以電視直播為主導的“媒介事件”(media events)被賦予了新的特征與內涵,傳播渠道與模式的轉變促進了原有理論的完善,進而形成了對“新媒體事件”研究的必要性。

而閱兵儀式作為國家形象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媒介呈現形象的方式與內容也顯得尤為重要。突破傳統電視直播形式,基於互聯網技術的閱兵儀式對於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完善、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軟硬實力的展現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文將以“新媒體事件”、議程設置等理論為基礎,探究新媒體環境下閱兵儀式對於構建國家形象的重要意義﹔並將通過內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文獻綜述法等分別對國慶60周年大閱兵和“9·3”大閱兵進行比較剖析,考察兩者的異同之處,著重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國家形象建構與儀式傳播之間的關系﹔進而最終闡釋該形態下閱兵儀式對於國家政治秩序、社會整合、情感凝聚、文化認同、軟硬實力的有效融合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所發揮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事件 閱兵 國家形象 儀式傳播

一、關於新媒體事件

事件是組成歷史的關鍵要素,古有史官記錄書寫,而今也已有“書寫歷史草稿”的新聞業﹔新聞傳媒對“事件”的選擇與建構將成為歷史傳承、集體記憶傳遞分享的重要標准之一。因而,對作為記錄歷史、傳達集體記憶的“媒介事件”的發展創新過程必須要持續地關注與學習。

美國傳播學家丹尼爾·戴揚和伊萊休·卡茨的代表作《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就闡述分析了冷戰結束前十余年的全球性重大歷史事件,他們認為“媒介事件”是指“對電視的節日性收看,即是關於那些令國人乃至世人屏息駐足的電視直播的歷史事件”, 將媒介事件的腳本分為“競賽”、“征服”和“加冕”三大類型,對應著“合理性、超凡魅力和傳統”。集中討論了媒介事件對於大眾輿論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但隨著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媒體技術的崛起,昨日的新媒體成為了今日的傳統媒體,原有的媒介事件理論難以適用於當下的媒介生態環境。以中國為例,自1994年引入互聯網以來,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增長迅猛。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其中又有90.1%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 。因此,對“新媒體事件”的技術形態、傳播內容、話語權以及媒介系統內部互動等變化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於“新媒體事件”這一理論的研究近年來也逐漸興起,例如邱林川、陳韜文所著的《新媒體事件研究》一書中就對該理論有較充分地運用﹔像雷蔚真教授所寫的《從“儀式”到“派對”:互聯網對“媒介事件”的重構》一文,就是通過對范跑跑事件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強調並突出社會共同注意力和社會公眾的集體意識的機制,這是他研究新媒體事件與媒介事件的實質區別。

而在網絡傳播研究中也易偏向網絡事件研究,最終形成“重大新聞事件+廣泛的網絡傳播”的局面。而研究的焦點集中在新媒體事件的“議程設置下放”,突出受眾在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高度的參與性、互動性,從而表現網絡媒體事件對傳統議程設置的沖擊性,以及對“公共領域”構建的重要性 。以西北大學柳紅兵所著的碩士論文《新媒介事件的傳播機制研究》為例,他從“李剛門”這一事件開始出發,從受眾主動性這一角度上分析該新媒體事件,並對其新特點和傳播機制進行深入的探討。又如楊國斌教授的《悲情與戲謔:網絡事件中的情感動員》一文,也正是從網民出發,對網絡事件的情感動員進行分析,突出網絡等新媒體的出現對社會情感結構這一“公共領域”的影響。

還有一類研究是將新媒體事件理論置於公共事件的語境當中,在此框架中揭示其背后隱藏的話語機制及其控制話語的手段,帶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例如中國人民大學方潔講師所著的《被裹挾與被規制:從新媒體與大眾媒體的框架建構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她按照新媒體事件發生傳播的規律,對四類新媒體事件案例進行文本分析,並得出結論:新舊媒體被裹挾和規制的語境下,新媒體事件本身帶有自我消解的基因。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代表該時期的新媒體形式﹔目前的新媒體主要是指基於信息傳播技術所形成的媒介形態及其社會關系。基於這些認識,邱林川教授將“新媒體事件”定義為:“以新興網絡媒體,包括互聯網及手機網絡為媒介,在傳播內容上、話語權、媒介系統內部體現出對底層人民賦權、事件不確定性增強、說服手段多樣化及判斷消息真偽日益困難等特點的事件。”

對於“新媒體事件”的理解可以分為兩類,即“新媒體”事件和“新”媒體事件。“新媒體”事件又稱“網絡事件”,可以理解為“重大新聞事件+廣泛的新媒體傳播”其側重點在新的媒介形態—互聯網在物質層面的技術演變和對組織、文化層面的種種安排,這種提法相對淡化了“媒介事件”原有的“歷史性”和“通過電視直播而形成的特殊社會心理影響”。 而“新”媒體事件的重點在論証“事件”本身發生了變化,新興的媒體是一種手段,重點在於事件有其新的規范、種類、價值觀和后果。邱林川、陳韜文認為“‘新媒體事件’不僅是政經勢力和媒介體系制造出的‘成品’,更是一個過程,或稱‘發展中的事件’。這是公民新聞、群眾書寫的要點所在,是處於社會邊緣的信息中下階層加入創造歷史事件的關鍵所在,也是新媒體事件的最根本的‘新’特征。”

二、閱兵儀式與新媒體事件

閱兵儀式作為國家形象展現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不僅僅是一種軍事慶祝活動,更是一種國際層面上的重大政治活動。作為對國家實際狀況的部分真切反映,閱兵儀式不同於奧運會、春晚和神舟飛船發射等儀式,它是那種更加注重國家軟硬實力、國家行為和國家意識形態展現的媒介事件。

作為一種實現權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的儀式,兩次閱兵儀式分別以“國慶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為主題,以節日性、重大性、權威性等為特征,通過衛星電視直播、網絡直播等手段進行全方位、大范圍地播送。大閱兵正是契合了媒介事件中“征服”與“加冕”這兩大腳本,將人們帶入了一種非常規的情感體驗當中,其規模較大、社會與國際影響較深,且兩次閱兵儀式有一定的時間區隔,傳媒環境也有所差異。所以,文本選用2009年與2015年這兩個時間段下閱兵儀式的直播狀況,從而勾勒出在新舊媒體的語境中,這樣兩種不同主題的閱兵儀式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媒介呈現與傳播效果以及其對國家形象建構產生的效應的異同之處。

(一)兩次閱兵儀式的共性分析

1、雖具有極高的關注度,但增降極快

筆者以“大閱兵”為關鍵詞分別檢索了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和2015年9·3閱兵的百度指數,並將數據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來,進而觀察兩者在特定時段內用戶關注度的變化。

從圖a和圖b兩張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用戶關注度雖然基數全然不同,但都會在儀式節目播送當日達到一個最高的峰值,並且兩者的增幅與降幅都大致呈現出相同的趨勢。這也就較為充分地表現了在這種“國家儀式”當中,國家通過營造節日氛圍,召喚並邀請每一個中國人參與到這場視覺盛宴當中﹔從電視到互聯網的媒介直播,使華人在當日的節日氛圍中產生強烈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感﹔所以,一旦經過這樣的節日后,媒體減緩播送,用戶關注度雖然比節日前的數據高,但還是會迅速降低。

2、都具備網絡直播與網絡視頻傳播的特征

筆者檢索了兩次閱兵儀式的網絡直播概況,可以發現兩次閱兵儀式當中,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網等中央新聞網站對其進行了全程網絡視頻直播。以下是兩次閱兵在央視網上的專題直播截圖。

我們可以發現9·3閱兵的網絡專題直播當中,其網頁重點的Logo是以長城、和平鴿為背景的“70”﹔且其主要突出的標簽是“抗戰勝利”、“習大大”、“黃河”、“東方”等,不僅表現其抗戰勝利70周年的主題,而且也充分為網絡直播前的等待營造了氛圍,埋下了伏筆。而國慶60周年的網絡直播中,網頁重點的Logo是其背景“五星紅旗”,而主題標簽是“中國盛典”、“國慶”等,強調其節日氛圍,表現出儀式性事件的節日性與重大性。

而在網絡視頻傳播上,筆者也對其視頻傳播的數量上進行了搜索。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兩次閱兵在網絡視頻上的傳播都較為廣泛,傳播視頻數量龐大,社會影響也較為深遠。而且除了對閱兵式的錄播外,這些網站還提供國內歷次閱兵視頻、與閱兵相關的紀錄片、國外閱兵視頻以及各種專家點評的視頻等等,可以說是縱橫交錯、資料翔實﹔這也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匯聚傳播海量信息的強大功能。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