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屏蔽父母現象探析

李  聞,馮  銳
2016年12月05日16:1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時是否屏蔽父母與自我揭露對親子關系的影響。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發放問卷,得有效樣本406份。以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女性大學生正向自我揭露較男性大學生高,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親子關系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屏蔽意向的大學生在自我揭露和親子關系上有顯著差異,正向自我揭露越多,親子關系越好。

關鍵詞:微信﹔朋友圈﹔自我揭露﹔親子關系

一、引 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人們使用網絡的比例在不斷上升。截止2015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從2007年到2015年,這9年間手機網民的比率由24.0%大幅增長到90.1%,主要以10∼39歲群體為主,佔整體的75.1%,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比例最高,達29.9%[1]。

微信自2011年推出后至今一直受到高度關注,據《2015年中國社交應用用戶行為研究報告》顯示,87.0%的用戶每天會使用微信10次以上[2]。除了聊天功能外,朋友圈是微信用戶使用最多的功能。人們已經習慣將自己的生活分享到朋友圈中,尤其是大學生群體[3]。因此,不少父母為了能實時了解子女在學校的生活,也紛紛開始使用微信,並關注子女的朋友圈。不過,部分大學生表示不願向父母開放朋友圈,人民網的記者曾做過相關的調查,在隨機採訪的大學生中,半數大學生表示對父母開放朋友圈有被“監視”的感覺,希望擁有獨立空間,不得不屏蔽父母[4]。大學生究竟為何會屏蔽父母,不同性別、年級的大學生在屏蔽意向、自我揭露和親子關系上差異如何,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屏蔽父母意向、自我揭露對親子關系有何影響,這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

二、文獻綜述

1.社交媒體中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最早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Jourard於1958年提出。近幾年,網絡技術日益發達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網絡中的自我揭露。謝笑春等人指出影響個體網絡自我揭露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會文化因素、信息敏感度與網絡完全性、網絡交談對象、性別、年齡、心理因素如信任、交往動機、自我意識等[5]﹔郭正瑩(2008)研究進一步指出男性大學生的網絡自我揭露較女性大學生高[6]﹔曹暢(2015)研究了大學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揭露,認為大學生會主動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情感體驗、生活日程、興趣愛好等內容,不過因為微信朋友圈是基於強關系建立起來的社交圈,圈中好友基本是認識的人,所以大學生在發布內容時會盡量避免自己不願展現的一面[7]。

2.社交媒體中親子關系的相關研究

一般來說,親子關系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觸、時間最長以及至關重要的關系。楊翼丞(2016)對湖南省的大學生親子關系進行調查后發現,女大學生親子關系顯著好於男大學生﹔獨生子女親子關系顯著好於非獨生子女﹔城市學生親子關系顯著好於農村和小城鎮﹔親子關系與父母學歷與收入水平有顯著關系[8]。

據2016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40歲以上的用戶人數在過去兩年內有所提升[1],但當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使用原本以年輕人為主的社交媒體,想要與之交流時,卻遭到了年輕人的拒絕。Turnbull(2010)的研究指出,父母與子女在使用Facebook等社交媒體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父母會認為新媒體所具有的便利性有助於提高與子女溝通的頻率﹔然而,子女卻認為社交媒體的溝通降低了親子溝通的質量,從而多數子女避免通過社交媒體與父母進行在線的家庭溝通[9]﹔Simonpietri(2011)的研究也指出,當父母嘗試用某一社交媒體平台與子女進行親子溝通時,年輕人就會選擇拋棄現有的社交媒體平台從而轉移到下一個新媒體工具[10]﹔庄佳昕的研究指出新媒體雖然增加了父母與子女間的溝通頻率,卻影響了溝通的深度﹔成年大學生並沒有因為新媒體的出現改變其在家庭中的話語權和地位,反而是通過新媒體建立了家庭之外的社會關系從而漸漸取代了親子關系的支柱地位[11]。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