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社會化媒體對網絡輿論環境的重建【3】

王  佳
2016年12月06日09:1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基於社會化媒體的網絡輿論傳播趨勢

(一)輿論主體的擴大化

傳統媒體的大眾傳播模式是點對面的,輿論主體往往是媒體和主管部門,而社會化媒體讓大眾傳播走向網絡傳播,每一個用戶都是傳播網絡上的一個節點,這種傳播模式是點對點的,這使得網絡輿論的傳播主體更加寬泛,呈現出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特點,數量眾多的網民都可以成為輿論傳播主體。

(二)輿論載體的多樣化

除了論壇、博客、微博、SNS、微信等我們熟悉的社會化媒體平台以外,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在線百科應用也都被認為是社會化媒體的應用平台。很多網絡輿情都是爆發於社會化媒體平台,並在各類社會化媒體的交互傳播中增強影響。2016年5月的雷洋案就是引爆於社會化媒體的典型案例,該案最早發源於知乎,隨后在論壇、微信、微博、貼吧的熱烈轉發不斷升溫。

(三)輿情表達的情緒化和非理性

新媒體、尤其是移動新媒體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傳播主體在碎片化的時間和場景中面對的是海量的信息內容,因而很難做到深入思考和求証,致使網上的很多討論都過於主觀,缺乏理性。網絡輿論在發揮監督和維權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網絡審判和網絡暴力的負面影響。2016年5月23日,《北京晚報》發文指中小學語文教材將《南京大屠殺》換成《死裡逃生》,此事迅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超過9成的網友持反對意見,指責語文教育出版社撤換南京大屠殺題材是背棄歷史。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死裡逃生》描寫的仍是南京大屠殺。這起網絡輿情事件充分暴露了網民表達缺乏探求真相的意識以及盲目沖動的傾向。

四、結 語

社會化媒體的繼續發展無疑會進一步改變現有的傳播方式,形成新的媒體生態,也使得網絡輿論環境更加復雜。社會化媒體既是民意的重要載體,發揮著反映輿論的重要作用,同時對於專業化的權威媒體而言,它又具有管理輿論、掌握輿論和引導輿論的突出優勢。因此,重新審視社會化媒體對於網絡輿論環境的影響與重構,對於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網絡輿論的引導規范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匡文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5.

[2] 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

[3] 彭蘭.正在消失的傳媒業邊界[J].新聞與寫作,2016(2).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