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魏則西事件網絡輿論傳播探析【2】

王  怡
2016年12月06日09: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方法與討論:內容分析、既有統計資料分析

數據與文章圖片來源:人民網新聞平台。搜索關鍵詞魏則西事件查找網內魏則西事件所包含媒體的報道以及來源﹔百度指數。通過某個關鍵詞在百度的搜索規模,以圖表形式了解全國范圍內網民對事件的主動了解意願。關鍵詞:魏則西事件。搜索選擇了2016年5月中近30天的數據。

1.魏則西事件趨勢研究:整體趨勢

事件選擇時間設置為4月1日至5月31日,網絡搜索用戶對事件的關注大概自5月1始持續走高,5月3日(A點)到達一個峰值,隨后幾天逐漸遞減直至退去。搜索趨勢的迅猛變化不僅與對關鍵詞搜索的匹配性和網絡用戶了解信息時的迅速性有關,還有對搜索內容的關注性、主動性、直接性、突發性有著緊密的聯系。推引起此次網民的搜索高潮的魏則西事件的信息,屬於與其生活相關的、被廣大人群所好奇的、容易引起熱議的話題,因此成為輿論焦點。

2.魏則西事件需求圖譜

輿論變化的主要時間段處於5月1日至5月9日之間,A點的高峰期之后,到達B點回落。需求圖譜時間段的選擇范圍5月2日至5月8日,作為查詢網民搜索需求的時間樣本。以魏則西事件為搜索的中心,網民較為關注的、呈強關聯的、上升趨勢的關鍵需求信息:百度,魏則西事件是什麼,魏則西事件始末,魏則西 知乎、莆田,魏則西去世時間和遺言等,從搜索趨勢觀察到大部分網民在事件發生后不了解具體的由頭與經過,碎片化信息在這一時期呈現,大多數網民對百度競價排名的抨擊比較激烈,此時網絡中的評價大多負面,呈現出一邊倒的傾向。

3.來源檢索詞:反映用戶在搜索關鍵詞之前的搜索需求

來源相關詞是反映用戶在搜索關鍵詞之前的搜索需求。在公眾對事件未知基礎上,檢驗受眾的搜索動向,以觀察其對事件的具體關注度。其中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魏則西事件是什麼?再次反映出大批網友仍不知道事情的具體經過是什麼。除過那些早期以個人或者幾個小團體作為自媒體在微信、微博社交媒介發布的消息外,其事件推動引起了大量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關注,媒體大批量的報道開始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而處在媒體議程設置環境下的受眾們一開始並不了解這名逝世大學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情況,為何突然病逝,和百度有什麼關系?一系列對事件真相的探索與責任方的拷問,推動該事件在輿論場到達峰值。此外,許多網友最初並不了解莆田系醫院的范圍和規模。

4.來源檢索詞:反映用戶在搜索關鍵詞之前的搜索需求

以網民主動搜索情況來看,在搜索較為集中的兩周之內,魏則西主治醫師狂刪微博被排在第一,變化率587500%,魏則西涉事醫院貼出通知宣布停診被排在前列,通過關注醫生的微博,魏則西的知乎原文,從5月1日以后網民對魏則西事件更深層原因的主動搜索變化率處於急速上升趨勢,網民主動了解意願非常強烈,事件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已經有多數網友開始主動關注事件的多方細節,但是對於“魏則西事件的經過”以及“到底魏則西事件是什麼”仍然排在了較靠前的位置,一部分主動了解事件的網民和不甚了解事件的公眾相互摻雜。媒體推動了一部分網絡用戶自己找尋事情真相。網民對於百度的苛責上升度已經不排在前列,隨著事件的推移,公眾的認知度與理性和視角的多元性也在擴大。

5.輿情洞察:由當事人的網絡回帖,通過社會化媒體、自媒體滾雪球式的信息傳播,在短時間內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網友的熱烈關注,他們主動搜索事件的發生過程和原因,作為閱聽人又同時生產即時信息,由於接受信息的渠道通達,人們總能在各種新聞、信息網站中找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傳統媒體官方網站、新聞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媒介中良好的傳播效果,帶動了網友、公共網站用戶、自媒體客戶端對事件的關注度,將事件迅速推向高點。5 月 9 日,國家網信辦公布“魏則西事件”的調查結果:百度搜索相關詞降價排名有失公正與客觀性,容易誤導用戶,亟待整改並且修正競價排名機制,涉事醫院違規人員與科室相關的主管部門也應迅速整改。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