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醫學傳播多重性背景下信息框架三個轉變研究

文 緒
2017年04月27日15:3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本文對醫學傳播多重性的特征定義、包含的主要基本內容、研究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梳理歸納,並提出當前醫學傳播的信息框架出現了三個轉變:表述方式由“專業化解讀”轉向“故事型講述”、輿論導向由“疾病治療型”轉向“健康維護型”、路徑結構由“單一窄化型”轉向“綜合多元型”,通過對三個轉變的分析,為廣大患者的健康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建議,為破解醫患關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關鍵詞:醫學﹔醫療﹔健康﹔疾病﹔轉變

一、醫學信息框架轉變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隨著各種專業醫療技術設備的開發和“互聯網+”模式的普及,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和一些行業、專業領域上的話語語境正在逐漸被“醫學化”,且不再僅僅服從於醫學專家和健康專業人士的指導意見,更擴展到網絡意見領袖,廣大網民都可以根據自學到的醫學知識和技能對專業醫學和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提出質疑和討論,進而影響主流媒體的跟進報道和專業研究機構和部門的關注。

“被醫學化”的領域包括諸如空氣霧霾、食品安全、人工受精、美體整容、減肥塑身、運動健身、懷孕生產、生活方式、養生保健、環境保護、全球變暖、動植物保護等,所涉獵的范圍已經不在於局限與發生特定的身體不適或者罹患各種疾病時候所發生的醫療特定領域的交流和共享,甚至還擴展到國際政治關系方面,比如把恐怖主義比喻成人類社會的癌症,這樣的描述在國際政治學研究文獻和時事新聞報道中已經被經常性的運用。被逐漸“醫學化”了的信息傳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界限,還意味著與之相關的知識交叉和不同經驗之間的銜接,這就意味著醫學的信息框架在概念和內容上不再是過去的那種由各種艱深的專業詞匯構成語義場,也不再是僅局限於醫學行業內部討論和解決各類問題,而是逐漸的融入了其他行業和學科的知識,使得醫學發展無論是其概念還是內容上多重性、多樣化特點開始顯現。

概念上的多重性意味著“健康”這個詞匯本身所表達和呈現出來的指向不再是針對某一個方面,而是關聯到其他更為復雜、多元的層次,其性質和狀態從單一走向復合,內容上的多重性意味著除了傳統上有關身體器官或者某個功能發生的病變型的疾病的信息之外,非器質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病情和健康的直接體驗和感受﹔和文化、政治、法律和倫理相關聯的醫學知識和醫學意識﹔醫學的一般性科普宣傳與教育﹔公共衛生事件新聞報道﹔與不斷發展的生命周期相關的健康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從理論到實踐的聯系﹔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中的醫學傳播形式﹔以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建設為關注點的各類節目等方面都成為整個健康問題和醫學領域當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和研究方向[1]。基於這個背景下對信息框架中出現的三個具體方面的轉變進行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醫學醫療行業如何進行創新做了粗淺的分析,本文認為,作為醫務工作者不應該再拘泥於醫學專業內部去看待和分析面臨的一切問題,而是跳出固有的思維定勢,借鑒和結合其他行業和學科有益的經驗,去治療疾病、維護健康,對患者來說,要讓他們意識到,很多非醫學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也是治愈疾病、維護健康的重要的一部分,自己也可以為自己提供有效的建議,醫務工作者不再是為自身的健康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務和治療的唯一因素,同時,也為緩解當前敏感且脆弱的醫患關系提供一定的啟示和幫助。

二、表述方式由“專業解讀型”轉向“故事講述型”

在傳統意義上有關病情探討的過程中,專業性的醫學語言是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共同承認的共識,也是最為重要的,甚至在很多時候是唯一有用的交流。對醫務工作者而言,運用專業語言顯示其職業化治療風格,嫻熟的技能,對患者而言,盡管不完全熟悉和了解專業化語言的真正內涵,但是對他們來說,懵懂與困惑恰恰反証了醫生的權威和可以被信賴。而隨著患者對醫學專業詞匯用語、醫療設備用途了解的程度加大、由自由民主意識帶來的對“個人權益和權利”維護的重視,有更多的患者、網民和新聞媒體強調專業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應該改變把醫學治療神秘化的做法,要放低姿態,以通俗易懂、具有人文關懷和人情味的語言分析和解答患者在疾病治療、健康問題的切身利益和重大關切。同時,還應該把患者的意見和想法作為治療和開藥的參考依據,這在某種程度顯示,艱深晦澀的醫學用語越來越不再是權威的代名詞和擋箭牌,找到醫患之間彼此都能夠接受和理解的“表述方式”才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

醫務工作者和患者溝通的過程中,專業詞匯上大量的使用和渲染經常會無意識,或者人為的制造理解的困難。可能對於很多醫務工作者來說,每天接待大量的病人和其他的科研、會議等方面的任務,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但是從更好的傳遞醫務工作者的想法和有效緩解醫患關系來說,他們花費在“表述方式”層面轉向思考的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也是具有明顯效果的,筆者認為表述方式由“專業解讀型”轉向“故事講述型”發生轉向的效果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1.贏得患者理解的最佳傳播形式

醫務工作者要多運用平實朴素的語言敘述醫療、家庭以及各種人際關系背景下的各種問題,比如疾病的痛苦、病情症狀敘述、親屬的反應、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響等。講故事的方式或者講故事的風格也會對最終如何治療疾病具有更好的效果。轉變原有的溝通語言非常必要,如果說過去,患者們多數情況下會選擇被動的接受,甚至是逆來順受,但是現在,當很多人被健康問題困擾時,他們雖然會繼續努力地去理解醫生的結論,但是也同樣會擯棄,甚至抗拒臨床醫生特別提供的那種“權威式,但晦澀難懂的醫療科學”的語言,他們希望“重新得到創作和講述自己獨特故事的權力”,他們是患病的,有故事的人,而不再是自身疾病的犧牲者”[2]。因為通常來說,患者來到醫院對醫生說:“我病了”的時候,其實隱含的意思是:“你能治療我所經歷的不幸嗎?”,這是因為我們談論疾病並不僅僅局限於隱藏在健康問題裡面的生理問題,它更具開放性,具有多種方式並易於改變”[3],隻不過在傳統的醫患關系當中,患者在健康決策和健康主張方面的參與程度嚴重不足,就疾病或者健康問題的討論,患者有很多想到但是沒有說出來的故事,而醫生們通常也不會主動去理解和挖掘這些被隱去的情節,在“隱去“的內容中有那些思想和情感得到了交流,那些沒有表達出來都被雙方所忽略了。醫務工作者應該意識到,他們自身或者他們的親朋好友,都有可能罹患各種疾病並承受內心的煎熬,或者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不幸,就像來找他們看病的患者群體一樣,如果能夠更積極的換位思考,與患者一起感同身受,真誠坦率地共同面對這些“隱去”的情節,那對彼此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2.具有低成本、針對性強的傳播優勢

多數情況下,患者們都是很容易滿足的,醫務工作者如果能多抽出一點時間和患者們共同營造“故事情境”一起感同身受,哪怕幾句能夠說具有人情味的話,那患者們都會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和振奮,也許就是這簡短的一個故事,幾句溫暖的話語,就會在帶來治療與安慰、精神上的成熟、自我改變、大徹大悟,放棄舊有的想法,選擇新穎的方式、獲得生活的真諦……用講故事角度去了解遇到的醫療問題,其影響力幾乎可以說是難以置信的。傳統上,醫務工作者所受到的訓練是要求他們從患者那裡“獲取”病史,完成“數據採集”,給出治療意見就完成了工作,在當前,如果把這個過程轉變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各自向對方講述自己的故事,情況會變得不同”[4]。這種不同的含義在於:故事性講述實際上是培養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獨立自主的治療疾病,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節省了患者上醫院看病的時間,也減輕了醫務工作者的負擔和壓力,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效益,讓患者從自身生活中進行反思,思考“健康”和“疾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要讓他們明白到,如果想徹底治愈疾病,或者做到身體健康,必須要超越醫學治療本身的視角去思考疾病和健康問題,單純的依靠藥物或者設備無法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的問題,要從日常生活中的諸如生理、心理、精神狀態、生活習慣等方面去分析、解釋、溝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行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屬於自己的健康公民形象。

3.促進患者“自主意識”和醫生“專業意識”的融合

在傳統的醫患關系交流過程中,患者們嚴重缺乏自主表達的空間和條件,他們會把罹患疾病、忍受病痛或其他被形容的“不舒服”的那種強烈的不適感埋在心底,即使感到孤立和羞恥也不願意說出來,而“故事化敘述”的表述方式鼓勵患者去養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面對自身的疾病和健康問題,而不是全盤接受醫務工作者單方面的意見。

當前輿論氛圍的變化使得對類似事件的報道及包容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就能夠激勵更多的人以非正式的,或者正式的方式在各類養生保健節目,醫患群體互動節目、親身經歷訪談、微博平台、微信公眾號上直接談論過去無法說出的不適感,一些患者口述自己患病前后的感慨和珍惜生活和生命的言語証明了一種社會意識和健康觀念的進步——人們開始把自己當做幸存者而不是受害者,以更積極的態度而不是消極的態度去應對出現的狀況[5]。因為避而不談,躲躲閃閃、矢口否認隻會讓自己逐漸被隔離、被邊緣化,在某種程度上實際是被剝奪了公民權利[6]。

當患者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聲的時候,並不意味著醫務工作者的專業意識和技能不再重要,恰恰相反,當醫患雙方都能夠積極的構建“故事化”敘事情境的時候,醫務工作者會重獲專業技能上的自信和社會支持的力量。患者也會通過人際傳播和媒體的信息傳播講述自己的故事,幫助他們更加了解自我,確認他們的情感,並使得他們有機會用自己的故事來幫助告訴更多的人——不僅要有醫療,還要有屬於自己的理論、故事、公民身份[7]。因此,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在溝通表述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雙方都應該形成一個新的共識:醫患關系是否能夠緩解,實現合作並治療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將他們的故事融合在一起[8]。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