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視域下紀錄片的敘事策略分析【3】
——基於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走紅背后的思考
三、“小故事”板塊化敘事:走心即受眾引力
縱觀近些年在熒屏上有影響力的紀錄片,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非《舌尖上的中國》莫屬,一部美食類的紀錄片竟然被拍的如此“有滋有味”,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採用了故事化敘事。故事化敘事運用到紀錄片中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BBC紀錄片將這種故事化敘事運用到了極致——8分鐘一個小故事,這在《舌尖上的中國》運用的爐火純青,《我在故宮修文物》也採用相同的敘事方法——板塊化故事敘事。
《我在故宮修文物》依托的是板塊式敘事結構,它打破了傳統敘事方式中的時間順序,輔以時間的回溯、跳躍、穿插等表現形式,“按照人物、時間、地域或主題的不同,將不同的內容分成不同的部分的一種結構形式”[2]。影片將修復者按不同工種分為不同的板塊,每個工種具體工作不同,但工種內部基本上講述的是師傅帶徒弟的中國傳統傳承關系,師傅與徒弟在每個工種上面的表現卻各有不同,這些不同都是通過小故事體現出來的,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小故事,比如王友亮喂食宮廷御貓,集體打杏子,王津參加鐘表博覽會偶遇收藏家,屈峰參加同學會,張紀歌泰合廣場騎自行車等,這些小故事的時間幾乎是新媒體平台播出時候的彈幕最集中的時候,也是觀眾最為感興趣的地方,充分體現了小故事對受眾的吸引力,當頗有人情味的小故事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時候,讓國寶修復大師獨特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也給觀眾帶來更多的人文思考。故事化敘事是現在紀錄片創作中的重要方法,結合新媒體平台交互式特征,小故事化敘事更加走心,更加具有人文力量,能夠調動起受眾觀影和互動興趣,也更符合新媒體的大眾化傳播需求。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講好故事”代替傳統說教,“擇一事,終一生”是修復者們的國匠精神,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就像一棱多棱鏡,角度不一樣,所看到的也不一樣。從紀錄片創作的角度來看,影片結合時代特征成功突圍頗具研究價值,給予紀錄片創作上新的啟發,紀錄片如何更好的結合“互聯網+”是每一個紀錄片創作者的課題。總之,本文嘗試提供一些帶有新媒體特征的紀錄片創作上的思考,供鑒之。
參考文獻:
[1] 豆露露.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敘事策略[J].現代視聽,2016(9).
[2] 劉璟.淺談紀錄片的結構藝術[J].青年記者,2009(23).
[3] 陳力丹.互聯網傳播中的長尾理論與小眾傳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4).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