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語境下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幾點思考
摘 要:距離諾依曼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已有四十多年,但對該理論的研究依舊熱潮。隨著近年新媒體環境的出現和變遷,時代也賦予了這一理論以新的內涵。面對諸如“反沉默螺旋”“雙螺旋”等現象以及學界對“沉默的螺旋”理論在新媒體語境下能否適用的質疑,本文重點從兩個方面加以論述,一是該理論並沒有消失,它所帶來的效果和影響也沒有被減弱,任何“反沉默螺旋”“雙螺旋”最終還是會形成“沉默的螺旋”﹔二是該理論表述的是一種心理狀態,而不是媒介現象,其中的“沉默”是一種心理表現,不等於話語權缺失,同時也是一種現象沉默,而非結果。
關鍵詞:新媒體﹔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雙螺旋﹔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 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045-02
1972年,德國社會學家伊麗莎白·諾埃勒·諾依曼首次在《傳播學刊》提出“沉默的螺旋”這一理論,而后又在1980年對這一理論做了全面概括和介紹。該理論指出:當一個人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若發現自己的觀點和大多數人一致,則會大膽表達﹔若自己的觀點隻為少數人堅持,則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而產生的孤立、恐懼。長此以往,優勢意見會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劣勢意見相對越來越無處發聲,形成一個螺旋式過程。
此外,諾依曼提出這一理論是基於傳統媒體時代的德國大選這樣一個事實,有學者認為,假說中強調的個人“對社會孤立的恐懼”不該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量,而是一個因人而異的變量﹔多數優勢意見所帶來的壓力應該有問題類型和程度上的不同,畢竟若涉及情感、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問題,任何壓力都是無法讓人屈服的﹔這一理論也受到當時的特殊國情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對適應當今社會也有不小的挑戰。
一、“沉默的螺旋”理論是否在不同的文化社會背景下也適用
對這一理論存疑的地方,有一點就是它所採取的樣本是1965和1972年的兩次德國大選,卻未必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傳統下適用。例如,中國網絡傳播學會會長杜俊飛就認為,“沉默的螺旋”在解釋關乎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問題上是有效的,但是對於一些程序性、技術性的問題卻未必。還有陳力丹老師也認為諾依曼的理論和研究同她當時受到的納粹統治是分不開的,這種經歷會左右她的判斷力,過於強調大眾媒介的影響力,忽視極少數人的意見。
針對這些存疑,筆者結合諾依曼在不同國度所做的考察,得出了以下觀點:盡管國與國之間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基本的道德是非標准還是一致的。沒有哪一個人可以想象好壞、對錯的標准還另有所規。而且這一理論也強調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心理過程,感性因素佔上風。技術性、程序性的問題本就是事實,無須証明人們是選擇多數還是少數意見,這種情況,倘若多數意見不正確,人們也不會去一窩蜂遵循。
二、新媒體語境下的新現象
面對網絡傳播媒介具有的受眾身份的匿名性、傳播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網絡受眾的年輕化以及傳授雙方的平等性等特點,在信息充分流動的網絡場域中,公民個體敢於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能迅速獲知公眾意見,即使是和大眾媒介觀點不一致,也不一定會以其觀點來代替自己的,這就給沉默的螺旋中所說的“單一氣候”的形成帶來了困難,所以有學者認為在網絡時代或者新媒體語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存在岌岌可危。
(一)“反沉默螺旋”現象
“反沉默螺旋”現象是指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少數派不再因為孤立恐懼選擇沉默,而是敢於公開發表言論,和他人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使得他們的觀點得到多數人的認同,以此來反証沉默的螺旋。
然而這一觀點未必就能說明“沉默的螺旋”理論會不存在。首先,網絡雖然是匿名的,但是線下是由真實的人來操縱。每個網民都有固定的ID,網絡具有強大的人肉搜索功能,沒有幾個人敢斷言他人無法將自己和現實身份對應起來。另外,新媒體功能強大,但傳統媒體的根基不能忽視。一些傳統媒體更為理性的言論反而能使群眾靜心思考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不是一味瘋狂表達實際上有些偏見的觀點。第三,網絡門檻很低,意見表達自由度高,難以形成主導型意見,但是意見領袖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和影響力,隻要他們敢於發聲,結果其實是變幻莫測的。
但是,無論是“反沉默螺旋”還是“變幻的螺旋”,其結果都會形成一方優勢意見,都會回歸“沉默的螺旋”的態勢,所以,該理論在現今的新媒體語境下依舊適用。
(二)“雙螺旋”現象
這一理論假設由四川大學人文與新聞學院的高憲春教授首次提出。雙螺旋的場域分別指的是,傳統大眾媒介及權威發聲渠道、新興的自媒體及其他表意平台。前者在群眾中擁有相對穩定的受眾群。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也積極融入網絡社會,憑借相當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形成自己的意見優勢,弘揚主流價值觀,自上而下傳播信息,使得受眾逐漸認同並接受傳統媒體的聲音,形成一種“沉默的螺旋”。后者則是個體憑借新的媒體平台主動參與輿論的形成,積極發表意見,為自己的利益訴求找到新的渠道,也改變了個體對大眾傳播的依賴性。這種平台會吸納更多擁有相同心理傾向的個體,促使他們在意見傾向上抱團前行。新媒體語境下的個體或者隨后形成的群體多從自我訴求出發來考慮問題,感情色彩相對濃厚,往往以批判和反思的形象出現,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傳播。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雙螺旋”。
兩支螺旋有著不同的發聲渠道、相異的利益訴求,難免會發生碰撞。傳統媒體憑借真切的報道和鞭辟入裡的分析引導公眾從感性層面進入理性思考,繼而認同事實,將大眾媒體的觀點無形中嵌入到新媒體平台的受眾群中。同樣,新媒體受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言論也會反應平民訴求,引發更大的社會認同效應和聚合效應,對大眾媒體施加影響。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無論是哪一種螺旋,在本質上依舊是“沉默的螺旋”范疇,況且這兩個螺旋始終互動影響,總有一方會戰勝另一方,兩種螺旋的碰撞聚合又會形成單獨的“沉默的螺旋”,若此時反對的聲音出現,少數意見繼而又會上升為優勢意見,如此循環往復,“沉默的螺旋”始終呈現未消而長的態勢。
三、“沉默的螺旋”中“沉默”一詞的思考
(一)究竟是“現象”沉默還是“結果”沉默
沉默,指的是默而不語,但是不語的原因有多種。從詞匯層面看,“沉默”通常表達的是違反規范的行為,一旦這種行為獲得社會意義並打上標記,“沉默”就成為由人控制的言語動作,從而獲得可被各種副詞修飾的實際意義和特征”(Арутюновa 1994:178)。可見,“沉默”表達的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控制行為,蘊含著說話人一時難以表達或不願意表達、不方便表達或無法表達的多種思想、情感和復雜的心態。
本文僅從新聞傳播層面來理解。“沉默的螺旋”強調意見表明是一個心理過程,無論是沉默還是大聲疾呼,都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一種有想法但不表達的心態,不是所謂的“隨大流”,也不是沒有主見。關於“面對意見分歧,持少數意見的你會不會選擇沉默”的社會調查問卷中顯示,受眾在面對多數意見的壓力下選擇沉默的原因大多不是因為自己心服口服,而是無奈無法發聲而已。這也就說明,沉默只是一種現象,並非結果。
(二)話語權和話語缺失(不能將話語缺失視為沉默)
話語權,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資格,葛蘭西曾把它上升到宏觀層面,用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和精神及道德領導來解釋,但是本文僅從福柯主張的微觀層面來切入,即社會上誰有權說話,誰說的話能夠傳播出去。
媒體的話語權就是受眾出於對個體或整個社會發展的形勢考慮,將自身的一部分利益交由媒體來間接控制(盡管有時候是非自願的),而這種控制是潛在的,它通過社會的職能部門來完成最終的行為,因為人們並沒有給予媒體直接的權力,他只是通過媒介價值和形成的社會輿論影響了社會行為。
那麼話語權缺失指的又是什麼呢?在諾依曼的理論中,強調的是個人意見的表明,話語權自然就是公民的說話權。通過對比近年來關於女性話語權的缺失及爭奪的文章,不難發現,話語缺失實際上指的就是民眾享有的說話、發表意見的權力被剝奪,想發聲,但是受現實條件遏制而無法大膽表達,遏制因素是外在的客觀條件,當然這些限制因素也需要人們不斷的斗爭才能解除。但是沉默不同,它是一個心理過程,受眾不想發生完全是心理作用,主觀影響因素較大,因此不能將話語缺失視為沉默。
四、結 語
近年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較量日益升級,“沉默的螺旋”理論進入了一個急速旋轉的漩渦。但無論是優勢意見還是劣勢意見,代表的都是民眾訴求,都應該得到相關部門或者他人的理解。我們要做的就是促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良性互動,守住大眾傳媒的傳播陣地,積極引導新媒體理性發表建議,使得國家機器正常運轉,推動事件的解決走向一個安全互利共贏的渠道,繼而推動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董璐譯.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朱穎,廖振華.當代女性媒介話語權缺失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8(8):227-230.
[3] 楊倩.“沉默的雙螺旋”理論的提出及其應用[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6(2):13-16.
[4] 高憲春,解葳.從“消極沉默”到“積極互動”:新媒介環境下“沉默的雙螺旋”效應[J].新聞界,2014(9):43-50+54.
[5] 顧金喜.“沉默的螺旋”效應與網絡群體性事件應對[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1):106-111.
[6] 李鳳琴.“沉默”的話語意義與交際功能[J].外語學刊,2010(6):56-59.
[7] 王敬紅.“沉默的螺旋”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適用性及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12(3):104-107.
[8] 宋夕,李超.淺析網絡環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現象[J].新聞世界,2014 (1):92-93.
[9] 劉新業.新媒體環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傳播特征嬗變[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4):558-560+565.
[10] 張斌斌.新媒體環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論動搖與轉變——基於意見表達的視角[J].管理觀察,2016 (2):33-3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