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期

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2017年真人秀節目盤點

2018年01月21日07:36 | 來源:● 羅 霆 郭 慧 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

  2017年,電視真人秀節目創新創作重心向文化類轉移,多季王牌娛樂真人秀強勢吸睛﹔平台戰略與獨播戰略驅動市場競爭﹔網絡真人秀創新力強、品質提升,商業模式實現升級。2018年,電視真人秀將強化價值引領,推動消費升級﹔網絡真人秀則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進行新的探索。

  2017年,羽翼豐滿的互聯網視頻強勢盡顯,重金投入之下的網絡劇、網絡綜藝、直播視頻,乃至蓬勃興起的短視頻搶奪觀眾的收視時間和企業的廣告投放。在題材和形態多樣的網絡綜藝節目中,真人秀仍然是最重要的節目形態(或基本元素)。

  與此同時,電視真人秀節目的主要播出平台央視和各大省級衛視頻道,面臨著觀眾流失和廣告收入下滑的不利局面。節目投入下降,娛樂類真人秀節目的制作和播出數量相較前幾年大幅下滑。從宣傳主題來看,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和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貫穿全年,政府主管部門對於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弘揚主旋律、突出公益性和文化性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一些爭議性節目的暫時或者永久停播,都昭示了傳統電視媒體必須進一步強化主流價值擔當。從全年來看,文化類、科技類真人秀成為政策鼓勵扶持的亮點。

  在這個節目生產快速更迭的年代,在市場競爭和政策調控的雙重助推之下,真人秀節目又一次走到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階段性節點,一些傳統的王牌節目卸下了光環,一些新銳的品牌邁開了初生的腳步。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不斷提高和市場分化的進一步加劇,創造一枝獨秀的現象級節目的難度越來越大。盡管如此,2017年的真人秀節目市場仍可謂百花齊放,不乏精彩。

  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重心轉移

  電視真人秀的創新創作重心向文化類節目轉移

  2017年堪稱“電視文化類節目年”,在政策的倡導和扶持之下,從央視到省級衛視,一批文化類節目爭鮮斗艷,特別是採用真人秀手法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詩書中華》《中華好詩詞》《向上吧!詩詞》等詩詞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二季)》《機智過人》《我是未來》等科技節目和《非凡匠心》《喝彩中華》《兒行千裡》《國學小名士》等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節目,形成了爆發之勢,其觀眾參與度和熱議度明顯增強,收視口碑俱佳,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

  2017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發布,要求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堅持新聞綜合頻道定位,堅持新聞立台方針﹔地方上星綜合頻道的節目要堅持高標准,以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為標杆﹔進一步強化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公益屬性和文化屬性﹔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繼續加強綜藝娛樂、真人秀節目管理調控,堅決抵制追星炒星,影視明星參與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要嚴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時間,鼓勵制作播出星素結合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倡導鼓勵制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原則上黃金時段不再播出引進境外模式的節目﹔不得違規設置“嘉賓主持”,邀請演藝明星做嘉賓,必須把道德品行、藝術成就作為首要標准﹔努力提高普通群眾在節目中的比重,讓基層群眾成為節目的嘉賓、主持、主角,注意不能把群眾作為明星陪襯或背景。

  同時,總局以每季度評選一次的“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為引領,對優秀的文化類節目進行表彰。2017年第三季度,獲得表彰的文化類節目有:傳遞戲曲國粹之美的《喝彩中華》,弘揚中國好家風的《兒行千裡》,“讓成長更優雅”的《國學小名士》,見証文字和情感之“美”的《閱讀·閱美》,“引導少年國學修為”的《少年國學派》,全球友人共同為中國喝彩的《唱響中華》,還有用家庭溫暖情感故事折射盛世中國民風、國風的《好大一個家》。這些節目分別聚焦於戲曲、音樂、家風、閱讀等方面,注重文化的傳承。而《機智過人》和《我是未來》兩檔節目為科學類節目帶來了立意、內容和形式上的突破,科普工作與“綜藝真人秀”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其共同點是均為原創,節目中沒有明星,將科學家、科技智造作為真正的主角,讓觀眾與科學家在節目中零距離接觸,感知神秘的科學家,並充分感受到科技發展的力量。

  多季王牌娛樂真人秀節目強勢吸睛

  2017年,電視真人秀的創新創作重心向文化類節目轉移,同時也意味著新開播的娛樂類真人秀節目大幅下降,產生較大影響的隻有《中餐廳》《向往的生活》《高能少年團》《演員的誕生》等為數不多的幾檔,多季開發的娛樂真人秀節目仍然是提升電視收視率和互聯網播放量的主力。根據藝恩視頻智庫的統計數據,2017年電視綜藝節目互聯網播放量TOP15全部為真人秀,頭部節目的題材包括競技、音樂、美食、喜劇、游戲、明星、旅游七類。其中,競技題材真人秀表現極為亮眼,《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第二季)》兩檔節目產生了128億播放量,佔頭部總流量的32%﹔音樂綜藝一直表現較為穩定,是產生頭部綜藝的重點題材,《中國新歌聲(第二季)》《歌手》《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等音樂綜藝共攬獲84億播放量,總流量佔比為21%﹔另外,美食、喜劇題材也表現不俗。

  網絡真人秀節目的競爭格局

  平台戰略與獨播戰略驅動市場競爭

  2017年,互聯網視頻行業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這“三駕馬車”分別依托百度、騰訊、阿裡三大互聯網巨頭,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競爭激烈。芒果TV背靠湖南衛視,近年來上升勢頭迅猛。

  隨著各種營銷手段的日益趨同,自制獨播綜藝節目成為體現視頻網站差異化競爭策略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網站自身實力的標配,而自身吸引力較弱的平台在全網聯播項目中的表現也會明顯遜色,引起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馬太效應。

  據統計,2017年各家視頻網站一共推出154檔網絡綜藝節目,大部分為單一平台獨播節目,隻有16檔節目選擇多平台聯播。按平台細分,愛奇藝獨播節目最多達到59個,位列視頻網站之首,同時聯播項目隻有6個,是數量最少的一家。這一頭一尾展示的似乎是愛奇藝在網綜領域自立山頭的戰略。

  獨播節目數排第二位的騰訊視頻達到了40檔,聯播11檔。從自制獨播項目觀察,騰訊視頻的網綜雖起步相對較晚,但在語言類節目上佔據優勢。輸出了《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演說家》《拜托了冰箱》《飯局的誘惑》《十三邀》等一批播放量和話題性十足的項目。

  至於坐第三把交椅的優酷有25檔獨播網綜,12部聯播,聯播數位列視頻網站之首。這種現象源於其與芒果TV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筆者統計,雙方的聯播節目包括《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快樂男聲2017》《變形計2017》和《球愛——我們約球吧》。

  從優酷的獨播綜藝類型看,雖在脫口秀節目中用力不少,但卻是所有平台中最為青睞偶像養成的一個。《超次元偶像(第二季)》《男神女神(第二季)》《美少年學社》,無一不是走的練習生接受大咖指點蛻變偶像的路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