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輿論事件的傳播特點
——以上海某親子園虐童事件為例
摘 要:新媒體環境下,輿論事件的傳播更具廣泛性及互動性,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本文通過討論2017年11月,上海某親子園虐待兒童事件,分析新媒體環境下輿論事件所呈現的傳播特點,並以此事件為例提出傳播的建議。
關鍵詞:輿論事件﹔輿論特點﹔意見領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4-0034-02
一、引 言
民生事件往往是網民關注的焦點,關於兒童安全的問題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2017年,各地涉及兒童安全問題的事件頻發,9月廣西合浦縣某幼兒園6名幼童被教師毆打,11月北保定一幼兒園多名幼童被老師用牙簽扎,一系列有關兒童安全的討論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了大家對於這一類事件的關注。
輿論爆發期:11月8日,該親子園虐童視頻在網上曝光,視頻中顯示,教師孩子,並強喂幼兒疑似芥末物,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這幾段視頻就引發了全國輿論的高度關注。
輿論發展期:事件發生后該親子園官方回應表示事件屬實,並召開道歉會,涉事教師下跪認錯,家長痛苦譴責,有家長情緒激動,上台毆打教師﹔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回應該托管所不屬於正規教育機構,工作應由婦聯來指導。
輿論高潮期:11月9日,一方面上海市婦聯譴責該事件,並通報了處理結果,另一方面上海警方回應稱該事件已上升為刑事案件,攜程其中3人因涉嫌虐待罪被刑事拘留。
輿論回落期:11月10日親子園關停處理方案以及兒童體檢情況,並啟動內部追責機制。該親子園停業整頓和涉事工作人員被拘留,輿情逐漸平息。
在這次事件中,引發大規模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幼兒園的監管問題,該親子園是某企業開辦的企業內部托育點,委托《現代家庭》雜志社讀者服務部日常運營,管理屬於上海市婦聯的監管范圍,引發網民關注多方責任主體牽扯出的利益問題﹔二是該親子園的態度問題,在事件曝光后,有關的公關總監在其朋友圈中表示企業是“受害者”身份,有推卸企業責任的嫌疑。
二、輿論特點
(一)傳播主體多元化
在網絡環境下,傳播主體具有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信源,微博作為一個特殊的社交環境,人人都可以參與發聲,事件的話語博弈更為激烈。
在這次事件中,涉及的輿論客體主要是上海某親子園以及三個相關的政府機構,隨著幾方面的權威性發聲使得該輿論事件進一步發酵和升級,達到傳播最高峰。一方面社交媒體的輿論力量凸顯出來,另一方面權威媒體的不斷發聲讓事件更為激烈。
(二)意見領袖的突出表現
這次虐童事件,信息和觀點主要在微博上進行傳播。微博上的意見領袖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社會活動能力。其專業背景、職業特征、微博言論表現等也顯示他們具有強的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這些都構成他們在微博平台上表現活躍、有言論影響力的重要因素[1]。微博意見領袖的評判標准具有可視化,例如大V的粉絲數,以及被轉發、點贊、評論的次數,都是衡量其影響力的指標。微博意見領袖基於其自身龐大的粉絲數量,其中,以某作家和某演員觀點最引發大家的關注,她們多以女性視角參與話題討論,表達了對此次虐童的不滿。而一些娛樂性質的大V,也對該事件進行了轉發。
(三)輿論平台具有傾向性
根據蟻坊軟件的輿情分析,在“親子園虐童事件”中,傳播平台量排行前三的依次是微博、新聞、微信公眾號。微博上可以通過關注新聞機構來獲取最新信息,通過評論轉發表達自己的觀點,輿論的客體也主要是通過微博來發聲,具有及時性、互動性等特點﹔傳統媒體發布的新聞具有權威性,和客觀性﹔微信公眾號多為長文,除了基本的事實闡述,還加上了作者的觀點。
(四)觀點具有多元化趨勢
親子園虐童事件曝光后,媒體觀點與網民觀點呈現多元化趨勢。根據鷹眼數據分析,在媒體觀點中44%的媒體認為幼教行業亟需有效監管,17%的媒體認為幼兒園教育應建立嚴格的管理程序﹔在網民觀點中,35%的網民強烈譴責涉事教師師德淪喪。
在新媒體環境下,打破了原本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媒體不只是簡單的跟蹤報道,更融入了絕大多數受眾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來全方位的看待這件事情,觀點趨於理性的。多種觀點的碰撞推動了對社會的監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