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融合中彰顯地市級報紙副刊的特色
摘 要:《安康日報》副刊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証明,充分發揮媒體相互融合的作用,走出一條新媒體環境下的嶄新道路,讓地市級報紙副刊成為先進文化的引領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文風創新的助推者。本文主要以《安康日報》為研究對象,探討在媒體融合中,不斷創新求變,辦出地方特色,漸入佳境,探索出不負時代呼喚,走向更為廣闊天地的報紙副刊。
關鍵詞:媒體融合﹔安康日報﹔副刊﹔特色
中圖分類號:G2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4-0123-02
創刊於1951年3月1日的《安康日報》,有著悠久而光榮的辦報辦副刊的歷史。一代代報人為地方黨報文藝副刊創建了優良的辦刊傳統,這些文藝副刊不僅僅成為深受讀者喜愛的報紙品牌,也為培養文藝人才輸送詩人作家,為讀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與文藝精品,作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隨著社會文化多元化趨勢加速以及新興媒體等現代傳媒業的迅速發展,在當下激烈的報業競爭中,黨報副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了應對這種變遷和改革,《安康日報》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証明,必須立足人文精神辦出有特色、有品牌的地方副刊﹔必須立足本土文化,放眼縱觀國內外的文化走勢﹔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媒體相互融合的作用,走出一條新媒體環境下的嶄新道路,讓地市級報紙副刊成為先進文化的引領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文風創新的助推者。
一、突出地方文化,辦出特色副刊
新聞史學家方漢奇說:“每一個打算辦好報紙的人,都必須同時辦好它的副刊。”副刊作為報紙正刊的延伸,是報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同樣具有服務讀者的使命與責任。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安康日報編輯於邦彥創作的民歌《我來了》風靡全國,收入人教版中小學教材﹔詩人黨永庵創作的詩歌《我們這一代》,譜曲后成為英雄王杰生前最愛唱的歌曲之一。而八九十年代,著名文學家賈平凹來紫陽採風創作的散文《紫陽城記》《茶事》,率先在《安康日報》副刊發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學新人。
地方報紙主要是在當地發行,其受眾絕大多數是本地人。作為本地唯一一家地市級黨報的安康日報副刊,是讀者的精神氧吧、文化沙龍和文學驛站,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宣傳介紹推介地方歷史文化和培育文藝新人的重任。安報副刊版面選稿始終遵循“不薄名人愛新人”,公平公正地處理新老作者的來稿,使副刊版面所刊發的文章盡可能多地來自本區域作者、在外的本地人或撰寫本地人事的新人新作,以及不會使用新媒體的老作家從內容到形式創新不斷的名人佳作,提供周到細膩的服務,讓他們的新作及時與讀者見面。副刊隻有“開門辦報”,才能讓更多的讀者作者參與進來,樂在其中,逐漸建立起讀者與版面之間的親密互動關系,讓廣大作者樹立歸屬感,增強對故土鄉情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創特色副刊,應將視覺重點放在本地題材,即具有本地特點的現實生活和歷史沿革、歷史風物、物產資源和文化傳統等。為此,《安康日報》抓住地方資源特色,圍繞安康是一個“天然生物基因庫、中國硒谷、中國茶鄉、西部水城”等美譽,濃墨重彩地推出“和森林城市一起生活”“最美鄉村·茶鄉平利”“江邊漁家·美食發現”等精短散文大賽,皆歷時一年有余,收到征文稿260余篇,刊發100余篇高質量、高水准的散文小品,狀寫時代印記、書寫愛與責任、記錄時代發展或富有思辯色彩的美食美味文化散文,在當地乃至省內外掀起了一股關注安康生態、美食和地域文化熱潮。
堅持地方特色,為改革開放大潮迭起鼓與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威吶喊,為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家園禮贊歌唱。《安康日報》還相繼推出“文明城市無小事”“安康文學加力安康發展”“安康文化名人訪談”等系列文化筆談和專訪,對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安康地方文化、推介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報紙副刊影響力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