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打造有自媒體基因的傳統出版【2】

金萌萌
2018年05月17日13:5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中產崛起、閱讀群體的新需求

中國近三五年觀念上發生的巨變令人措手不及。微博、微信、直播、B站剛出來的時候還是大眾傳播、全民娛樂,一轉眼就變成了知識付費。這必須從中國新階層的崛起、閱讀群體的變化說起。

城市化進程一直是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標志。2016 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為 57.4%,有專家預計2020年將達到60%,且未來十年仍將快速增長。城市化意味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同時也孕育了新的人群——中產階層。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進了城,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光明的前景,有知識、有文化、經濟相對寬裕,但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涌入城市,每個人向上攀爬的欲望與所面對的激烈競爭,形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對挑戰,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學習,通過獲取知識,提升自己,搶佔先機。知識焦慮衍生出知識付費熱潮,也就順理成章了。

亨利·盧斯在《出版人》一書中提供了極其近似的案例。1920年的美國,城市化率為51%,亨利·盧斯敏銳地抓住新興中產階層的特質,創辦了《時代周刊》等一系列刊物,用他的話說就是:把有價值的內容,以服務的心態提供給有上進心、渴求知識和閱歷的新進者。而今時代雖然改變了,但新興中產階層的需求卻大同小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有深度的內涵型

進入城市的知識階層面對大規模的社會協作,除了學校習得的專業技能,還需要跨專業思考、溝通、管理等方面的素質,這也是經管類圖書曾經大行其道的原因。但管理學能提供的僅是方法,現代企業的日常工作中,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內涵和人格魅力才是令人信服的源泉。而這方面的提高需要文、史、哲、藝術、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熏陶,不可量化,也不可速成。近年來各種平台此類非應用型知識課程的銷量逐年上升,僅略低於商業類課程。

(二)節省時間的服務型

時間才是現代社會最貴的東西。因此幫別人省時間會變成一種全新且巨大的價值。近年來各種微課、訓練營的宣傳五花八門,“30分鐘讀完一本書”“每天5分鐘明白一個商業規則”“12堂課讓你成為演講高手”,其核心就是幫助用戶用最短的時間獲得知識。規劃學習方向,提供方便的課程,幫助人們在職場快速進階,這就是自媒體巨頭在兩三年內強勢崛起的法寶。

四、基因重組、傳統出版的新路徑

當今有龐大的閱讀群體、強烈的知識需求,傳統出版為何卻一路下滑?一句話:老辦法抓不住新機會。不管傳播形式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價值的內容實際上沒有變化。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說:“內容依然為王,深耕內容是根本,在成王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深耕內容,就要在專業性上下功夫,提供干貨知識、深刻洞見才不容易輕易被替代。

然而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這些傳統出版曾經的重鎮,為什麼還只是庫存呢?過去的出版,編輯就是選擇、校對,最多設計得好些。而知識服務時代,要研究的是用戶心理,做到最省時、有效、易懂,而且還要能觸發需求。傳統出版必須放下高冷的身段,為用戶提供最合適的學習內容。因為有需求的內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渠道。

有了好的內容,資源的深挖和垂直服務也很重要。同一內容在紙媒、數字出版還不是終點,必須嘗試多種形式表達,提升內容穿透。如開發音頻、微課、社群分享、直播、峰會沙龍等。很多大V立志做有傳統出版基因的自媒體,比如得到APP的實體書銷售就經常出現過萬單品,目前還新推出“少年得到”,向全年齡段進軍。而全球主要的傳統出版集團都在獨立發展自己的數字化業務平台。有自媒體基因的傳統出版,是一條可嘗試的、反向思維的新路。

眾媒時代,出版的邊界在無限擴大,多元融合是發展方向之一。內容創造的成本高昂,在此方面傳統出版有著豐厚的積澱﹔而新媒體善於以技術和新興形式吸引眼球。兩者的合作共贏是全球內容產業的關鍵對話。未來的行業發展,融合是大方向。每一個新產業鏈的誕生,有賴於化解原本對立各方的商業博弈,以合理的分配機制,重新構建利益體系,制定新的市場規則。傳統出版與自媒體基因的深度融合前景光明,但成就科學完備的價值互換和共生共贏,還有待出版業者深入研究。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