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慶祝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系列訪談”之二

【組圖】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顏世貴做客人民網【4】

2018年05月23日10:38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2018年,接受採訪回望30多年前無錫堰橋鄉的“一包三改”報道。楊靜/攝

改革開放40周年

最難忘無錫堰橋鄉“一包三改”報道

主持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顏老師也是親歷改革開放大潮的一代人,也寫過了很多優秀的新聞作品,有沒有很讓你難以忘懷的某一個事件的報道?

顏世貴:我最難忘的還是報道無錫堰橋鄉的“一包三改”。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登消息、短評,后來5月28號,一版發了一篇通訊,都是報道堰橋鄉“一包三改”。安徽小崗村實行聯產責任制,包產到戶,這個政策出來以后,很受農民的歡迎,生產積極性也高了,也有飯吃了。無錫堰橋鄉也是在學這個東西,農村也在搞這個,農村是搞了承包責任制了,收到好的效果了。但是,蘇南鄉村企業很發達,鄉村企業還是沒有獲利,干好干壞就是這樣,虧損很大。后來鄉黨委想個辦法,能不能把農村的政策引到鄉村企業來,他們就搞試點,后來覺得可以。

什麼叫“一包三改”呢?一包是包經濟指標,經濟責任,就是這個廠子包給你了,你該完成多少任務。三改,第一改是改干部,干部過去是任免制,現在是聘用制。工人過去是錄用制,現在改成合同制,工資過去是固定的,現在變成浮動。做得好、做得差,效益跟著這個來。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採訪一個服裝廠,服裝廠建立了好幾年,那些領導干部都是“照顧干部”照顧來的,效益很差,工人意見很大,工資也不高,還有點發不出來,從那年開始,就召開全廠職工大會,叫大家應聘,看誰出來,有三個人出來,一個人站出來說,我可以包,但是我隻包一個門市部,其他的不要。第二位上來說,我可以包,但是要精簡人員。第三個出來包,在座的人員一個不精簡,工人工資增加30%。后來就讓他當了,一年下來掙錢了,所以這是一個成功的經驗。我那時候到無錫採訪改革開放,我腦子就想著,有什麼典型能夠抓住。正好這個座談會講到這個,這個“一包三改”還沒有推開,意見不太一致,無錫市委一個副書記帶著一幫人搞調研發現了,他們跟我們座談時候講到這個,我們后來就認為確實是不錯,就去採訪了,寫了這一條。發到報社來,馬上就在一版登出來了,特別重視,影響挺大的。

今年江蘇分社的社長又帶著我去看,不一樣了。過去我記得從無錫往堰橋鄉去,堰橋鄉在無錫的北邊,沒有路,現在變成無錫的一個區的一部分了。辦公的地方也變了。我最感動的就是,當年的兩個老領導都來了,一個是當年的鄉長,還有一個是管工業的副鄉長,和我歲數差不多,我們都老了,但是還記得這些事。當年“一包三改”起來的廠子,有的發展了,有的淘汰了。后來很多企業轉制轉了,有的搞得相當不錯。

克服困難

推動人民日報地方記者站建設

主持人:您在人民日報駐江蘇和北京站都當過站長,為推動人民日報在各個地方建記者站,其實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您能不能跟我們講講,當時推動各個地方建記者站,為什麼需要付出那麼大的努力?難在什麼地方?

顏世貴:人民日報原來是有記者站的,1959年,根據中央的意見,和新華社合並了,因為當時人民日報的領導和新華社領導是一個人,這樣把兩個媒體的記者站合並起來了,一個單位兩個牌子,既挂新華社分社牌子,又挂人民日報記者站的牌子,記者寫稿,既是新華社記者又是人民日報記者。

隨著形勢發展,報社沒有自己的記者也是個問題,后來報社打報告,1981年,中宣部批准,人民日報可以選派一些記者,到地方去工作。我這個時候就被派到江蘇。去了以后,我們准備建記者站,沒有東西。到了1984年,人民日報就打報告了,要恢復重建地方記者站。但是問題在哪?一個是沒有地方,沒有什麼條件,同時這個牌子還挂在人家那裡。

到了1986年,后來又打報告,就是要兩家分開,分挂牌子。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宣布成立記者站。最大的困難就是條件很差,沒有條件,另外,沒有辦公的地方,吃飯就別說了。我們人也少,我們當時講的,我們要把報道搞好。要讓人家知道你在這裡的存在,你沒有東西,報道不出東西也不行。我們江蘇站是比較早成立的,當時任命我為首席記者,叫站長有點行政化了,就這樣定下來了。1987年我調到北京站,到2001年年底才回記者部,在北京站待了14年。最近幾年地方記者站變成地方分社了,可以看出,人民日報也在發展壯大,這是好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