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慶祝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系列訪談”之二

【組圖】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顏世貴做客人民網

2018年05月23日10:38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顏世貴做客人民網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點擊觀看視頻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紀念日。人民網傳媒頻道“慶祝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系列訪談”今日推出第二期,人民日報原駐江蘇、北京記者站站長,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顏世貴做客人民網演播室,暢談“我與人民日報”的故事。

以下是訪談文字實錄:

我是人民日報培養起來的

我的血液融化在這個大院裡

主持人:顏老師,首先想請您簡單給我們回顧一下在人民日報這幾十年的生涯。

顏世貴: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我當年到報社的時候,人民日報創刊還不到20年,一晃今年70周年了。我所尊敬的一些老領導、老記者,好多現在都不在了,我是踩著他們的腳印走過來的,他們敢於講話,講真話的記者品質影響了我一生。這是我印象相當深的。

我在人民日報這一輩子其實很簡單,就是當記者,沒有其他的。我來的時候是1967年,一開始分到總編室夜班編輯組做編輯,跟著老同志一起做。沒過幾年就到了記者部,人民日報記者部是1974年恢復的,我就到了記者部。

主持人:當時有什麼跑口記者的說法嗎?

顏世貴:沒有口。我是先當機動記者,后來當駐站記者。70年代進了記者部以后,基本上機動記者到處走的,沒有駐站記者。人民日報重大的新聞採訪我都參與了。像記得很清楚的,第一次去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是1975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去世,都參與了採訪,后來又參加大寨聯合報道組,衡廣復線鐵路採訪,還有兩會採訪,香港澳門回歸採訪。還有一些重大事件的採訪,都經歷了。人民日報的風風雨雨我都經歷了。

主持人:您跟人民日報一路風雨兼程走過來。

顏世貴:我是人民日報培養起來的。我可以這樣說,我的血液融化在這個大院裡。我是在人民日報大院裡成長,也是在這個大院裡變老的。

主持人:顏老師,我們現在走在金台園裡,鳥語花香,環境非常非常好,您還記得當時您進來的時候,做記者的時候,是這樣一個環境嗎?

顏世貴:那個時候也不錯,但是跟現在不能比。當時報社在王府井大街,那個時候年輕人經常要到首都機場去迎接外賓,我也參加過。當時現在報社的地址是機械學院,是個學校,很大,房子挺多的,但是房子之間空間挺大,沒有高樓,環境不錯。但是現在跟過去是不能比了,好多都是后來搞起來的,像白楊樹,1980年從王府井搬過來,那個時候開始栽的,還有五號樓前面一棵鬆樹,也是那個時候栽的。

主持人:現在記者所在的工作環境感覺非常非常舒適、幸運。你們當年是沒有這樣的環境的?

顏世貴:沒有。現在真是好得不得了。能跟咱們報社大院比的不多,所以我們要珍惜。

主持人:現在我們當記者這個工作狀態,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現在人民網新媒體,感覺馬不停蹄,您當時剛開始做記者工作的狀態也是這樣嗎?

顏世貴:跟現在不是太一樣。我印象當中在王府井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新媒體方方面面,競爭力很大,過去沒有這麼大競爭力。還是按步就班的,我覺得不是太緊張的。

主持人:我看您今天帶了很多紙質的資料,有沒有當時初次採寫並且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

顏世貴:最早的我就記不得了,因為60年代,有些是70年代做的,那就記不得了。印象深刻的也有,但是不署名。

主持人:那個時候不署名?

顏世貴:不能署名,怕有成名思想。我后來查了一下,一直到1978年才有署名,本報記者,后面再加個本報通訊員,還有和人家一起的。

主持人:1978年之后您署名的第一篇文章有印象嗎?是關於什麼樣的報道?這個稿子背后有什麼故事?

顏世貴:我記得我寫的是王府井新華書店,當時叫多出書、出好書,讀者很希望有書看,那個新華書店裡沒有什麼書,而且很單一,文學書基本上沒有什麼。后來他們開始有這個東西,我覺得特別好。我發了消息以后,我記得南京有一個小學生,大概10歲,還給我來了一封信,他就喜歡看書,后來我到南京出差,特地買了兩本書送給他。

主持人:那個時候和讀者之間有這樣親密的交流。

顏世貴:這個孩子現在大了,得有四五十歲了。可我的信還在。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