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類節目的創新路徑探析
——以《國家寶藏》為例
摘 要:2017年12月底,一部雲集國內9家頂級博物館和27件鎮館之寶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開播前兩期,移動端播放超過2000萬次[1],豆瓣評分高達9.4。《國家寶藏》將厚重悠遠的歷史背景進行個性化解構。採用舞台劇的形式展現文物的歷史故事和人文價值,節奏輕快、視角新穎。讓一個個束之高閣的文物走下神壇。不單有歷史故事和人文側面的展現,更有文物工作者的堅持與情懷,以濃厚的生活氣息、娛樂價值和人文視角的完美融合,精良的舞台影像配備從眾多綜藝類節目突圍。
關鍵詞:文博欄目﹔《國家寶藏》﹔類型拓展﹔跨界協作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086-02
一、類型拓展,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五千年中華文明,浩如銀河,璨如繁星,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而博物館,正是賡續中華文明、傳承民族精神的大學。這些大學,正在打開大門、拆掉圍牆,融入尋常百姓生活,讓普羅大眾和它們在一眼萬年間,記起歷史滄桑,見証歲月留痕,挽留文明根脈。傳統文博類節目,多側重於文物的鑒別同時展示其物質價值。文物的真偽,市值幾何成為節目的主線。長期此類信息的侵入,形成了受眾對文博類節目的刻板印象,嚴重限制了受眾的思考范疇。刻板印象是人們的一種認知模式。它是人們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或行為特征、屬性等固定化的認識,在社會互動中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判斷以及群體成員的行為反應[2]。
《國家寶藏》打破了這種慣性思維,旨在告知受眾,文物不僅是人類和環境的見証,其器型、材質、工藝都是其外殼,最核心的內在底蘊實質上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與標識。受眾在親近文物的同時,感悟中華文明的民族底氣、民族品格、基因本色,體悟到了文物存在的真正價值。
首播中國故宮博物院推出的《千裡江山圖》,當其徐徐展開,受眾仿佛置身於宋徽宗心中的山水天下。隨著小劇場的演繹,藝術全才亡國之君宋徽宗,被世人唾罵的奸臣蔡京,神秘的十八歲天才少年王希孟,這些遙遠而陌生的歷史人物,在寥寥數語的題跋文字中“活”了過來,變得有血有肉,近在咫尺。而其引發的討論,從“一步一景,咫尺有千裡之趣”的藝術水准,到歷經滄桑依然色彩明麗的高超顏料技藝﹔從天才少年作者氣吞山河的膽略和魄力,到文藝君主中國文人的理想主義情懷。現代哲思與古典情懷完美融合。
二、科技創新造就呈現優化
近年來,新興技術已經成為大型綜藝節目的核心元素之一。數字特效、VR技術、LED巨型環幕、計算機生成影像(CGI)等技術的成熟運用,使以往的藝術構想成為現實。兼顧內容的同時,呈現視覺奇觀,打造現場式感知和沉浸式體驗已經成為高水准綜藝節目的共同追求。
《國家寶藏》節目順應趨勢,打造了適合互聯網、移動終端參與傳播的舞台效果及震撼視聽感官的節目形式。從前期宣傳海報,主題曲MV,到第一期節目成片,該檔節目展示了作為“紀錄片式綜藝”節目的超高制作水准。舞台主屏幕採用了長43米,高7米的巨型環屏,為流程性環節營造出了強烈的儀式感,為故事演繹環節提供了浸入式體驗支持。當《千裡江山圖》緩緩打開,平鋪在巨型環屏上,山巒層疊,綠水掩映,讓人恍惚,讓人神醉,站在舞台中央,仿佛已是畫中人。
此外,《國家寶藏》首次在綜藝節目中採用冰屏這一新型屏幕組件作為輔助硬件。該屏幕與傳統的P3,P4屏幕相比,擁有85%的通透性,並且重量要輕60%。能夠在舞台上實現各個維度間的快速移動和位置變化。從而呈現內外、前后、虛實等多位立體空間變幻的視覺影像。節目開場的時候,“001號講解員”國內知名演員張國立在陳述開場白時,9根冰屏柱前后交錯而立,形成環繞之勢,用紅色的背景襯托出9大博物館浮現的立體LOGO,既有效的區隔了舞台,又形成視覺核心區域。
第三,《國家寶藏》採用了3D全息幻影成像系統,將三維畫面懸浮在櫃體實景中,形成半空影像,並且根據各位嘉賓的講解隨時變換文物展示角度。在介紹中國歷史上工藝最復雜的御用瓷器——各種釉彩大瓶"瓷母"的歷史背景及燒制工藝時,3D全息影像對釉彩大瓶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這種形式將歷史感與科技感交融,在視覺上的形成強烈沖擊,具有縱深感和現場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