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新聞化與新聞副刊化及其融合發展【3】
三、對副刊新聞化與新聞副刊化的辯証思考
(一)副刊新聞化要避免“一刀切”現象
副刊新聞化固然是要加大報紙的信息容量,但並不意味著副刊都要戴上新聞的“帽子”。在反右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副刊時時盯住當時最新的各種政治風潮,似乎也在追求新聞的時效性,但歷史証明其淪為政治口號的工具,使副刊失去了應有的品格。因此,副刊新聞化不能搞“一刀切”,而應在遵循副刊自身運行規律的前提下與新聞“聯姻”,否則隻能催生出時代的“怪胎”而經受不起歷史的檢驗。
(二)新聞副刊化要避免“三俗”傾向
列寧指出:“報紙應當是千百萬人能看懂的通俗報紙,但決不能庸俗化。不要降低水平遷就落后的讀者,而要不斷地——十分謹慎地、逐漸地——提高讀者的水平[10]。”都市類報紙的受眾定位主要是面向市民階層,新聞副刊化固然要發揮副刊的生動活潑風格而增強可讀性,但並不意味著一切新聞都要軟化而迎合讀者。因為“一味求‘軟’,媒體品位出現低俗化傾向”[11],短期內也許可以擴大發行量,但時間長了也會引起“審美疲勞”甚至“審丑疲勞”。正如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那樣:“美之為美,斯惡矣。”如果只是刻意地去苛求美,那麼無異於是一種令人厭惡的大惡。因此,在新聞副刊化過程中,不要陷入低俗、庸俗和媚俗的誤區,而要堅持一定的思想性和指導性,發揮媒體的教化功能,“提高讀者的水平”,這樣才能產生超越時空的“大美”。
四、結 論
以《武漢晨報》為樣本進行分析,可見副刊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副刊,新聞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這不但使副刊的可用性有了新拓展,而且使新聞的可讀性有了新載體。這樣的融合,給都市類報紙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無論是文體樣態還是媒介功能,無論是信息容量還是傳播效應,都從量上和質上躍上新平台。
有學者提出,“從內容和形式上看,副刊其實是‘富’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正是其‘富’的表現”[12]。這從文本意義上而言。如果對中國副刊歷史發展路徑進行梳理就可以看出,副刊的功能並不亞於正刊,副刊新聞化與新聞副刊化全方位融合漸成業界共識。因此,對“富刊”應充實進更切合時代精神的新內涵:它不僅包括文本意義上的豐富性,還應該包括其提升媒體經濟競爭力的財富性。這樣,更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都市類媒體推進副刊新聞化與新聞副刊化並進行融合的市場動因。正因為市場動因,所以“富刊”在追求豐富性和財富性的同時,要加強思想和品位建設。
參考文獻:
[1] 姚福申.論報紙副刊的基本文化特征[J].新聞大學,1993(2):34-36.
[2] 吳飛.傳媒競爭力[G].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13.
[3] 劉九洲.新聞理論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169,178-179.
[4] 羅賢梁.報紙副刊學[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54.
[5] 員怒華.報紙副刊文體變革特色[J].新聞前哨,2009(11):65.
[6] 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外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363.
[7] 劉九洲.新聞理論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83.
[8] 劉明華.西方新聞採訪與寫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62.
[9] 劉九洲.新聞理論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83.
[10] 陳力丹.馬列主義新聞學經典論著[G].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322.
[11]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95.
[12] 羅賢梁.報紙副刊學[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4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