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4月上

微傳播時代,如何做個好標題【2】

2018年10月17日15:36 |
小字號

媒體從業者不該是段子手

張鵬

目前,除了原生互聯網企業,轉型中的傳統媒體和傳播行業的人員增量幾乎全部向新媒體傾斜,呈現出人才需求新媒體化的趨勢,很多新加入的媒體從業者甚至沒有做過一天的編輯記者,就開始在海量的信息中選擇加工,制作新媒體產品,造成一些網媒內容良莠不齊、細節不堪推敲的尷尬局面。作為紙媒從業者,也許底線意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做標題要有規則意識。在部分新媒體的標題中,“居然、竟然、震撼、震驚、令人崩潰、秒殺、笑噴了、哭暈了”一類主觀詞匯比比皆是,令人反感。常以“震驚!……”為體例的UC平台,曾被網友吐槽為“UC震驚部”,最終鬧得該部總經理出面,宣布要嚴治“標題黨”。

新媒體有其自身的運行法則和規律,不該隨意指摘,但作為一種傳播載體,最為基礎的規則意識不該就此放棄。單就從最為普通的標題制作來看,言之有物是最為基礎的。用戶閱讀新媒體是以時間換取價值,當被標題吸引實現點擊,文章卻是與預期不符的內容時,其結果不是無視,而是敵視。

事實上,傳統媒體的新聞標題與新媒體的標題制作上是有交叉的。近年涌現出一些現象級新媒體如界面、澎湃等主流應用,已經逐漸躋身互聯網原創新聞的第一梯隊。而其作為嚴肅新媒體的代表,由於創作團隊為受過良好訓練的新聞媒體從業者,故在標題制作上依然嚴守傳播底線,精准、克制、簡潔。

情感類、健康類新媒體多是標題黨的重災區,尤以微信公眾號更為嚴重,內容蕪雜,原創程度極低,由於缺乏內容的支撐,往往用一些聳人聽聞、低級宣泄的表達方式制作標題,例如,某公眾號推送的一篇《這樣的吃法癌症早晚找上你……》的非署名文章,將一些極度淺顯的健康常識拼湊成文。雖然內容毫無價值,但聳人的標題依然讓其收獲了幾萬閱讀量。

媒體人不是段子手,即使是制作新媒體作品,也不該為了取悅用戶採取“誘惑式”標題,無視此類信息垃圾廣泛傳播,其結果除了令人反感“取消關注”,再無其他。

傳統媒體標題已經嘗試“新媒體化”。在媒體融合進一步加劇的現實背景下,大量傳統媒體人無時無刻不在反思,如何在制作新聞產品時順應變化,對無趣的標題賦予更多的情緒和信息,讓讀者感受到新聞的內在價值和寬泛的外延。在這一類的嘗試中,尤以時政類報道最為困難。此類新聞往往具有高度的政治屬性,如一般消息類新聞的標題在制作上很難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新媒體化”。但這些有益的嘗試,還是在悄然進行。

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習近平指出,2015年他成功訪英后,雙方共同揭開了中英關系“黃金序章”。2日北京青年報見報稿件一改以往的標題風格,以《中英共同打造“黃金時代”增強版》為題,對這一嚴肅的重大時政新聞進行報道。分析這款標題,“黃金時代”為核心關鍵詞,而增強版巧妙地運用了當下流行的Plus概念,詮釋了兩個大國在戰略、財金、人文等高端領域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協作的程度進一步升級。有趣的是,當日眾多新聞客戶端直接引用該標題進行轉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認知和審美上難得地達成了共識。

結論性標題謹慎求變,恪守底線“從善如流”。紙媒善用結論性標題,雖然依據題材會有變化,但大都是核心結論——即我們在工作中說得最多的“實題”。這既與紙媒傳統有關,也與從業者所受的系統訓練密不可分,一時間難以扭轉。但事實上,在基於准確的前提下,新媒體的啟發式標題值得紙媒學習借鑒,提高產品的活躍度和傳閱率,與網媒形成交互式聯動,這也許是未來一段時間兩者共存共榮的基本形態。

3月5日,《北京青年報》以“男生宿舍集體織毛衣視頻走紅”為題,對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設計專業男同學在春節前夕趕制畢業作業的視頻走紅網絡一事進行了報道,不少網友在平台上直言 “喜歡這樣的男生”,自媒體互動熱烈,第二天該篇報道在多家網媒彈窗。

像這樣生動積極的標題形式,也許是傳統媒體未來應該更多嘗試的方向。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